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新华中学》
2007年12月下旬,我到广州第十一中学参加“广州、重庆、湖北、长沙、南宁音乐教学协作交流会”。为这次教研虽然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却留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使我学到很多,感受很多,也深深的体会到上级对新课程改革实施的重视和真正的实施。这四节示范课虽然是由不同地区的老师授课,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将课堂的主导权都给予学生。老师只作为一个引导者,带领学生走入课堂的中心主题,接着腾出很大的一个空间让学生扩展和发挥。这样的课堂不但学生的气氛很好,就连老师也会不知不觉被学生感染,进入学生创作的世界。当然,里面也有一些环节是比较刻板的。如《新疆之春》这节课,老师在讲述乐谱的时候,花了大量的时间。但是成效却一般,不但学生听得乏味,就连我们在场的老师也呵欠连连。所以,如何能通过有效的方法把这些音乐知识传授给学生呢!我觉得这也是新课标实施的探索
在新课程全面铺开的今天,新课程呈现给我们的全新理念让人感到欣喜。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新型的师生关系、新颖的教学模式、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给长期习惯于传统音乐教学的音乐教师带来了巨大冲击和震撼。作为一名年轻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探索、实践,我有几点感想。
一、新型的师生关系
千百年来,中国的师道可谓根深蒂固。但到了今天,教师要改变思想,把握全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唯师是从”的作风,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去,和学生坦诚相待。前一段时间在学校观看学习的“教师的礼仪”也提到老师要做孩子的良师益友。我想这也是适应当代潮流的一种师观吧。
教学过程其实是一个人际交往的过程、情感沟通的过程,师生情感交流与教学是不可分割的。课堂上我觉的鼓励和批评要同时进行。鼓励学生敢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不同看法,师生之间要容纳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发生错误改正错误。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我相信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不等于放任自流,譬如有些学生会觉得音乐课不用考试,又是次科,所以在课堂上连基本的课堂纪律都不遵守,这就要严格管理批评。
二、新颖的教学模式
长久以来,音乐教学一直以教材为中心,老师授课,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必须听什么学什么。学生学得很被动、很机械。体现不出自主性。许多学生丧失了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个性、特长得不到发挥。新课程给我们展示了新的设计思路,给音乐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新教材的教学实践,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提倡学科间的综合。如一段音乐可以让学生想象它的色彩,是浓烈的红色还是冷静的蓝色,你听着音乐可以画出怎样的画面,用怎样的线条去表达,这都可以看到学生形形色色和音乐有关的有趣美术作品。又如在听赏《母亲教我的歌》的时候,让学生先听钢琴和小提琴协奏曲,让学生根据题目写一首诗为该曲填词。这就从音乐也看到文学的综合。其他还有在音乐中你可以看到历史的回放,舞蹈的创作等。这都为我们展现了新课程的主旨。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获取多种信息,帮助学生充分感受与表现,增强理解与感受力。音乐与文学关系密切,精炼优美的文字,能帮助展开音乐联想。音乐与美术相结合,形成视觉与听觉共通的音画效果。音乐中旋律、节奏速度与美术中的线条、色彩相结合,表达人的种种不同情绪情感。音乐与舞蹈相结合,学生可以从动作、神情感受音乐的变化和爆发。音乐与多媒体的结合。在可听、可视的艺术信息中,学生可通过视觉的冲击使听到的艺术作品有一个具体形象甚至是一个升华。以音乐为主体的多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我们应创造性的利用教材将音乐与各课知识巧妙结合,使音乐课堂充满生机。
一直以来,音乐教学是以教材为主的、封闭的、单一的课堂教学,使许多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要扭转这种局势,让学生真正热爱音乐、喜欢音乐课,就必须开放教材,改变封闭的课堂式学习为开放式学习,如果有机会应该将学生带到广阔的时空,走出课堂,走出学校。不要用课堂、课本、成绩去束缚学生。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引向社会,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音乐之中。当然,我相信这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但我也相信我国的教育制度会逐步改变,终有实现的一天!
三、灵活的教学方法
在知识更新如此之快的今天,教师的任务不再是单纯向学生装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也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要充分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课堂的主人。
德国的哲学家叔本华道出了探究性学习的重要价值“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流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要知道他在路上看到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自己的眼睛。”学生的学习同样是一种发现。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在自主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会比老师提出问题更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古典与浪漫的追忆》这一章中,让学生课前去查资料:古典与浪漫有什么不同,除了时间、文化、艺术你还发现一些什么区别?要求学生分组定好题目搞一个小专题。于是课后,学生们有的上图书馆,有的上网查找,课还没上学生们就纷纷把自己查到的资料互相交流,一时间班里出现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当开始上课时课堂气氛就完全不一样了。学生查找资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自主的过程。让学生自行收集资料也有利于创建音乐教学的民主环境。课堂中再让学生交流信息。学生从不同渠道收集的大量资料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还开阔了老师的视野,便于挖掘出更新、更广的内容。
在音乐课堂中也可以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如学生在听赏和声歌曲时,就要让学生参与到其中去,最简单的:给一个C大调Ⅰ级大三和弦。找三个学生,一人充当一个音,第一个是1,第二个3,第三个是5。第一个同学先唱1,一直延长。接着是3的加入,一起延长,最后是5的加入。这样不但让三个同学亲身体会到和声的效果,也让全班同学感受到和声的美。接着可以找一个同学们熟悉的小片段写成和声让学生唱,引起他们的兴趣。再听赏歌曲,我想他们会更有心去辨析歌曲的和声魅力。
四、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因为以上几点的变化,所以我们的评价方式当然也会变得新型而多样化。特别是现在高二多个模块的学习,更让学生有了更多综合艺术学习的机会。所以我们的评价方式不再是一笔一纸可以决定的。除了模块的内容考察。我们还可以在期末搞“小型音乐会”。让学生各显才能。新课程引导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学习,正确的评价学生,让学生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和发展自我。所以,我们要在评价方法的设计多下一些功夫,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对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总之,新课程的改革实施对于我来说还是一个探求的过程。以上是我在学习和实践中得出的一些观点,我会不断从中改进自己,努力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也希望中国的教育在不断的改进中科学、完善起来。真正的培育出综合能力强盛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