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评剧

西路莲花落与西路评剧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31

莲花落又称“莲花闹”。据宋代《五灯会元》记载:“俞道婆尝随众参,一日闻丐唱莲花乐,大悟。”“落”与“乐”音相近,民间常予通用。由此可见,莲花落这一艺术形式已有悠久的历史。

清代流行在北京周围、天津以西的通州、三河、宝坻、蓟县一带的莲花落为“西路莲花落”(亦称“单板书”或“竹板书”)。它的活动形式,原以沿街乞唱为主。到光绪末年,因与“北京蹦蹦”相结合,吸收河北梆子、老调、哈哈腔、定县秧歌等地方剧种的剧目、音乐舞蹈等艺术营养,借助戏曲的分场形式,方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一个地方小戏,并开始了一些班社活动。起初因行当不全,形式不够完整,又因与河北梆子同台演出,曾称其为“北京蹦蹦戏”与“两下锅班”,“东路评剧”兴起后,始称其为“西路评剧”。它的剧目,以生活小戏为主,大多反映劳动人民的各种善良愿望,如《卖水》、《花亭会》、《小王打鸟》、《蓝桥会》、《小过年》、《顶锅》、《杨二舍化缘》等。语言朴素,生动活泼,充满着浓郁的河北乡土气息,具有强烈的民歌和民间说唱文学的色彩。它的角色行当以三小门(小生、小旦、小花脸)为主,辅以彩旦。后来,因受河北梆子影响,才发展了老生、花脸、刀马等大门行当,演出了《双锁山》、《佘塘关》等戏,此路艺人多是贫苦农民出身。清末盛行期间,也曾出现一些受群众爱戴的演员,如能编善导的金叶子,以青衣、小旦见长的舍命红、桃帘红、歪脖红、小蜜峰、大香蕉、青菊花、白菊花、红菊花,以老生、小生见长的郭启荣、银叶子、王殿良、贾三,以丑、彩旦见长的大白菜、胡椒面等。但因其因袭江湖旧制,讲家门,分派系,受邱祖龙门派的行帮习气束缚较重,在思想上、艺术上落后保守,缺乏革新精神,待“东路评剧”兴起之后,便逐渐走向没落,停止了专业性的班社活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