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初中音乐课改

初中音乐作品欣赏教学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8

摘自:《中山教育资源中心》

 [摘要]:随着二期课改音乐教学中把音乐审美提到了空前的位置,音乐知识技能教学的地位受到了极大的震撼。通过音乐作品欣赏使学生对音乐进行感受与体验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一块教学内容。为了让学生们对音乐有所感悟,教师们想尽了一切可利用的辅助手段。实际教学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多媒体教学空前的受到追捧,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却在悄然退化。俗话说:教学无定法,关键要得法。我们应该通过有效的音乐作品欣赏坚固学生们对音乐审美体验的同时掌握音乐知识技能,从而使学生们体会到音乐的本质。

[关键词]:音乐作品、欣赏、教学、误区

一、音乐作品欣赏教学中出现的误区

1、教师“越俎代庖”

我认为课堂师生角色关系要和谐。这里又遇到了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谁是主体”的问题,就像“鸡与鸡蛋”的问题一样难辩是非。总之,协调好师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角色很重要。

很多老师喜欢让学生静静地坐着,乖乖的听些作品背后的故事、作者创作的历程和一些可用于茶前饭后谈资的闲情逸事。比如讲到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十有八九不是讲贝多芬失恋,就是讲贝多芬如何帮助盲童之类无法追本溯源的故事。讲到琵琶独奏《十面埋伏》,那就查遍网上一切相关的历史资料,从“四面楚歌”讲到“霸王别姬”再讲到“乌江自刎”。看似一切尽在掌握,实质学生思绪可能正在云游……然而,《月光奏鸣曲》本身真正以哪些音乐要素、特征吸引耳朵?琵琶独奏《十面埋伏》的艺术价值又在哪里呢?似乎这些才是真正需要学生审美体验的东西。

2、相关学科的无目的迁移

同一节琵琶独奏《十面埋伏》,如若这位老师文学修养深厚,那就上一段精辟的文言文“两军决战,声动大地,屋瓦若飞尘。徐而察之,有金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金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继而恐,涕泣之无从也。”咋看下精辟,显示了教师不凡的文学功底,然而,关于琵琶这件中华民族弹拨乐器特殊的音色、演奏法等,包括乐曲《十面埋伏》本身的魅力所在却被忽略掉或淡化了。或者,教师也确实不知道该如何深入,于是就算再不济,也要用背的,拿出相关学科充充门面,殊不知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这可能只是一场教师才艺的展示,对于教师的这段文言文究竟说了什么根本不甚了解。此等授课方式对如饥似渴求知的孩子们而言是一种愚弄。

3、多媒体的滥用

没有多媒体仍然出现了莫扎特、肖邦、柴克夫斯基、贺绿汀,可现在教师们却遇上了不用多媒体就上不了课了的窘境。再简短的乐曲都有CD;再简单的歌曲也有范唱。资料的齐全令人感觉安逸,操作的便捷令更多的人对这一职业无限向往。那么作为一个音乐专业的人来讲优势又在哪里呢?对多媒体的无限度依赖实质无异于自掘坟墓。

二、我对音乐作品欣赏教学中出现的误区所持有的看法

对学生而言,教师在欣赏音乐作品前适当的引导是责无旁贷的。在音乐欣赏中,教师向学生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社会历史、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以及作者创作情感,让学生在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之前就带着一种注意与期望也未尝不可。但是,我们教授的对象是十四、五岁的中学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在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特殊时期。一方面,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独立认识、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象思维以及抽象思维能力都在这一时期从幼稚趋于成熟。而另一方面,也会因为认知水平仍不高,而使他们日益丰富和强烈的情感活动表现出片面性和表面性,并容易受到外部信息与环境的影响。所以,我认为让他们了解作品背景、作者创作情绪虽然不失为一种有助于学生体验音乐、增加音乐经验的手段;却也影响了学生最原始、最直观的感受。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作品背景和作者创作情绪毕竟不是音乐的本身,何况有些音乐作品是不需要用文字或语言来描述的,因为其本身就具有传达信息的功能。例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很难有人会不为之震撼,何必一定要解释前四个音是“命运敲门”,多此一举的解释未必是作者的初衷。所以,像上述两例,一味地教师讲解而忽视学生自身感受体验的教法是本末倒置,主次不分的做法。这就犹如吃饭不吃主食,光吃甜食,是会导致营养不良的。

值得一提的是初二年级音乐教科书的书名“艺术(音乐)”。显然,括号里的“音乐”二字是有学问的。在这本教材中,每一课的欣赏都是从某一音乐作品开始的,其它艺术门类的欣赏分别是一个个相关链接,是用来开拓艺术视野的。所以还是应该以音乐为基础与核心,并且有的放矢的向外发散。简单的说,也就是学生对音乐作品以及相关艺术的欣赏不可脱离音乐的属性。

