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初中音乐课改

音乐课程学段目标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8
1. 划分学段的依据是什么?
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划分学段的做法。例如,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将学段划分为“幼儿园~4年级”、“5~8年级”、“9~12年级”三个学段;苏联普通学校将学段划分为“l~4年级”、“5~8年级”两个学段(不包括高中学段);新西兰的《音乐课程标准》将基础教育按八个级别逐级划分学段(不包括高中学段)……综观这些国家的情况,基本上是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需要作为主要因素划分学段的。当然,在划分学段的诸因素中,各个国家考虑的侧重点和各个侧重点所给的权重有所不同。
我国的《音乐课程标准》,同样是依据了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需要、教学管理等因素来划分学段的。具体地说,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划分为“l~2年级”、“3~6年级”、“7~9年级”三个学段。
1~2年级的儿童,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带有幼儿的特征。其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从行为上看,他们往往表现出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点。从情感上看,他们易兴奋、易激动、不够稳定,对具体的人和集体能够产生感情;对音乐、美术、诗歌等艺术,能够表现出愉快的心情并产生美感。从意志上看,他们显露出一定的坚持性和自持力,但在总体上说,其意志品质还是比较薄弱的。从音乐教学的角度看,在本学段里,激发和培养儿童的音乐兴趣,开发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培养儿童的歌唱、表现、创造能力都十分重要。
3~6年级的儿童,仍然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但抽象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强。从情感上看,他们经常处于比较平静、持久和愉快的状态。这期间,他们不仅对具体的个人能够产生感情,而且也会对集体、对社会产生感情。从意志上看,他们的意志品质有所提高,对人、对事的评价能力也在逐步增长。从音乐教学的角度看,由于他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感受体验与探索创造的能力增强,其音乐学习领域有必要拓宽,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音乐常识也需要增加内容。在教学方式上,需要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7~9年级的学生已经步入青春期,生理机能逐步健全。特别是性发育非常迅速,正处于变声的关键时期。由于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参与意识和交往愿望的增强,而心理上又处于一种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状态,在行为上往往是独立性与依赖性同在、自觉性与盲目性并存。从思维方式上看,他们正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而形象思维依然起着重要作用。从情感上看,他们的爱憎已经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充满了憧憬和激情。但是,由于他们半幼稚的心理状态,在情绪上也常有极端的现象存在。从意志品质上看,他们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与前两个学段的学生相比,其自觉性明显增强。从音乐教学的角度看,学生的音乐兴趣取向表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其音乐经验和音乐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丰富和提高。因此,他们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并提高自己感受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也需要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学段中,还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嗓音保护问题。
之所以如此划分学段,除了上述因素之外,教学管理的需要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因为这样划分学段,便于音乐教师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便于优选教学方法,把握教学质量;便于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同时,也便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教学管理、支持教学工作、促进教学改革、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以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 各学段的共性目标有哪些?
概括地说,各学段的共性目标包括以下内容:
(1) 激发、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应该将兴趣发展成音乐志趣。
(2) 激发、培养学生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如节奏感、旋律感、和声感、音色感等。
(4)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及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从音乐鉴赏能力方面说,应该着重于树立学生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念,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掌握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是非标准及必要的音乐审美知识。从培养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方面说,应该着重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注意力、意志力以及参加音乐会应有的礼貌及习惯。
(5)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如歌唱能力、演奏能力、综合性表演能力等。
(6)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其中,既包括了音乐表演中的创造性能力及音乐活动中的即兴表演能力,也包括了音乐创作的初步能力(如创作歌词、创作歌曲、创作器乐曲、为歌曲乐曲编配伴奏等)。
(7)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如热爱祖国、热爱集体、遵纪守法、尊老爱幼、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等。
(8)培养学生的友爱精神、群体意识及合作能力。
(9)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及音乐基本技能。如歌唱知识与歌唱技能、演奏知识与演奏技能、音乐创作知识与音乐创作技能、音乐鉴赏知识与音乐鉴赏技能等。

