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高中音乐课改

运用高中音乐欣赏教材进行创意性课型设计尝试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8

摘自:《浙江省义乌中学教育科研网》

如今,全国上下中小学新课程教学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小学和初中的音乐课程改革现已初见成效,而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由于起步比较晚,长期以来还一直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把课本中的音乐作品作为经典介绍学生,以期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品味,但实际上,学生真正感兴趣并能很好掌握的内容并不多,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老师辛勤的劳动并没有带来丰硕的成果,这种结果使我不得不对高中音乐欣赏课的传统教学进行深刻反思。我认为原因有三点:

一、长期以来固定的教学模式、方法、内容陈旧,把音乐本身富有的感染力冲淡。

音乐本身是多姿多彩的,高中的音乐欣赏课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音乐可以用来描绘一切大自然的美景和人类的情感、生活,如大海的波涛,小溪的潺潺,美丽的日出、日落,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和战争的喧嚣。它既能表现人类的欢乐、喧闹,也能表达人类的痛苦和忧伤。它能催人奋进,也能使人陷入沉思,它能在生活中陪伴我们走过许许多多的悲欢离合,所以人们都把音乐称为 “心灵的火花”。那么中学的音乐教育,应是着眼于把那些优秀的、美好的音乐艺术介绍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在美的教育中终身受益,让他们在若干年之后,也可以用自己较高的艺术素质去教育、影响他们的后代,从而促进我们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但是,多年来,在中学音乐教学中,那种人为的固定不变的模式,呆板陈旧的方法、单调枯燥的内容,注定要使学生久而生厌,继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二、现有的教学模式跟不上时代发展和现代中学生的兴趣爱好不相适应。

人们总把中学时代称为 “黄金时代”。这时的中学生思维最活跃,求知欲最旺盛,特别是高中生,都极富个性,具有一定的独立思维能力。他们对身边的一切事物具有好奇和探求心理,喜欢新鲜、奇特、生动、有趣的东西,而他们的注意力却不容易长时间地集中,一旦出现新因素,注意力和兴趣就很容易发生转移。所以高中的音乐欣赏课怎样培养学生对音乐课具有持续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如果按过去的老一套,刻板、枯燥地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教材的思路走,势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没有了,老师上的课想让学生喜欢,那就是一句空话。

三、音乐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曾在自己所任教的十个班级中做过问卷调查,有 80%的学生不喜欢现有的教材,有15%的学生不太喜欢,但勉强也能坐下来听,只有5%音乐基础较好的同学表示现有教材中的内容安排比较喜欢。但学习效果也并不理想。作为音乐老师,我自己也认为完全根据教材来上课,给教师创作的空间很小,书中可教性强的课并不多,有很多东西制约我们的思维发展。因此我想,如果能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以现有的教材为基本依据,作一些改革创新,特别是在课型设计上作一些有创意的改动,那么也许新教学模式会更适合现代高中生的口味,正如厨师在烧菜过程中,用相同的一些原料,进行不同组合,烧出一桌别具风味的菜肴一样,一定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下面我根据自己的一些实践和想法,谈谈高中音乐欣赏课中如何进行创意性课型设计。

一、在原有教材基础上,进行内容重组,有以下几类。

1.作者相同、作品不同。

如把贝多芬的《欢乐颂》和《第五 “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放在一起上,给学生讲述一些关于贝多芬的生平故事,引起学生对欣赏交响乐强烈的愿望,并把《第九交响曲》和《第五交响曲》在创作背景、时间、体裁、形式、内容等方面作一个对比,再让学生思考一些问题并进行讨论,那样音乐课就会上活起来。

2.演奏乐器相同或演奏形式相同,作品不同

我们可以把二胡曲《江河水》、《二泉映月》、《良宵》放在一起上,除了可给学生介绍二胡这种民族乐器外,并对各部二胡作品的创作手法、作者、创作背景、时间、作品内容、表现情绪等方面作一个对比。

3.作品体裁相同,国家不同。

我们可以把中国的歌剧《白毛女》和外国的歌剧《茶花女》、《蝴蝶夫人》放在一起上,让学生了解我们中国的歌剧和外国的歌剧在创作手法、思想内容、音乐表现手段等方面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这样使课堂内容更丰富,同时也能提高学生欣赏歌剧的兴致。

另外,我们也可以把中国的民歌和外国的民歌放在一起上,有选择地摘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内容设计一堂课,使学生在学习中外民歌中找到兴趣所在,同时也可加强学生热爱本民族音乐的情感。

