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初中音乐课改

主动 .创新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8

摘自:《洪啸音乐教育工作室》

江泽民同志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创新教学的提出,音乐教育教学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

所谓音乐创新课,就是推陈出新,不断克服过去音乐教育千篇一律、一成不变、徘徊不前的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创新不仅指全新,而且注重一点一滴的创新。

下面的内容是笔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在前人的教学成果中总结出来的音乐创新课的类型与实例,愿与同行们共勉。

一、观念转变、创设环境。

要想创新成功,必须在思想观念上革新。只有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上实行深刻的变革,才能改变那种把音乐教育仅仅当作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的狭隘眼界,真正把音乐教学作为自主学习、交流和探索音乐艺术的过程,作为体验美感、丰富情感的过程。有了新的教育思想改变,才可能有新的教育思路、手段。而我校通过以主体 ----合作----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全方位、立体型、开放性的主动参与型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有了一个从“趣学”到“爱学”进而至“乐学”的全新的心理过程。

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音乐课的环境优劣虽不是关键之处,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当然,教育环境的好坏不完全取决于我们音乐教师,如音乐教学设备的先进与达标,教师几乎无能为力。但就现有的条件,我们音乐教师完全可以积极创设。如我在上歌曲《绿叶》时,突发奇想,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一片荫荫绿草之地,听着老师演奏,眼望着清新的大自然,兴趣盎然。还有的老师在上课时,自制电脑课件,融视、听、唱、想、练于一体,为教学营造了一个特殊的环境。

教具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好的教具能事半功倍,如虎添翼。常用的乐器教具有钢琴电子琴。为了使教学更加新颖独特,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又根据教育内容和自身的优势,用笛子二胡、小提琴、长笛等乐器来辅助教学如教师在上二胡曲赏析课时,可亲手拉一段《良霄》来引入欣赏,在欣赏《二泉映月》的过程中,教师可演奏音乐主题,来引起学生的直接感知。用这种方法,使我们的课堂气氛焕然一新。更值得称道的是,在节奏练习中,我们老师一改过去用嘴念、用手打的方法,利用日常生活的材料,自己亲自制作乐器,或让学生动手自制乐器。如:用酒瓶制作的“编瓶”、用大小不等的碗制作的“缸碗”、用塑料吸管制作的“排萧”、用易拉罐制作的“沙锤”等。学生对此乐不可支、争先恐后、大显身手。不仅促进了教学,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教学,对于优化音乐教学过程、提高音乐教学质量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音乐课中大有用武之地。如我校两位音乐教师的欣赏课《在音乐声中了解中国民歌》、《红色娘子军舞剧欣赏》采用电脑课件,充分利用其色彩鲜艳、图形生动、形象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声音、文字、图象相结合而富于变化的学习情境,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

二、启发想象、唤起创新。

想象力是人在过去知觉基础上构建新形象的创造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的源泉。”

笔者在教学民乐合奏欣赏《春江花月夜》时,先不告诉学生曲目,让学生随着恬静的音乐进入平静凝思,然后在丰富的内心体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结果有的想象为平静的江水、朦胧的月夜、幽静的田园、仙女的舞姿,也有的想象为秀丽的山川、深切的怀念等等。在学生叙述后,教师再告诉学生听的曲目,并适当地介绍一些作品的内容,等到第二遍听赏音乐时,要求学生根据曲目和提示,对优美流畅的旋律更深的感受和体验。听后开展更深、更细的想象,使学生的想象更趋完美。同时,学生在尝试了小小的创意之后,表现出来的是无比快乐的心情。

三、主体参与、激励创新。

现代课堂教学论认为: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是创新教育的真缔所在。在音乐课堂教育中,教师必须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使其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尊重学生意愿,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创新中去。

例如:在演唱歌曲《军民大生产》的过程中,教师先提问:“用什么表现方式能使歌曲听起来更热闹?”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提出,可以用顿音的效果唱;也有的学生提出,可以一半学生唱歌,一半学生当“啦啦队”。学生很来劲,个个跃跃欲试,教师顺势将学生分成两组,一齐来感受这种表现形式的实际效果,歌曲听起来层次感丰富了,也热闹了许多。接着教师又激励学生畅想:“大生产的场面可激烈了,大家争先恐后搞生产,同学们能不能试着改变它的演唱形式来表现这种激动热闹的劳动场面?”有的学生说可以用轮唱的方法,还有的认为可以分角色表演,(在“嗨荷”处用强有力的男声演唱,以造成一种对比)更有甚者认为边唱边做劳动动作。教师请全体学生分别尝试了以上三种方法,果然军民大生产更激烈更热闹了。都是适时肯定了学生的创意,从而使学生对自己的创新活动充满信心和热情。这时,教师提议:“中国民间习俗常用锣鼓等打击乐器来表现热闹场面,这首歌曲可以加入怎样的锣鼓节奏型来演奏?”学生极有兴致尝试,教师允许学生自由讨论编创,有疑难处请教师帮助。在自由、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无拘无束,灵感激发,编出来许多节奏,如:“ХХХХ”“ΟХХΟХХ”“ХХХХХΟ”……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情绪,选择最佳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最后教师综合所有具有创意的表现形式,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喜好,或唱歌、或担任“啦啦队”、或歌表演、或打击乐器,人人参与。尽情尽兴地表现歌曲。这时,教师无须解说,学生在游戏般的音乐活动中感受到了军民大生产激烈欢腾的场景,也在愉快自由的集体活动中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将歌曲中蕴含的音乐形象创演得极为丰满。这样,学生在初步接触到音乐和谐、丰富的同时,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三、抓住时机、诱导创新。

