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初中音乐课改

创设欣赏平台,提高参与契机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8

摘自:《论文大全》

[摘要]: 音乐欣赏音乐教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课题中教师意在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把握学生学习的心理,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体参与音乐实践,从而提高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 音乐欣赏、主体参与

音乐欣赏音乐教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就音乐欣赏教学的功能而言,除了情感功能、教育功能以外,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美感功能了,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更能够培养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但是,传统的欣赏教学已愈来愈不受师生的欢迎。因为它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的接受为途径。一般为先介绍作品基本情况、创作背景、作曲家情况,然后进行欣赏。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年龄特点及社会环境等因素。于是往往出现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如醉如痴,学生听得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的尴尬场面。

于是,笔者便探求一种新的欣赏途径:不从作品感受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而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去欣赏、感受、讨论、表现音乐。其中,激发欣赏兴趣是关键。要激发学生欣赏的欲望和兴趣,必须让学生来主动地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阶段,不同的欣赏内容,不同发教学方法,对音乐欣赏这一审美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构建学生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主体教育,注重培养学生主体参与的能力,是笔者近年来在教学过程中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重组内容,引发共鸣

音乐教学内容是音乐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选择具有欣赏价值,能够唤起美感的乐曲作为音乐欣赏教学的内容极其重要。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总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心声:蕴含美好的寓意,抒发温馨的心曲,衬托美丽的梦幻,展现炽热的情怀。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百听不厌,它像磁石般吸引着学生,激发了他们的欣赏欲望,提高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中去。同时,师生音乐审美媒介进行和谐的情感交流,共同融会其中。因此,笔者在选用欣赏教材时,特别注意三个方面: 1、欣赏内容深入浅出;2、经典性与文献性,展示人类文化的精萃,展示美的结晶;3、体现对学生创造思维及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

向学生讲解民族拉弦乐器时,笔者在欣赏内容上作了精心的挑选和安排,使所选的乐曲既能充分体现该乐器的音色特点和演奏技巧,又能使每首乐曲在情绪和音乐形象上有所对比。这样,整堂课的欣赏内容就丰富了。如在讲解民乐二胡时,笔者用实物进行介绍,并用多媒体播放二胡现场演奏录像,让学生观看聆听四个音乐片段:河南民歌《绣荷包》(优美)、二胡独奏曲《战马奔腾》(热烈)、《空山鸟语》(跳跃、活泼)、《二泉映月》(凄凉),由学生分别说出这四个音乐片段的不同情绪。学生亲眼目睹了二胡的外形和演奏形式,初步感受了二胡丰富的表现力。然后着重介绍并欣赏了由唐代著名歌曲改编的二胡独奏曲《阳关三叠》,这是一首抒发诗人王维对一位从军朋友的别离之情,含蓄地反映了古代人民在不合理的征戌徭役制度下的哀怨情绪。学生聆听了二胡那近似人声的优美柔和的诉说,再加上笔者画龙点睛地描绘,使学生深刻了解作品的背景和内涵,同时给他们创设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美的境界。笔者不失时机地抓住他们的表现欲望,以乐曲为背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进一步创作活动。经过讨论、编排,学生们选派代表表达了对作品的不同情感:有诗人与朋友依依不舍的分离场面;有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惨一幕;也有在音乐的衬托下有表情得朗诵同名诗 ……同学们生动地表演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也不知不觉地参与到他们的创作表演中去。此时,音乐、表演有机地成为一体,师生完全沉浸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中。“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看来果真如此。

二、把握心理,因势利导

音乐欣赏既然作为一种审美的心理活动,对于教师来说,准确把握学生这种心理活动的规律,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前提。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具体的审美鉴赏中,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即审美需要、审美兴趣、审美理想,由高到低,组成一个有序的多层次的审美心理定向。对于每个学生来说,他们都有一种了解、欣赏音乐的期待,但有的学生对陌生的器乐曲产生畏难情绪,认为它不象声乐作品那样有文字做借鉴,怕听不懂;也有的学生只一味想听一些通俗流行音乐,对经典音乐作品不感兴趣;无论处于怎样心理状态的学生,在他们的原始意识中,都有一种追求音乐美感的期待。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及时把握各种心理,并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不但满足他们的期待,而且要进一步激发增强这样的期待,使他们对音乐的审美需要上升为审美兴趣,从被动到主动,进一步产生一种投入、参与的欲望。

