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
一、当前问题
(一)现状与分析
农村音乐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是制约我国普遍音乐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的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普及发展全民族的音乐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农村音乐教育不可忽视。
目前农村初中的教育与教学,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潮的影响,把几年义务制的公民素质教育“变”为单一升学教育一俗称“应试教育”,对于音乐教学极不重视,师资力量薄弱,难以保证音乐教学;特别是现行的音乐材料,有些内容偏难、偏高、偏深、脱离教师和学生的实际能力,不适合目前农村初中学生的音乐学习现状。
究其原因,其一,对国民音乐教育的目标“面向全社会,培养具有音乐审美素质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认识不清。其二,忽视音乐教育的美育特质,即“音乐教育一首先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没有将音乐教育作为美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三,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其四,由于现代美有些内容脱离实际、缺乏乡土特色、内容安排量过重、缺乏弹性等,造成师生对教材的不适应。
(二)实验立题
针对以上分析,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本课题研究的例重点是优化初是音乐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为达到提高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目的,在改革中,我们建立了新的教学模式:即从感性入手,自然地发展学生的音乐情感,在理解和表现的参与活动中,健康自觉地提高音乐学习能力。这个模式的核心是学生为教与学活动中的主体,主动、自觉、全身心投入音乐情感体验,全面提高音乐素质。
二、社会形势现状
(一)国外形势
前苏联的音乐心量学家苏霍姆林基和捷普洛夫对音乐教育主权是培养学生的接受、理解、感受、体验旋律的美的能力。后者认为,对音乐情绪体验能力,是一切音乐能力发展的核心与前提。
为了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国外许多音乐教育家对音乐的教学模式及教法,均作为系统的研究并付诸过实践,如瑞士达尔克洛兹创造的“体态律动学”,通过身体来体验音乐、感受音乐节奏,并用身体动作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其教学械是在音乐--听觉--身体--感情--头脑之间建立相互协作与反应。德国奥尔夫创造的“亢素性音乐教育”,主张从节奏感受与训练入手,将音乐与动作、舞蹈、语言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其教学过程是:探索--模仿--即兴--创造四个阶段。
(二)国内形势
近年来,随着国外先进教学法的引入和介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陆续开办了几期奥尔夫、达尔克洛兹教学法讲习班。之后,在一些城市的中小学里开始了教学实验。但结果是只学皮毛,不学实质。而对于我国音乐教学模式的探讨与研究非常少见。
三、解决的主要措施
(一)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我国农村初中多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或人民音像出版社的教材,针对农村中学的实际,我们认为有些内容偏难,不符合农村初中现有的音乐水平,所乏乡土特色。从总体上看,内容安排份量过重,缺乏弹性。教师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此,我们将教学内容优化的基本任务定为:从农村中学实际出发,适当增加音乐教学中思想教育、国情教育、家乡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比重;加强音乐教学的感受性、实践性,适当减轻教育内容的难度,补充现行教材中,缺乏的器乐教学,创造性音乐活动等内容,补充部分乡土教材,如民歌、戏曲等。
(二)优化教学过程
这个模式所展示的教学过程是由活动构成的。活动包括教师和学生,教与学两个方面。它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原则。活动是围绕着目的而展开的,为了实现音乐课的教学目的,必须根据音乐教育所具有的情感、音响、时间、表演这四个艺术特征去安排活动。在运用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的教学活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感体验和聆听音乐是引发学生感受音乐的先决条件,二者互为依存。教师可用有表情表演的唱(奏)把歌(乐)曲的艺术形象完整地介绍给学生;也可以放录音。让学生在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中感受不同歌(乐)曲的情绪、速度、力度等。
2、听音、视唱、律动既是感受能力的进一步深化,也是为参与活动做的知识、技能方面的准备。它必须结合每堂课的中心内容进行。
3、演唱、演奏是音乐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唱、奏技巧必须服从情绪。尽量采用轻声唱法,注意保护声带,指导学生顺利度过变声期。
4、实践、巩固是教学过程中相对独立的阶段,也是反复练习的教学过程。这个过程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提出新的要求。如歌唱课,对当堂学过的歌可加入不同节奏伴奏(拍手、跺脚)等,让学生尽可能带表情地默唱出来。
教学过程中的几个阶段既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又是相互独立的。在音乐教学中,由于每堂课的内容、形式不同,可有所侧重与选择。其教学成功的关键是:(1)教师充满情感与创造性的引导。(2)学生真情实感地体验和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
总之,当前农村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它既有来自社会方面的,也有来自学校的,同时,也与我们特定的教学对象有密切的关系。我们既不能将其任意夸大,但也绝不能听之任之。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也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广大的音乐教师也要大胆探索,锐意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探寻一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既不能急于求成,幻想一蹴而就地解决问题,也不能抱着等、靠、要的思想,消极应对。要以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时代感为动力,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的高度来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使我们农村的中学音乐教育为造就更多、更全面的适应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而发挥它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