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初中音乐课改

准确理解新课标,构建合理新课堂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8

摘自:《三峡大学学报》

音乐学科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科。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音乐教师对“教师”观念的更新和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以及过去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正逐渐被摒弃。许多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运用《音乐课程标准》中的理念,使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较大突破,学生的学习发生可喜的变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音乐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然而有部分音乐教师对《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认识不全面、把握不正确,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某些偏差,甚至走入了与课程标准相悖的误区。

一、合理进行学科整合,突出音乐学科的本体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我们清晰地看到,包括音乐在内的各门学科都把加大学科联系,实现多学科渗透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理念来落实。《音乐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提倡学科综合”的理念,包括音乐教学与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学科综合”丰富了音乐学科的人文蕴含,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感受和体验,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体的和谐发展。但我们要清楚地看到,音乐的综合性学习,是基于音乐学科本身的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有的教师对“综合”的内涵没有真正理解,以为“综合”是以学科知识技能的简单相加而成,甚至有的教师为体现综合,竞撇开音乐的学科特点,把音乐课上成了政治课、社会课或其他课程。虽貌似综合,其实只是形式上的伪综合,从而出现了“学科综合”不合理,忽视音乐本体的误区。

案例1:《春》,整堂课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为唱“春天”,由学生说有关春天的成语导入;第二环节画“春天”,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春天”的美景;第三环节演“春天”,学生用多种形式把“春天”表现出来,有朗诵,有舞蹈,其中还有一位同学拿着风筝,在教室里绕着圈跑……

评价与反思:音乐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关注音乐的本体,在学唱《春晓》时,应从分析音乐要素入手,来引导学生探讨音乐是如何表现《春晓》的诗意,感受音乐在表达诗的情感和营造诗的意境中的作用。歌曲《春晓》的旋律优美、恬静、略带伤感、速度缓慢;力度为中弱和弱;节奏平稳;调式为小调式。歌曲通过以上音乐要素,营造安静、美好的意境,表达出诗人的惜时之情。通过分析,学生对音乐与诗歌的珠联璧合有较深的感受和体验,学生在演唱《春晓》时,才能正确地把握歌曲的情感。其次,在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用演唱、演奏、绘画、即兴舞蹈、配乐诗朗诵等多种形式来感知、体验和表现音乐的意境。这样学生既学习了解了相关的音乐作品,又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体现以音乐为主线的学科综合。找准相关学科中的知识与音乐的内在联系,以音乐学习为主线,将它们进行有机综合,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科综合”。

二、合理运用情感体验,突出音乐双基的学习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基础教育中的任何课程只要是一门学科,必然有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因此对于音乐教育来说,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必需的。”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过多的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方法过于单一,冲淡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乐趣,不利于音乐审美教育的实现。而在大力维护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又走入另一个极端:重视情感教育而忽视“双基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的教育理念,过分强调情感教学,片面追求形式上的新颖,匆匆忙忙、走马观花,从而走入了忽视“双基教学”的又一个音乐教学的误区。

1.在歌曲演唱中忽视了对“声音的训练”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发声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通过此环节来训练学生对声音的控制和气息的运用,学生觉得单纯而枯燥,冲淡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随着课改的深入,枯燥的发声练习已被较多的教师所摒弃,从而造成学生的演唱能力下降,声音粗糙,缺乏气息的支持,影响了对歌曲情感的表达。

案例2:《桑塔.露琪亚》:执教者由介绍著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导入,然后欣赏和学唱歌曲《桑塔.露琪亚》。教师在指导学生学唱歌曲时,课前没有对学生进行声音训练,当学生在演唱歌曲时,声音不统一,缺乏控制,特别是其中的B段因为音区较高,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声音发虚、发弱,缺乏气息的支撑。老师不断地用“大胆地唱”、“声音饱满地唱”、“要激动地唱”来鼓动学生,可换来的是部分学生喊叫、喊唱,而多数同学无法开口的结果,更不用说用声音来表现作品情感了。

