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高中音乐课改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从“新”开始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8

摘自:《厦门六中教研网》

现今实行的高中音乐鉴赏课,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它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平台。其目的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激发他们热爱音乐的情感,练就基本的音乐能力和审美能力,进而使学生将音乐当作自己的终身伴侣。为了逐步向提高学生音乐素养这一最终目靠拢,几年来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面对大量具有极高艺术性和审美价值的音乐作品,我不断尝试、努力探索,并始终坚持从“新”开始这一理念。

一、以“新”的学习方法,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现在的高中生,随着心智的逐渐成熟、接触新鲜事物的增加,社会生活经验越来越丰富,他们已成长为一群相当有主见的小大人了。在课堂上,我们若是仅仅教授课本中的曲谱乐理等知识,那只会把学生带入一个枯燥乏味的课堂,使学生对音乐鉴赏课失去兴趣,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涣散的可悲局面。因此,我尝试在把握课本教学的基础上,拓展思路、探索实践,想方设法丰富课堂教学,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用新颖的学习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参与、获取知识。

例如:在《绚丽的世界音乐(歌唱篇)》中,有一个关于印度尼西亚恰克合唱的教学内容。恰克合唱(Chak),是一种在印尼巴厘岛古老祭祀活动中出现的曲调,咋听起来让人觉得乱哄哄的,甚至有学生觉得那是种噪音,心里产生畏难情绪。但实际上,恰克合唱是一种相当特殊、经典的声乐表演形式,因为它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种用人声来打击节奏的音乐模式。课堂上,如果只是由我稍做介绍,便让学生一味欣赏,那么只会让他们产生厌烦情绪、抵触心理,使得这一经典音乐无法真正流进学生的心里。为了避免这个状况,我引导学生用两种学习方法来感受音乐魅力。

1、联想想象,用“看”帮助听

采用“主观想象法”。让学生闭上眼睛,根据我的描述、结合音乐,展开联想。接着,为配合介绍的内容,我以低沉的声音、缓慢的语速开始描述恰克合唱的演唱环境----“夜幕降临后的巴厘岛,一两百号上身赤裸的男子分成五个圈,围坐在篝火周围,晃动身躯,大声地为古老祭祀活动中的巫术仪式歌唱。”介绍临近结束时,我将音响中原本作为背景音乐的恰克合唱的音量调大,营造气氛,帮助学生联想想象、感受意境。

音乐本身是一门听觉艺术,“听”是音乐欣赏的首要途径。作为体验性极强的音乐课堂,更是学生们想象力和创造力驰骋的场所。进入角色地聆听,让学生的思维带上“眼睛”,多角度的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使音乐变得更加形象了。这样的“视觉”联想,不是凭空乱想,而是音乐欣赏的第三度创作,加上音响中那层层迭起的气势辅助,作品中想要传递的那股原始的推动力、那股旺盛的生命力,便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学生们的音乐感悟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2、团队合作,趣味练习

之前的联想欣赏,已增加了学生们继续探究恰克合唱的兴趣,于是成胜追击,在学生们兴趣倍增的同时,采用“团队合作,趣味练习”的方法,进入“参与实践”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在屏幕上显示出事先准备好的一种恰克合唱中相对简单的节奏型组合,这是一个需要相互协调配合的活动环节。首先,采用教师示范的方式对图示加以解释,引导学生跟随练习,学习这一谱例的打击,待学生基本掌握后,让学生分组练习,让他们熟悉每行不同的节奏型。接着,将全班分为四组,一组一行,根据我给出的固定时值,大家各就各位喊出自己的节奏。然后变换行次,让每个学生每种节奏型都能练到。待全班练习后,采用四人小组为一单位,给他们自由练习时间,自由组合、练习、交流,最后请大家互相展示自己的训练结果。

通过这一环节的实施,不仅促进了课堂活跃氛围的形成,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热火朝天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使他们复习了关于节奏的乐理常识,且亲身感受了这一来自印尼的独具特色的节奏型,更重要的是在学生进行展示的同时,思维更加敏捷了,反应更加迅速了,团队合作能力得到提高、班级凝聚力得到体现。这一新颖趣味的练习,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由于兴趣被激发,参与热情大大提高,使整个课堂笑声连连。最后,鼓励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发明、创造新的节奏型,以类似恰克合唱的模式进行比赛、游戏,这样既能促进同学间情感的交流,培养学生愿意合群、互帮互助的高尚情操,也将音乐元素逐步融入了日常生活学习中。

