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越剧

越剧的装扮艺术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31

越剧早期演出,男角多不化妆;男演女角时,把脑后的辫子散开,梳成发髻,脸上搽胭脂和铅粉;有些草台班的女角化妆,两颊用红纸沾水搽腮红,不画眉,或用锅底灰画眉,称“清水打扮”。后来演古装戏,仿效绍剧,学水粉化妆法,白粉底,红胭脂,墨膏描眉眼。大花面开脸,小丑画白鼻梁。

1942年(民国31年)10月雪声越剧团上演《古庙冤魂》时,韩义首次给袁雪芬试化油彩装,之后,编导于吟又邀请电影明星为该团作化妆指导,全部废除水粉上妆,改用油彩。此后数年间,尹桂芳、竺水招、傅全香、钱妙花、吴小楼等在演出新编剧目时,均改为油彩化妆。

1946年(民国35年)化妆师陈绍周在越剧《祥林嫂》中成功地化妆了祥林嫂从青年到残年成为乞婆的舞台造型。越剧界在上海电影界、话剧界化妆师们的大力支持下,不断研究与实践,于50年代初期基本形成具有剧种风格的化妆特点,这就是吸收传统的水粉化妆法色彩鲜明的优点和电影、话剧化妆柔和自然的长处,形成了色彩明快柔和、线条清新、五官分明,既符合生活又有艺术夸张的特色,给观众以柔美抒情的美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