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徽剧

徽剧的角色行当介绍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31

在角色行当上其角色在清乾隆以前分为末、生、小生、外、旦、贴、夫、净、丑九行,徽班艺人称之为“九顶网巾唱闹台”。乾隆以后。徽剧在徽商经济的支持下进入全盛时期,角色行当又有所发展,分为正生、老生、小生、大花、小花、二花、四花、正旦、花旦、作旦、武旦、老旦等行。这时期由于班社演员众多,又在打行里分出一些小行,如红生、武老生、武小生、武二花、武丑等,原有的末行改设在杂行。嘉庆时期,随着徽剧中历史和战争题材剧目的增多,角色行当又进一步细分为老生、老外、副末、小生、武生、武老生、正旦、花旦、作旦、武小旦、三梁旦、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四花脸、杂行,共十七行。道光、咸丰以后,北京的徽剧逐渐演变成京剧,南方的徽剧班社也随着徽商经济的衰落而缩小,庞大的班社大部分划分为三、五十人的小戏班,角色行当也随之做了相应归并,逐渐固定为近代的十大行当,即正生、老生(文武)、小生(文武)、大花、二花、三花(丑)、正旦、花旦、老旦、武旦。末行归老生行,外设杂行,专门扮演宫女、院子、中军等龙套角色和老虎、狗形之类及武打,兼管道具箱等杂务。角色行当表面上少了,但对演员的要求更高了。每行演员在掌握本行演技之外,还要兼学其他一行或几行,尽量做到技艺全、戏路宽,唱念做打具佳,文武昆乱不挡。

正生:又称须生,多扮演中年男子,表演以唱工为主,同时也有做、念功夫。如《水淹七军》中的关羽、《八阵图》中的诸葛亮等。

老生:分文武老生,多扮演中、老年男子,表演要求唱、念、做、舞并重,还须具备扎实的武功基础和靠把功夫。文戏所扮角色如《举鼎观画》、《跑城》中的徐策,《追韩信》的萧何;武戏角色如《三挡》中的秦琼,《定军山》中的黄忠等。

小生:分文武,多扮演青、少年男子,唱念要求真假声结合,唱腔刚劲秀美;身段动作讲求儒雅潇洒、风流倜傥,并掌握一定的翎子功、把子功及翻滚跌扑等武功技巧。文戏所扮角色如《银桃山》中的周珠明、《凤凰山》的海俊、《打金枝》的郭暧等;武戏角色如《临江会》的周瑜、《白门楼》的吕布、《红桃山》的花荣等。

大花:又称净,分白脸、黑脸、花脸、红脸。表演上以唱为主,要求声音洪亮、有炸音;做工讲究雄浑凝重、气宇轩昂。所扮角色黑脸如《铡包勉》的包拯、《玉灵符》的项羽等;白脸戏如《打严嵩》的严嵩、《二进宫》的徐延昭等;花脸戏如《打龙篷》的郑子明、《定军山》的夏侯渊等;红脸戏如《古城会》的关羽、《太平桥》的李克用等。

二花:即副净,重做工,念白铿锵有力,扑打火爆炽烈,还会一些特技表演。所扮角色如《收张奎》的张奎、《醉打山门》的鲁智深等。

三花:即丑行,分文武。多扮演性格诙谐、幽默的角色,兼演丑旦,表演上讲求唱念做打俱全。文戏所扮角色如《九锡宫》的程咬金、《借靴》的刘二等;武戏角色如《九龙杯》的杨香武、《花蝴蝶》的蒋平等。丑旦角色如《骂鸡》的王婆、《巧姻缘》的奶娘等。

正旦:又称青衣,主要扮演稳重端庄的中、青年妇女,重唱工,唱腔讲究珠圆玉润、委婉细腻,善于表达人物情感;身段动作要求朴素、庄重。所扮角色如《处猎》的李三娘、《双别窑》的王宝钏等。

花旦:多扮演天真活泼、妩媚明快的年轻女子,重做工,表演讲求细腻秀美,动作,动作要求美、媚、脆。所扮角色如《戏牡丹》的白牡丹、《杀嫂》的潘金莲等。

武旦:多扮演英勇善战的女将、女侠、女仙、女妖等。重武打和翻扑,讲求身手矫健;唱念和做工讲究在妩媚中显出刚劲、挺拔的气质。所扮角色如《破洪州》中的穆桂英、《十字坡》的孙二娘等。

老旦:多扮演各种不同身份的老年妇女。重唱念功夫,表演上讲究神态、步伐稳重。所扮角色如《四郎探母》的佘太君、《牧羊卷》的春登母。

上一篇:徽剧的发展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