教学中,我采用了这种聆听、联想、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出发点,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在动耳、动眼、动心中得到体验,在动口、动手、动脑中进行创新,继续为“让学生不仅喜欢音乐,还喜欢上音乐课”而努力。

二、以“新”的教学手段,拓展学生音乐视野

音乐本身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教育也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和外延。现在的高中生对生活充满激情、朝气蓬勃,创新能力也随着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的增强而进一步提高。因此,我尝试在教学中将音乐与姊妹学科相结合,使其相互渗透,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也提高了他们的上课效率和学习兴趣。

例如,在《历史的回响》一课中介绍的,那部由西贝柳斯创作的,以芬兰历史事件为创作背景的作品----《芬兰颂》。作品除了具有鲜明的音乐欣赏价值,更蕴涵了深层的历史含义。为了让学生更透彻地感受作品中浓郁的时代气息和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我除了引导学生在欣赏中结合情感体验和联想想象,更尝试将美术学科的学习手法带入其中。作品中有涉及到关于“和平”的两个主题,这是两个风格截然不同的主题,是该作品欣赏的重点之一,也体现着作曲家对和平的不同感慨。因此,“如何检验学生是否能到位地感受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如何让学生准确地表达出自己对主题片段的理解?”,成了我在课前备课时主要思考的问题。最终我决定将美术学科的学习手法带入音乐欣赏中,采用听、画结合的形式,鼓励学生边欣赏作品边想象画面,融音乐与美术为一体,听出作品的情感,并尝试用两个简单的图示或图形来表达、交流自己对所听到的风格各异的两个“和平”主题的理解。

实施的过程,也是一个发掘学生潜质的过程。班级中在画画方面稍稍见长的同学首先踊跃参与,在黑板上一展自己的身手,其他同学也因此受到带动,跃跃欲试。有人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们对同一部音乐作品,往往也有不同的理解,这正是欣赏中主观性的表现。因此,同学们有的用有着利刃的剑、有的用波涛汹涌的海浪、有的用有着尖锐棱角的多边形来表达其中一个听起来较为激烈的“和平”主题,用叼着橄榄叶的鸽子、或有着袅袅炊烟的小屋、或几条起伏温柔的波浪线来表达另一个较为缓和的“和平”主题。这样的教学手段对学生来说无疑时新鲜的,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大家体验到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音乐欣赏、表达模式。

用图示来表达对音乐片断的理解,在一定角度上要比语言来得直观、易懂。通过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画出的图示,结合了他们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配以适当的解释,对于学生能否真正感受作曲家的创作用心就一步了然了。同时在实践中,也让学生们感受到了音乐与姊妹学科的紧密联系。这样的欣赏,改变了以往让学生被动、消极地去听,而是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活动起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观众为演员,强调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音乐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让学生在音乐天地中创新、开拓。在学生与音乐产生共鸣的同时,让高中音乐鉴赏课成为学生音乐生活的一部分,通过一些新鲜的手段,让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以上提到的两个具体课例,是我在课改道路上的初步探索。我尝试在教学实践中变换使用亲身体验法、听画结合法、直观想象法等手段,让学生对高中音乐鉴赏课始终保持新鲜感,逐步改变学生认为“音乐课没趣”的旧想法。通过对现有教材的适当删减,同时增加一些贴近学生的新出炉的优秀音乐作品,通过对死板教学技法的改良,通过探索一些激发学生音乐热情的新手段,激发学生的欣赏欲望,让他们喜欢上高中音乐课,最终朝着“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使之形成终身热爱音乐的情感意向”这一新课改目标发展。

从“新“出发,挖掘各式各样的新鲜手法进行教学,只是我们引领学生进入音乐殿堂的铺路石,目的正是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毕竟兴趣才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也是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关注、重视他们音乐兴趣的培养、发展他们的爱好、为他们提供展示音乐才华的舞台,才是学生在音乐道路上持续发展、且终身热爱的保证。让我们音乐教师成为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平等、交流、互动的师生关系,为他们的音乐之旅创造一个和谐的平台。让高中音乐鉴赏课成为学生们一个分享心声的好朋友、一个陪伴他们畅游音乐殿堂的亲密伙伴!用音乐来美化人生、丰富人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