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评剧

早期评剧名家成兆才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31

成兆才,字捷三(又作浩三),清直隶滦州绳各庄(今属河北省滦南县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十二月二十日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一生所整理、改编、创作的剧本多达一百零二个,为创建评剧事业奠定了基础,被称为评剧剧本作者第一人。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成兆才随莲花落艺术人金开福学艺,并参与了本地莲花落班社的演出。

光绪十七年至光绪三十四年(1891年―1908年),成兆才对莲花落原有剧目、唱本、秦腔剧目移植或改编。如《戏爱保》、《偏心眼》、《打狗劝夫》、《安安送米》。这些剧目表现了清末农村生活的某些侧面,反映了农民中间朴素的道德观念和对美好、友善、和睦家庭的向往,受到农村观众的欢迎。

为了争取民间艺术的生存与发展,成兆才与连会、杜知义(艺名金菊花)、张化文、张德礼、侯天泰、张化龙、刘春生等人聚集在滦县东吴家坨张德礼家中,将拆出戏进行大胆改革。原来的莲花落剧本,唱腔和表演粗俗、简单,难以与大剧种抗衡,难登大雅之堂。成兆才从剧本入手,创作了具有本剧特色的剧本,如《告金扇》、《六月雪》、《马寡妇开店》、《秦雪梅吊孝》、《刘伶醉酒》等。

有了名气后,成兆才先生依然不思娱乐,酒肆的门也不进了,每晚闭门锁身,空闲时间全用来看书和编写剧本。他一生为了评剧事业的发展,从没有过休闲娱乐的时光!难怪梅兰芳先生动情地说:“我们今天看到的评剧这朵花开得如此茂盛,是与成先生的辛勤劳动分不开的。”

成兆才走红的时代,正是军阀混战、百姓苦难深重之时。他同情人民的疾苦,不满社会的腐败,写出了一系列反映现实的剧本,如《杨三姐告状》、《枪毙驼龙》、《黑猫告状》等,其中偶尔写古装戏。其作品多是描写一般市民的生活,下层贫民的形象也常出现于舞台上。他的剧本是反映旧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1922年,年仅24岁的月明珠由于过渡劳累病逝于沈阳。成兆才一手培养出来的一颗明珠殒落它乡,成兆才和全体演员怀着无法抑止的悲痛心情扶棂回乡,接着,成兆才举用他培养多年的金开芳领衔主演,使一度解散的警世戏社头班重整旗鼓,于1923年返回唐山,又进入天津演出。在天津,经吕海环建议,改“平腔梆子戏”为评戏,取“评古论今”之意。评戏之名由此而来。

1927年,应老友孙洪奎之邀,成兆才加入了北孙班――振兴剧社,任文戏教师。孙洪奎给他安排了写作时间,待遇高于一般演员。时北孙班正在哈尔滨与素有“评戏皇后”美誉的李金顺打对台,营业见绌。成兆才到后,小试锋芒,几日内写出《盗金砖》一戏,全班人马连夜赶排,立即上演,使李金顺演出的戏院冷冷清清,被迫回戏半月。

正当北孙班全体成员对成兆才寄予更大希望的时候,成兆才不幸病倒在吉林丹桂戏院。染病期间,写出《洞房认父》和《烈女还阳》两个剧本,回乡后,1929年2月8日病逝于原籍,享年55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