评价与反思: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声音训练,学生演唱能力的下降,缺乏对声音的控制和对气息的运用,当歌曲的情感表达需要借助声音(发声技巧)时,学生无法做到,逐渐失去对唱歌的信心,也得不到音乐的审美体验。音乐教学中对声音的训练是不能忽视的,但又不能进行过多的枯燥、单一的练习,使学生感到枯燥,要在具体的音乐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声音的训练。

2.在音乐教学中忽视“识谱”教学

“识谱”教学是表现音乐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中的组成部分。学生掌握一定的识谱能力,对于音乐教学是必需的。传统的音乐教学把“识谱”放在“中心”或“前提”的地位,过分强调识谱教学的重要性,把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识谱学习,影响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淡化“双基”教学,降低识谱的难度,然而有部分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索性忽视、省略了“识谱”学习,大大降低了学生音乐学习的能力。

案例3:《雪绒花》:执教教师在让学生欣赏了歌曲《雪绒花》后,就让学生跟琴学唱高声部和低声部的歌词,然后进行二部合唱,没有进行识谱教学,教师不断地范唱两个声部的歌词,学生对两个声部的音准没有把握,最后教师只好放弃了二声部的演唱,改为齐唱。

评价与反思:二部合唱,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但歌曲《雪绒花》的乐曲短小,其结构为二段体,旋律与和声多处一致,难度并不高。该课执教教师为了减小二声部的识谱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只关注歌词的演唱,忽视了识谱教学,使学生对两个声部的旋律走向与和声缺乏感性认识,最后只得放弃了二部合唱,改为齐唱,体验不到和声的美。《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在音乐听觉感知的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

《音乐课程标准》提醒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知识和训练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且运用科学合理的过程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在实施音乐课程改革下的“双基”是淡化而不是丢弃,要通过教学环节把双基教学渗透到音乐审美体验之中,渗透到听、唱、动等各项活动中,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觉自愿地掌握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并由此获得再发展再提高的条件,为进一步更好地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突出音乐教学的实效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并茂,声像俱佳,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形象地展示教学过程,拓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使教学程度立体化。它的合理使用,可以将悦耳的声音、优美的画面完美地融合成一体;使学生从音乐中欣赏到美、感受到美,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本无可厚非,但是从目前的各种公开课看,多媒体成了一面旗帜,不管什么内容,也不管存在的必要,也不管是否实效、科学、合理都要制作课件,否则会被认为跟不上形势,上不了档次。有些教师课件制作花哨,华而不实,学生的注意力大都被画面的内容所吸引,有些课件中的画面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在多媒体教学中忽视了音乐的内涵和教学的实效性,进入音乐教学的又一个误区。

案例4:《感受民歌》整堂课的教学由以下三块内容组成。第一环节为导入:多媒体播放执教者用电子琴演奏《咱们的领袖毛主席》《小河淌水》《茉莉花》这三首民歌的录像。第二环节为欣赏四首民歌:内蒙民歌《牧歌》、新疆民歌《送我一枝玫瑰花》、藏族民歌《北京的金山上》、江苏民歌《茉莉花》)。第三环节对中国民歌的丰富多彩进行小结。教师用CI课件播放“中国广西民歌节演出的录像片断”。

评价与反思:课堂教学从传统的人灌,变成现代的电灌。本课的CI课件制作虽然精美,但无关信息过多。学生在被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所吸引,大开眼界的同时,流动的画面也分散了学生对音乐的关注,尤其没有关注音乐的内涵。忽视了音乐课的音乐性和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以多媒体为辅,关注音乐的建构与特点,帮助学生通过对各地民歌的分析与探究,去发现地域差异与民歌之间的相关性,并从民歌旋律、节奏以及演唱方法上的不同,去感受民歌的丰富多彩。整体落实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民歌,感受音乐。

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在需要使用多媒体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实效时,就要充分利用,而不必整堂课使用,只有找准多媒体使用的最佳时机,最大限度发挥多媒体的巨大功能,使学生更为有效地参与到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过程中来,使多媒体辅助教学更好地为音乐教学服务,那种喧宾夺主虚化了音乐的多媒体教学,还是不用为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