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广东肇庆中学》
[摘要]:随着音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教材的实施与开展,音乐鉴赏教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怎样去结合新教材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如何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是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兴趣;想象力;创造力;实践能力;情景设计
一、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突出艺术学科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音乐新课程标准》)。这是新音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
欣赏“美”、“爱美”是人类的天性。美的音乐更是能开发人类的智力,促进人们思维的健全发展。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教授认为:“科学是认知领域的顶峰,而艺术是情感领域的顶峰,二十一世纪是科学与艺术的聚焦点”。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我们能否可以为学生创设条件、环境,去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让学生以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事物的方式去认知音乐、理解音乐、感知音乐,通过自身去探索、获得、掌握知识,其答案是肯定的。
二、音乐鉴赏的教学实践
1、创设一个“情景”,“诱惑”学习兴趣。
古人有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培养兴趣是学习音乐的源动力,是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如何去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兴趣,将是首当其冲的任务。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解惑者”,学生是“受惑者”。但是,音乐教学与其它学科相比,它的“解惑”过程更应该是一个需要投入情感的、丰富而细腻的感知过程,而传统“说教”却只会扼杀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自由、探索的空间。
如我在高一学生鉴赏《槟榔树下摇网床》时,以柔和的音乐为背景,让学生放松心情、情绪,静静地回忆孩时的生活情景、回忆感受母爱的情形,接着让学生静心地聆听音乐。……听完之后,请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概说出对音乐的感觉:----这是一首抒情、柔和的歌曲。歌中的称词“蹦蹦蹦……睡吧,蹦蹦蹦……睡吧”,让人感觉非常安祥、温暖,好像母亲又在轻轻的“拍打”着自己的身躯,让我慢慢的进入梦乡;----摇晃的节奏,柔和、抒情的旋律、歌唱的声音,使人听完后感动不已。心灵深处又再一次涌现伟大的母爱:“宝宝从小睡浪里,长大也当打鱼郎”。母亲的心中,只希望自己的宝宝健康的成长,将来快乐地生活,就是她最大的愿望。并不一定希望他们将来有多大的成就。学生们已经真正的感受到了音乐的内涵,体会到了音乐美的魅力所在。我的“情景设计”教学法,比以往单调的“说教”音乐,其教学效果就再也不用多加言辞了。
2、让出一个“空间”,培养想象的能力。
学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都希望通过努力的学习去提高自己。在教学中,采取怎样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态度,对学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应以鼓励、信任学生自主学习、去思考问题,激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假设如果、敢于表现、勇于与众不同。
又如给学生鉴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我设计了一个小问题----请学生认真去感受音乐的情绪变化。……之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乐曲的形象和变化的情绪。说出自己感觉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有大部分学生都说是体现一种“悲愤”、“激越”的情绪,都对对梁祝二人的命运深感同情,对旧社会包办婚姻制度的深恶痛绝。但是,也有学生的感觉到柔和、抒情、浪漫的情绪:----“草桥结拜”,二人在“草桥”这地方结拜为“兄弟”,刚认识的朋友是非常的高兴、欢心的,就如音乐的主旋一样抒情、柔和。----“同窗共读”,他俩同学之间一道学习,共同玩耍,有着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化蝶”,拟人化的乐章,雨过天晴,鲜花丛中,两只蝴蝶在翩翩起舞,双飞相随,恩爱有加,不也乐乎!还非常的浪漫了。这些同学感受虽然有些“偷梁换柱”的嫌疑,但是,就对音乐来说,最主要的是自己的感受。本身就没有错与对之分。这些学生,就敢于创新,勇于想象,敢于与众不同。所以,在教学中,多让给学生些“空间”,让学生有更多些标新立异的“念头”,在富有想象、创造性的“空间”里,展开翅膀,自由翱翔。
3、给一个“机会”,“造就”学生的创造力。
“真正的艺术没有任何例外:它直接来自内心,来自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思考和实践”。(艾夫斯)以体验感受入手,从感性出发是音乐鉴赏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做法。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就必须给学生提供一个创造的“机会”,目标明确地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标新立异,尝试成功与失败。要让学生大胆的说“不”字,不断锻炼学生的求异思维,创设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丰富表象储备,为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展开提供广阔的空间,在轻松、愉悦、自由的环境中尽情地创造,自主的获取音乐知识。让学生相信自己,认同自己,把握自己,真正的去理解、感受在生活当中音乐无处不在。
再如在“音乐与生活”这一节中,让学生鉴赏音乐大师们用生活当中最为熟悉素材创作的音乐作品----《打字机》(美国作曲家安得森创作于1950年)、《盖邮戳的音乐》、《蚊子之舞》、《永恒的水》(谭盾曲)等。了解、认识作曲家是如何运用生活中的各种素材,结合音乐要素去创作音乐。之后,我也请学生自由组合合作,创作一首“纸乐”,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纸乐”演奏当中去表现音乐,从儿而去感受音乐创作的乐趣。有学生说了句挺有意思的话:原来“纸”都可以发出这么多种声音啊!挺好“玩”的。在我们的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多些“机会”,不断的让学生自己去“发明创造”,去用心的实践、体验和感受音乐,去“玩”音乐。这也是我们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教学互动”。
总之,在我们音乐鉴赏教学中,如何去渗透新的教学理念,不断的尝试、总结出更多些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来讲,不但会转变了教师自身,也转变了学生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为我们的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为培养和发展我们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会。所以,我们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只要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与时具进,不断进取,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激活”教学方法,专心敬业,我们坚信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不懈努力,祖国未来的音乐教育事业的前景将会是另一部“欢乐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