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叶,皖南的徽州、池州成为中国东南商业、文化的中心之一,当时著名的戏曲声腔如余姚腔、弋阳腔已在这一带流行。嘉靖、万历年间,这一带产生了徽州腔、青阳腔(亦称池州腔)、太平腔、四平腔等多种声腔。这些声腔兴起后,很快风靡各地,如徽州腔和青阳腔被称为”天下时尚南北徽池雅调“。明末清初,西秦腔等乱弹声腔流入安徽,受当地诸腔影响,逐渐衍变,形成了徽调主要唱腔之一的拨子。拨子高亢激越,常和当地委婉柔和的吹腔在同一个剧目中配合使用,习称“吹拨”。由于它产生和流行在枞阳、石牌(今怀宁)、安庆一带,先后被称为枞阳腔、石牌调或安庆梆子。吹腔脱胎于由弋阳腔和昆山腔衍变而成的四平腔,五声音阶,属南曲系统。早期的吹腔(昆弋腔)为曲牌体,后受滚调的影响,逐渐形成七字句或十字句,有正板、叠板、散板、哭板、顿脚板等一套板式的唱腔。拨子为五声音阶,有时亦出现“变宫(si)”,但无‘变徽(fa)“。
唱时以枣木梆击节。拨子名称的来源,一说因初用”虎拨思“(近似琵琶一类的弹拨乐器)伴奏,故称拨子;另一说当地土语的"梆"、"拨"难分,拨子即梆子。它最初习称"二凡"(因源出□西秦腔二犯□,"凡"、"犯"同音),只有散板形式的上下对偶句曲调(紧奏慢唱),流入安庆、桐城、石牌一带后,受青阳腔等声腔的影响,发展了导板、十八板(回龙)、原板、流水、叠板、散板等各种板式,演变成拨子。二凡与拨子均擅长表现激越之情,在老徽戏剧本中,二凡和拨子可以通用。另外,拨子和吹腔可以结合使用,往往在一本戏中,唱腔采用吹腔与拨子两种腔调,抒情时唱吹腔,激昂处唱拨子;文戏部分唱吹腔,武戏部分唱拨子。这种互取其长的配合运用,渐渐发展、融合、衍变,于是产生了二簧腔。
二簧腔的形成,并不是一种腔调的蜕变,而是有主次的几种声腔的融合演化。初时,吹腔中出现了一种低调吹腔,用昆笛伴奏,因其四平、昆腔风味较浓,称之为"四昆腔"、"昆平腔",亦有人称之为"咙咚调"(浙江徽班称"龙宫",疑系"咙咚"之讹)。这种腔调后受拨子影响,并改用唢呐伴奏,形成了"唢呐二簧"(又称老二簧)。"唢呐二簧"的曲调结构和板式变化,都还比较简单。之后,又吸收了拨子的一套板式结构,并加以演化,才形成板式变化比较完整的二簧。二簧改用胡琴伴奏,唱腔更加流畅柔和。后又变出了反二簧。另外还有一种"二簧平"(即二簧平板),由吹腔直接演变而成,浙江徽班称之为"小二簧",后变为京剧的"四平调"。因此二簧腔先后形成了四类腔调,即二簧平(小二簧)、老二簧、二簧、反二簧。
清代中叶,二簧腔就已盛行,于皖南、鄂东、赣东北相邻地区,由于戏班和艺人交流频繁,出现了二簧、西皮合流的情况。当时,齐集扬州的各地乱弹戏班,以"安庆色艺最优"(《扬州画舫录》)。乾隆五十五年(1790)三庆徽班进入北京,自此逐步兴盛起来,到嘉庆、道光年间,汉调艺人也进京搭入徽班演戏,徽汉合流,集众所长,发展成以唱西皮、二簧为主的京剧。此外,徽班的影响遍及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陕西、山东、山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全国有40多个戏曲剧种与它有渊源关系。
徽剧虽曾盛行一时,但到清代末叶,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京剧兴起后,艺人纷纷改学新腔(京剧),从而京剧风行,徽剧却日益衰落,至20世纪40年代,已濒于消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新建立了安徽省徽剧团,吸收徽剧老艺人,积极进行培养年轻演员和挖掘整理剧目的工作。60年代初,徽剧再度进入北京,演出《水淹七军》、《淤泥河》等剧,获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