在歌曲教学中,有好多内容适宜于学生开展模拟性实践,进行发散性创编,教师必须善于抓住这种时机。但创新的时机并不是处处都存在的,往往会稍纵即逝的。如果教师不能做一个有心人,不能充分挖掘教材因素,或不注意音乐与其它学科之间内在的联系,就不能抓住这种机会,学生也就会失去一次创新的实践。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因势利导,诱导学生的创新。

如在进行编创《运动员入场》的节奏这一练习时,结合以往所学的有关音乐知识和体育实践活动,适合学生创新。教师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有目的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先运用直观、感性的多媒体手段,给学生展现运动员入场时的动感画面。然后弹奏著名的《运动员进行曲》,并让学生打上节奏。接着,教师让学生思考:“行进节奏我们一般用几拍来表示?”最后,让学生编创一个 4小节的节奏乐句,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几个同学相互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目前音乐课的师生问好,什么形式都有:吹奏的、齐唱的、直接起立问好的。但一种模式,问候三年,也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且效果会越来越差。针对此点,笔者认为教师完全可以根据上课的内容而采取其他方式,紧紧抓住时机,使新课伊始就激发学生要上课的欲望,从而诱导学生创新。比如,笔者在教学《友谊地久天长》这一首歌时,从第一个学生走进音乐教室起,我跟着伴奏音乐,对他而歌。他边走向自己的位置,边微笑听我演唱。后面的同学也加紧脚步,都如此表情,每个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静静地、认真地听我演唱。演唱完毕,教室里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我们快要毕业了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友谊地久天长》”。如此开头,你可以想到这一节课已成功了一半。

而课堂小结也是大有讲究的。不要总是这节课我们学了 ------。你可以问学生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自己来总结。没有必要小结时就不小结,或者也可以在课中根据要求掌握的内容,把它先小结好,有意无意地在高潮或悬念中结束,让学生回味无穷,等着“下回分解”。

四、设置情境、引发创新。

音乐作为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气氛,才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音乐,把自己的理解、感受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创新情境的手段多种多样,如讲故事、看绘画和音像资料、即兴表演、运用电脑多媒体等,只要灵活运用,定能营造美好的创新教育情境,激发学生创新。

每学期的第一堂课,我们必定安排学生唱《国歌》,为此我精心剪辑了一组影视镜头:电影《风云儿女》中的热血青年;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的画面;新中国的庄严成立;《新闻联播》前播放《国歌》的壮美画面;奥运冠军面对国旗、听着国歌并流下幸福的热泪 ------这跌宕起伏、刚柔相济的艺术效果,使学生进入了一个动情的意境。

例如,在学习《春雨沙沙》这首歌时,教师先请学生闭目听一段描绘雨声的录音,淅淅沥沥的雨声一下子就把学生融入大自然。此时,教师问道:“同学们,你愿意告诉我你雨中的心情,并让我知道你雨中的故事吗?”此时学生众说纷纭。接着,教师运用多谋体电脑显示一幅幅极富诗意又带生活气息的连续画面:“池塘里的小雨点”、“戴斗笠的男孩”、“冒雨植树的人们” ------伴随着歌曲的旋律,小雨的“唰唰声”,教师又问:“如果这是一首歌曲,你能给它起个什么歌名?”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各不相同,所以他们的回答也是各具特色:“《雨中即景》”、“《小雨?小苗》”、“《童年的雨天》”、“《春雨沙沙》”------学生的思绪在雨中延伸、想象在雨中扩展、创造在雨中体现。就在这一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旋律节奏的特点,联系自己的经历,为歌曲编配歌词,可以独立创作,也可以多人合作。在填词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很兴奋、很投入,创编的歌词富有个性色彩,真实而贴近生活,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创造力。最后师生共同参与比较、评价、并试唱体验。在教师设置的富有情感的意境中学生用心去唱自己编的歌,再次感受到创新的愉悦。

经过两年来的音乐课堂实践,我校初二、初三两个实验班的学生一改过去被动地听课为主动学习,使音乐课堂开放化,使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愿望都得到实现和满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有 98%的学生都很乐于上音乐课。并在音乐素质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