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高中音乐课改

高中学生歌唱兴趣培养多元性拓展之探求及有效实施教学的研究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8

  作者:益阳市龙洲中学   黄庆 

一、高中学生歌唱兴趣的方向与学习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2004年在全国掀起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新课程是一种理念,更需要行动,需要了解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心理需求。教师才能有效进行、实施教学法。就歌唱这一模块,我在高二年级音乐教学实践与期末考核中设计了一系列的班级演唱活动及相关问卷调查。

调查目的:想通过活动展示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及时了解和掌握同学们的学习音乐的现状和兴趣发展方向,有针对性的组织有效实施教学。

问卷调查对象:高二年级每人一份,约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57份。

问题的设计:你喜欢唱歌吗?你有没有上台演唱过?你会唱哪一些歌曲?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偏好于流行唱法和流行歌曲。在演唱方式上,除了独唱,表演唱其他演唱形式同学们都很少尝试也不太了解。现实状况分析可以看出问题显露的几种形态:1、不会唱歌30%;2、不敢唱歌60%;3、敢唱唱不好歌5%;4、敢唱会唱只唱流行歌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民族歌曲与艺术歌曲缺乏深层次认识与了解,学生在歌唱实践活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现象解读1、沉默是金。不肯开口唱,一部分是不自信,一部分是确实五音不全,怕丢丑,让人看笑话。

现象解读2、孩子们接触的民族歌曲与艺术歌曲太少了,能唱会唱的歌曲少之又少。我从事高中音乐教学六年的时间里,组织了很多次班级活动,部分是即兴演唱,让人觉得酸楚的是,像《两只老虎》、《世上只有妈妈好》、《娃哈哈》这三首儿童歌曲在高中生的歌唱活动中成为他们的招牌歌曲,点唱率最高。难道我们的经曲歌曲就只能停留在孩童时代的那一段记忆里了?

现象解读3、流行歌曲泛滥,品味低俗。有同学愿意开口唱歌了,可都是些精神颓废的流行歌曲,歌词乏味、平淡,旋律简单易学,只是某些情感的渲泄,太成人化。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现象解读4、声音条件好,歌唱时音准节奏把握较好,在演唱过程中真假声的转换自如,对民族歌曲、艺术歌曲也有一定的鉴赏能力。缺点是高音上不去,低音下来的时候就作降调升调处理。歌唱时的咬字吐字还存在一些方言。

综上所述,我认为“让不爱唱歌的人来学习唱歌(激发歌唱兴趣),让爱唱歌的人来唱好歌(训练歌唱技巧)”应该是我们此次研究计划最终想要达到的一种境界。

二、歌唱行为习惯的养成与歌唱兴趣的多元性拓展实施目标。

1、经过反复的练习,并多次重复的训练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就是行为习惯。每一次的歌唱与发声练习,作为音乐专业教师必须要提出相应的要求,并能迅速适应学生不同层次的变化与进步来进行有效实施教学。

2、在歌唱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针对性分层次分阶段的进行歌唱的技巧技能的训练,规范其行为习惯,能帮助学生正确科学的演唱,调动学生的歌唱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的享受音乐的丰富情感,能用自己的歌唱来表达音乐的情感。

三、歌唱行为习惯的养成与歌唱兴趣的多元性拓展实施要求

1、明确音乐课堂纪律,规范行为习惯。

强调学生在歌唱时正确的坐与站的姿势。培养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养成轻声演唱的习惯。学会安静地聆听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多使用专业术语。了解学生心理及生理特征,讲究语言导行。用提醒、暗示来规范不良行为习惯。

2、通过歌唱兴趣培养进行多元性拓展与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素质。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活动,选择普遍性、通俗性的歌唱内容与主题,运用说、唱、演的形式,形象生动的展现歌唱艺术的魅力。

说:通过说话,来纠正字音,组织词汇的运用,利用说话的语气,语调来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唱:通过说与唱的比较,帮助学生了解声音的音域,定好歌曲的音调,学会利用声音的控制来促进情绪的表达。