二、结合教材并寻找教材外的一些优秀音乐作品,进行重组。

1.从音乐表现功能上来组合。

音乐有模拟与象征功能。如模拟功能,就是对自然界、社会现象中的一些自然音响,用音乐来描绘。因此我们可以把例如《百鸟朝凤》、《太平洋 231》、《动物狂欢节》、《钟表店》、《彼得与狼》等进行课型重组。如象征功能,就是用音乐来象征事物的势态。①动态的有:万马奔腾、波涛、流水、枪炮声,动物的叫声等,可用的曲子有《马刀午》、《赛马》、《野蜂飞舞》、《鸭子拌嘴》等。②静态的有:月光、村庄、黎明、夜色等,可用的曲子有《月光》、《苗岭的早晨》、《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田园交响曲》,如取其中的一些音乐片断,组合一堂课来对比欣赏,一定会别有一番情趣。

音乐还有表情达意的功能,通过音乐来表达人们心理的一些情感和思想内涵,那么我们可以把一些音乐作品中刻画人物情感心理的片段,单独拿出来欣赏。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草桥结拜》、《十八相送》、《楼台会》、《抗婚》、《哭灵》等段落。

2.以音乐题材来组合义中教科研

如我们可以把中外各国的《摇篮曲》放在一起上。其中有中国东北、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日本、墨西哥、意大利、印度尼西亚、美国黑人摇篮曲等等,通过生动的曲例,让学生对摇篮曲这种音乐题材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如表达离别之情的《送别》、《再见吧妈妈》、《驼铃》、《朋友再见》、《长亭外》等都可以组合成一堂课,根据作品的不同创作时间、人物、年代作一个对比。其他可以选用的题材还有如小夜曲、山歌、号子等。

3.以音画为线索来组合。

如把《中亚细亚草原上》、《图画展览会》、《水中倒影》等曲子组合一堂课,来体会音乐的象征功能以及和绘画之间的关系,方法可以是先听音乐再让学生想象画面并作简单的绘画。反之,如让学生观看一些电影、动画片的精彩画面,如《猫和老鼠》、《狮子王》、《花木兰》、《宝莲灯》等,再让学生想象音乐应该如何发展。通过音画的结合让学生体会音乐在表现事物、发展剧情、塑造人物形象等作用以及和绘画艺术的联系。或者在欣赏乐曲后,让学生用文字如 “赏乐随笔”等形式来描述他们对音乐的理解。用语言来描述他们心目中的画面。

4.在原有教材内容基础上增加一些内容

如舞剧,书中只安排了中国民族舞剧《红色娘子军》,而学生迫切想欣赏的外国芭蕾精品《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教材中都没有。另外同一部舞剧中,有很多精彩的片断可以欣赏。如《红色娘子军》一课,书上只安排了《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和《斗笠舞》,内容太少,而且又都是群舞。如果我们再安排其他一些片断进去如《清华独舞》、《南霸天和老四的双人舞》、《常青指路三人舞》和《娘子军连歌群舞》,再加上原来的两段,那这堂课的内容就会变得很丰富,学生也可以从中了解舞蹈的几种表演形式,教学效率也会大有提高。义中教育科研

5.结合时代特点,迎合学生口味来设计一些课型。

高中学生都比较喜欢流行音乐,但往往有时良莠不分,盲目追星,对外界音乐不分好坏一律做模仿、迷恋,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那么音乐老师应该担负起及时引导他们有选择地学听流行音乐的责任。以通俗音乐为课题,选择一些比较优秀的通俗歌曲如《常回家看看》、《家乡》、《天堂》等,通俗音乐如通俗钢琴、爵士乐、摇滚乐等作品让学生欣赏,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来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总之,音乐教师在对教材内容或课本外的内容进行重组设计时,方法很多,老师们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一点展开,多点组合的方式自己来选择上什么课,在合理选择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还需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差异和兴趣,适当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合理安排完成教材中教学内容的时间,以免随心所欲,任意选择,完全忽视大纲的要求,过于放松对学生的要求。

我想,只要我们高中音乐教师都有创新的意识,结合本专业努力去尝试,走个性化、艺术性的道路,相信我们的教学逐渐会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以适应当今更新越来越快的社会。

[参考文献]:

1、詹天来.《中学音乐课型设计与导言艺术》.中国音乐教育2001.4

2、张龙.《谈高中音乐欣赏课中独创性思维的培养》.中小学音乐教育2001.9

3、浙江省教委教研室吴锐淼老师讲座中的部分观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