三、如何避免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误区

为了不使自己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我们要正确看待音乐欣赏教学中出现的误区,适时的进行自我修正和调整。我认为可从两方面为避免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误区做准备

1、扫除学生在进行音乐欣赏时的技术障碍。

这些障碍并不存在于艺术作品之外,而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它们可能是学生对一些音乐要素未能掌握导致的。对于学生来说,音乐要素中调式,调性,和声以及曲式结构相对而言难以掌握些,而音色,力度,速度,旋律等则相对容易被他们感知。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初二的学生情况也是一样的。虽然,他们已经接受了从小学到初一年级,近七年的音乐教育。但是,每当听赏完一个音乐作品后,他们能反馈的往往还是作品旋律好听或不好听,节奏快或慢,给人以喜、怒、哀、乐中的那一种情绪,稍好些的会告诉你,该作品的演奏使用了什么乐器。然而,他们通常不能解释为什么这样的旋律进行会好听,一些特殊的节奏型是怎样在作品中制造情绪的,为什么不同的配器会产生出不同的音响效果,还有怎样进行正确的联想与想象而不是漫无目的的遐想。例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学生会说小提琴拉的主旋律优美,但不知道小提琴与大提琴对奏的旋律进行是一层层的递进并均有下行的趋势,节奏抒情自由,犹如恋人间的对话。在祝英台投坟自尽这一段,学生会感到气氛紧张,但不知道是紧拉慢唱及多种切分的音乐表现手法,以及锣鼓齐鸣营造了这样的气氛并使感情深入。至于作品的调性,和声的进行、终止、色彩,作品的曲式结构根本无从谈起。当然,在音乐课上单独的进行音乐要素的教授,这种音乐教学方式是早就在中小学教学中被摒弃了的。我赞同在中小学,不能过分强调音乐技能、理论的训练,毕竟,他们不是专业学习音乐的孩子。中小学学生的音乐欣赏终究还是要首先建立在感官愉悦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仅仅会说音乐好听与否,这似乎也是不够的。教师到底应该怎样让学生获得音乐知识呢?我觉得,音乐其实也是一种语言。现在,假设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一门语言,既然,枯燥的音乐理论会令人感到乏味,那我们何不让他们对某一类型的音乐进行反复、大量的听赏和吟唱呢?就像孩子学说话那样,一开始的鹦鹉学舌是必要的,试问那对父母会让一个连话都听不懂的孩子先学习语法呢?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在一段时期里让学生欣赏一种类型的音乐。每节课上都安排一段固定的时间来欣赏并吟唱这一类型的音乐。比如,每一节课都安排五分钟来欣赏海顿的音乐,每周一节音乐课,经过两个月,累计四十分钟。相信到那时,一定会有大部分的孩子对“古典主义音乐”有了比较深刻的感官印象,他们可能在听了前一句乐句后就能想象出后一个乐句基本的走向了,或者一听到属到主的和声进行就能反映说:“音乐要结束了。”这时候再告诉他们句法结构,旋律进行,和声终止,甚至告诉他们那是“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对他们来说或许更有意义,也更能接受。然后,根据学生的情况或深入,或展开,或点到为止继而听赏并吟唱下一个类型的音乐。对于“审美来源于体验”这句话,我举双手赞成。

2、有意图地挖掘音乐姊妹艺术的联系。

尤其是初二的艺术(音乐)教材,其中的每一个单元几乎都包含诗歌,绘画,舞蹈以及电影板块。为什么要有其他艺术形式的欣赏呢?它们之间有联系吗?答案是肯定的。原始艺术中,音乐、舞蹈与诗歌就是“三位一体”的结合体,是一门艺术。中国的戏曲,就是文学、歌舞、说唱表演的结合,同时吸取了美术的因素,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电影艺术更是结合了摄影、文学、戏剧表演和美术、音乐等多种因素。我们发现,每一门艺术形式中,都或多或少的包涵有音乐这一部分。可见,在音乐教育,尤其是音乐审美教育中,挖掘各类艺术的联系是很有意义的。贝尼特.雷默教授提出了“综合审美教育”这一概念。他认为:“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的主要要素,音乐中有旋律、和声、节奏;绘画中有色彩、线条、质感;诗歌中有比喻、形象、韵律”“每种艺术可以借用其他艺术的要素,再与自己的领域同化……”(贝尼特.雷莫著《音乐教育的哲学》转载自郭声健著《艺术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然而,教师要做的,是怎样在作品欣赏中将音乐要素进行迁移,让它们与绘画、诗歌、舞蹈、影视相联系;或反过来,怎样从这些艺术形式中挖掘音乐元素,使欣赏始终都不脱离音乐。我觉得,如果教师在音乐要素迁移这一环节作得好,不但能够巩固学生已掌握得音乐知识,还会使一些较难的音乐要素也变得容易起来。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准确、更深刻、更细致的欣赏作品,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艺术表现环节。