如《感受进行曲》这一课,向学生介绍进行曲的特点时,笔者不搞开门见 “山”,以免给学生造成枯燥乏味之感,而是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激发学生兴趣,由学生自己来归纳进行曲的特点。在导入部分,通过欣赏“摇篮曲”、“圆舞曲”、“进行曲”三种不同音乐体裁的音乐片段,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进行曲的特点,再通过用身体作打击乐给进行曲伴奏、唱进行曲、用列队行进的方式表现进行曲,使学生对进行曲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最后教师启发学生:“通过以上的学习,你能用语言描述一下进行曲这种音乐体裁有些什么特点吗?”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作全班交流,归纳出进行曲的特点是:能合着“一二一”走步,具有行进感,这是进行曲最基本的特点,通常情况下,这种音乐节奏感较强,乐句整齐有规律,一般为2/4拍子、4/4拍子。从多种形式的体验到对进行曲体裁特点的讨论和概括实现了由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归纳,使学生对此有了较为准确、清晰的认识,也使学生对音乐欣赏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融入一些符合学生欣赏心理特点的国内外的音乐时事:包括节日音乐会、音乐纪念日、国内外音乐文化交流、影视音乐、音乐人物等。教师对此要有足够的了解,并时时关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有关内容,提前布置学生收看,以此将教材与生活联系起来。如中央民族乐团出访维也纳,并参加维也纳 “新年音乐会”演出获得空前成功的事与教材中的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相结合;《黄河大合唱》诞生六十周年纪念音乐会与教材中《黄河大合唱》的欣赏相结合;影视音乐、MTV音乐同教材内容相联系,既生动活泼,又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理解音乐与社会功能、社会生活的关系。同时也陶冶了学生高尚的情操,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及世界观的形成。

三、营造氛围,放飞想象

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中学生正处在富于想象的年龄,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都受主体情绪的影响。在极其轻松自如的环境下,人的自主探索和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最富创造性和开拓性。也就是说,只有当课堂充满生动活泼的的气氛时,学生的精神才会饱满,情绪才会高涨,兴趣才会浓厚,思维才会活跃,接受能力才会增强,学习效率才会提高。那么,教师如何创设令学生自由想象和参与的环境呢?

首先,教师应该使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成为学生的 “合作伙伴”。如在《感受进行曲》一课中,其中有一环节,笔者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队,进行列队行进的创编与展示,教师则走到学生中间去,参与其中编排有困难的一个小队,与学生共同交流,完成创作。在这里,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队进行列队行进的创编、展示,旨在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音乐表演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让每个学生享受表现音乐和创编音乐所带来的成功感和愉悦感。教师参与其中编排有困难的小队,既突破了教学难点,也强化了教师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师生共同尝试、体验,融洽了师生关系。

其次,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如座位模式是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有着深刻影响。科学的设计,能使学生一走进教室就能感受都强烈的音乐气氛,诱发其学习音乐的热情与愿望,使学生沉浸在音乐艺术的享受和创造之中。音乐课最好摒弃传统的 “秧田式”座位排列,代之以半圆型、方型、台阶型座位模式等等。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内容,设计不同的座位。如《感受进行曲》一课,其中有一环节是队列行进的创编展示,活动性很强,需要有一个比较大的活动空间,采用半圆型的座位模式就比较好。

再有要活用音乐语言。音乐教学语言可有音乐语言、有声语言、无声语言。音乐语言应贯穿于整堂课,使学生一直沉醉在音乐的欢乐气氛中。教学中不能用语言和动作进行表达时,就采用有声语言。教师准确、生动、富有情感的语言,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 “传情”,使学生“动心”,激励学生求知、探索、语言力求得体简洁。同时我们要充分利用无声语言,通过手势、眼神表情、身段来表情达意,促进师生教与学的交流。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文化素质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不同,所以教师应让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教师只有为学生营造一个 “敢想、想说、想做”的氛围,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创设更自由的参与空间。

四、整合学科,多元感受

课标中讲到: “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而艺术思维是以审美感知为起点,经联想、想象形成审美意象,从中获得审美愉悦或以外化动作展现内心体验的心理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根据这一心理特征,在欣赏课中将不同类别的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运用,使他们相辅相成,从而达到由事物表象进而把握事物本质的目的。

笔者在音乐欣赏课上,有时采用 “画音乐”的方法。如:听《卡门》中雄壮、有力的音乐,教师引导学生:你能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画面吗?我们把音乐和美术这两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你们的绘画才能,把你听音乐时想象到的画面用手中的画笔把它描绘下来。学生边听边画,画出一个壮观的斗牛场面:其中有英武的斗牛士,也有高声喝彩的群众,画面呈现出一派热烈欢腾的情景……

有时采用 “即兴舞蹈”的方法。如:听《青春舞曲》的音乐,让学生即兴来一段新疆舞。音画结合、音舞结合进一步促进了同学们的音乐欣赏兴趣,也生动地反映出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深度。

有时,在音乐欣赏中,笔者把要欣赏的音乐与同学们学过的语文课文相联系。如欣赏门德尔松的《春之歌》时,把语文课中朱自清的《春》结合起来欣赏,通过多元感受,给学生以更多的艺术想象和生活联想,同时更容易地掌握了相关的音乐知识。

通过以上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欣赏的实践,笔者发现学生对欣赏音乐的兴趣更浓厚了。现在一到了欣赏的时间,学生都会全身心地参与其中:听时安静,动时热烈,想时全面,答时自如。更重要的是,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欣赏知识,对于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创造力、想象力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所谓 “教无定法”问题在于随机创造。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必须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用全新的音乐教育观点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只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巧妙设计、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度,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打开创造性思维的闸门,去讨论、去争辩、去实践、去创造。那样,音乐欣赏课再也不会是死板的“一言堂”,而是一个百鸟争鸣生机盎然的春天!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学论》李秉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3、《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中国音乐教育》人民出版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