演:通过歌唱与表演的展示,了解歌唱时的呼吸,声音的表现力以及身体的协调性之间的关联,学会利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来协调声音的状态,能利用肢体语言更形象生动的展现歌唱者的舞台感染力。

四、有效实施教学策略的阶段型措施

1、欣赏性歌唱教学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用丰富的音像资料,结合音乐的语言要素,让学生在欣赏歌曲时获得最真实、最直接的感受与体验,多聆听,多体会。

通过音乐作品中故事情节的描述,作者的感情渲染或歌唱者的声音,作为背景音乐来烘托情绪,用情感介入来激发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欣赏好的作品。推荐曲目:《黄河船夫曲》,合唱歌曲《母亲》《天路》等独唱歌曲。

2、模仿型歌唱教学:

有目的地组织歌唱教学内容,从最简单的歌曲开始,从反复聆听到模唱,进行音准、节奏、速度、力度的练习。认识调号、拍号等常见音乐符号。教师在教学中强调使用准确的音乐术语。推荐曲目:《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梁祝》、《小路》等。

3、科学型歌唱教学

科学歌唱的姿势、歌唱方法的指导。指导歌唱呼吸与歌唱技巧的训练。有目的的选择难度偏小的中外民族歌曲,从声音的模仿到声音的处理与掌控,反复的练习唱。获得科学的歌唱记忆与感知。推荐曲目:《喀秋莎》《北国之春》《摇篮曲》等。

4、排练型歌唱教学:

教师向学生推荐好的声乐作品,进行指导、排练。组织学生参加与歌唱实践活动。通过独唱、对唱、合唱等演唱形式来提高歌唱能力,给学生一个锻炼的舞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逐步完成歌唱表演的心理调控能力的训练过程。教螬应采用多种评价手段,来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勇敢展现自我。推荐曲目:《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合唱,《祝你平安》独唱等。

5、舞台表演型歌唱教学

不仅对歌唱进行一定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话筒的运用、声音的控制、肢体语言的表现、服装、形象等方面的指导,对歌唱者提出更高的要求,找到适合中学生演唱的歌曲与表演形式,进行表演唱的舞台排练,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五、歌唱实践活动组织形式

1、《快乐土声,快乐男声》

模仿综艺娱乐节目,自愿报名上台表演,分班海选后参加年级评选再评选校园十佳歌手。一年一次,活动历时两个月。

2、《挑战麦克风》

班级活动中进行,每周一次,分成男女两队,每次选男生两名、女生两名进行歌唱比赛,每赢一次积二十分,满分为胜。

3、拉歌比赛

全校参与,以班级为单位,分年级评奖。两个班为一组,每组派一领队领歌。各班唱规定曲目一首后,开始拉歌,每年一次。

4、课堂教学活动展示

即兴表演。说,唱,演结合。

5、校园十佳歌手赛

一年一度的校园歌手赛。每班选送一名选手参赛。在歌曲内容的选择、歌唱者音色及歌唱技巧、舞台表现力等方面都有较高层次的要求。

6、合唱比赛

全校师生共同参与。采用领唱、重唱、对唱、小组唱等不同歌唱形式。

六、原始材料的整理与总结

1、必须在教学研究活动中合理有效地组织材料,迅速整理,并进行阶段性小结论述。在整个过程中,面向每一位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信、勇敢的展现自我,挑战自我。将点评及活动内容做好记载,形成文字,积累实践经验,作为可供研究的原材料存档备份。

2、歌唱实践活动展示(图片、音像资料)备份。

3、教师相关论文及成果展示,并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总结经验。

论文《关于通俗歌曲流行成为一种校园文化现象的思索与探讨》获省一等奖。

原创歌曲《泉河十七中》获省艺术节三等奖。

原创歌曲《梦想开始的地方》参加全国少儿歌曲创作培训班完成的原创作品。

七、高中学生歌唱兴趣培养多元性拓展之探求及有效实施教学的研究需要努力的方向

1、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针对个性差异大的学生备有个案的处理方案与对策。

3、高中学生生理与心理因素的研究与调节方法。

4、以音乐为本位的基本技能与技巧的培养与提高。

5、音乐与其他艺术学科的多元结合。

6、音乐艺术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