3、对专业和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要有正确的认识。

音乐教师的魅力在于其优秀的艺术修养,这是任何一个非专业人士所不能替代的。在音乐作品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一些自己可以胜任的作品经过自己的演示呈现给学生,这种专业技术的应用在艺术教学中是可贵的。

当然、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教师们必须有选择的使用POWERPOINT课件制作软件midi音乐制作软件或PHOTOSHOP图像处理等软件,这些技术恐怕与音乐教师的专业技术一样重要,而他们又是一线音乐教师既爱又恨的技术。所以,音响资料需要合理使用,不可“拿进篮里就是菜”;相关软件更需要有效利用。

四、我设计的一些教学实例。

例A:欣赏德彪西的交响素描《大海》。

因为作品长,教师要在三个乐章中作出一个选择,为了能体现音乐与画面的联系,我选择了第一乐章《海上的早晨到中午》给学生欣赏,我觉得这一乐章的色彩感更强烈且更富有对比与变化。我用莫奈的《日出印象》作为POWERPOINT的背景画面。以《海上的早晨到中午》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想象,拿掉色彩后的《日出印象》。学生们发现没有的颜色,则画不成画了。学生首先在视觉上感受印象主义的风格,没有明朗的线条,更多的是光与色的展现。然后,我请学生闭上眼睛,在听赏的同时在脑中构思一幅画面。听毕,请学生进行描述。同时,我把一些具有色彩感的旋律打成谱,并请学生进行着色。最后一遍听赏,我和学生们一起在听赏的过程中将相应的染有颜色的旋律谱粘贴在白板上,这样一来,不但师生一起完成了一张画,乐章的总谱形象也跃然板上。

例B:欣赏比才的歌剧《卡门序曲》。

我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曲式结构。于是,我找了一组具有哥特式风格的建筑的照片和另一建筑照片(该建筑由三个体积大小不同但风格一致的楼组成)。用建筑的风格与音乐的风格作类比,以建筑的结构引出音乐的曲式结构。俗话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通过这样的类比教学,《卡门序曲》三段体的曲式变得无比简单,学生也乐于接受,并且学生还将这样的方式运用到了其他作品的分析上。

例C:欣赏冼星海《黄河船夫曲》(《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

考虑到这是一首歌曲,我让学生先朗读诗歌“乌云哪,遮满天!波涛哪,高如山!冷风哪,扑上脸!浪花哪,打进船!”并感受诗中的艺术魅力。回答有:诗句规整、对仗、押韵、由远及近的描写,透着无所畏惧的精神等等。然后,请学生在欣赏MV版本的《黄河船夫曲》时注意诗与音乐共有的节奏感、韵律感。提醒学生注意歌词中的口号,告诉学生这个作品的体裁是劳动号子。由诗歌的句式方整,三字一句,语气词、感叹词的应用引申出劳动号子特点:结构方整,节奏强烈,曲调高昂。又以这些特点总结了有关劳动号子的作用:调整步伐,振奋精神等等。紧接着,让学生欣赏俄国画家列宾的画《伏尔加纤夫》。从画中的色彩和构图中体验典型的俄罗斯小调的风格,并与《黄河船夫曲》作个比较,最后简单地介绍了两个作品的创作背景。

例D:欣赏贺绿汀的钢琴独奏作品《牧童短笛》。

这个作品难度不大,一般由钢琴基础的教师是可以胜任的,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要善于化繁为简。

作品共有三个乐段。首先,教师弹奏作品第一乐段,并在多媒体中展示乐谱,请学生感受作品旋律的特点,用线条连接起音符,使学生从听觉和视觉中,双管齐下了解作品的复调特征,进而请学生对音乐钩起的联想做描述。接着,教师弹奏作品的第二乐段,也在多媒体中展示乐谱,请学生比较欣赏这个乐段的情绪,织体特点,也请学生对音乐钩起的联想做描述。最后,播放CD完整欣赏作品,并要求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对听过的段落做出反应,这一举动使学生们了解了作品三段体的曲式结构。

可以把完整表现乐曲的任务交给CD,而把弹奏段落的任务交给自己,在展示的同时又降低了难度。

总之,一节好的音乐作品欣赏课,不仅需要教师对本专业的技能、理论驾轻就熟,对相关的姊妹艺术有一定的熟悉,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具有综合艺术修养。音乐教师是学生音乐审美的引导者,如何帮助学生感受到“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的乐趣,如何避免在音乐教学中走弯路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资料]:

1.《音乐教师进修指南》 黄凌编著(山东教育出版社)

2.《音乐教育教学经验》 张连启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3.《普通音乐教育学概论》 曹理编著(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4.《艺术教育论》 郭声健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5.《音乐教育学》 邹爱民、马东风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

6.《黄自遗作集》 上海音乐学院 《黄自遗作集》编辑小组(安徽文艺出版社)

7.《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 上海教育出版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