3. 各学段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必须明确:九年义务教育各学段目标的体系是相通的、一贯的,是由初级向高级方向发展的。也就是说,前段目标是后段目标的发展基础;后段目标是前段目标的拓展与延伸,它们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但是,各学段目标在具体的内容上依然存在着不同之处。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各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
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方面1~2年级仅提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要求;而在3~6年级不仅提出了“保持”音乐兴趣的要求,还提出了“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的要求;
在7~9年级则进一步提出“增进”音乐兴趣的要求及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的要求。由“激发”“培养”发展至“保持”,继而发展至“增进”,这种程度上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方面,1~2年级的要求是“开发音乐的感知力”; 3~6年级的要求是“培养音乐感受能力”; 7~9年级的要求是“提高音乐感受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方面,1~2年级的要求是“体验音乐的美感”;3~6年级的要求是“培养音乐鉴赏能力”;7~9年级的要求是“提高音乐评价鉴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方面,1~2年级的要求是“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加其他音乐表现活动”; 3~6年级的要求是“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7~9年级的要求是“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方面,l~2年级的要求是“乐于参与即兴创造活动”;3~6年级的要求是“培养艺术想像和创造力”;7~9年级的要求是“丰富和提高艺术想像和创造力”。
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方面,1~2年级和3~6年级的要求都是“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表面上看,它们好像完全一样,而实质上仍然有着程度上的明显区别);7~9年级的要求是“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

4. 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一种倾向性意识。产生这种倾向性意识的主要原因有两种。其一是情感的原因。如人们喜爱音乐就对音乐感兴趣,喜爱绘画就对美术感兴趣,喜欢发明创造就会对科学研究感兴趣……其二是需要的缘故。这种需要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如人们对高质量音响器材的兴趣,多产生于物质的需要(当然不排除精神需要的成分在内),而人们对音乐、美术、文学、戏剧、舞蹈等艺术活动的兴趣,多产生于精神生活的需要。
兴趣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一般说来,由事物或活动本身而引起的倾向性意识为直接兴趣。如学生喜欢唱歌、演奏乐器、聆听音乐、创作歌曲……都属于直接兴趣之类。对事物或活动本身没兴趣,但对它们所产生的结果感到需要,转而对事物或活动本身产生倾向性意识为间接兴趣。如学生对学习音乐知识感到枯燥乏味,但觉得学习音乐知识对自己提高音乐能力有益,进而愿意学习音乐知识,甚至产生学习音乐知识的浓厚兴趣,这种因需要而产生的倾向性意识属于间接兴趣之类。
不能持久而昙花一现的兴趣为短暂兴趣;能够持之以恒并成为个人心理特征的兴趣为稳定兴趣。短暂兴趣不可能使人们获得系统深入的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技巧,也不可能培养出较高水平的音乐能力。但是,短暂兴趣有可能转化为稳定兴趣,成为稳定兴趣的桥梁。说到底,稳定兴趣才是人们成才的动力和条件。所以,古人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一般要经过三个发展阶段,即:有趣阶段、乐趣阶段、志趣阶段。有趣阶段的音乐兴趣是一种低水平的、不专一的、不稳定的兴趣,而且多表现为直接兴趣。乐趣阶段的兴趣比较专一而稳定。由此而来的是,人们对感兴趣的音乐事物或音乐活动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能从中找到乐趣。志趣阶段的兴趣是一种高水平的、较为专一的、稳定的兴趣。这个阶段的音乐兴趣已经不再是表面性的了,而是要探求音乐事物的本质并期望掌握其规律、搞出一定的成就。因此,志趣阶段的音乐兴趣将引导学生步入成才之路,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公民。
兴趣有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功能。如果针对学习音乐来说,那么,兴趣就是他们打开音乐圣殿的金钥匙,也是他们遨游音乐世界的矫健翅膀。因此,诱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实乃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
兴趣的产生与发展是和人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因此,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首要方法就是为少年儿童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这种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及社会环境几个方面。在学校,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布置理想的教室及校园环境,如在音乐教室、在教学楼的楼道墙壁上适当地悬挂音乐家的画像,张贴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音乐格言,还可以出版一些音乐墙报或音乐板报等。
・利用学校的广播站,播放、评论音乐家的优秀音乐作品,介绍音乐家的生平、故事,发表学生对社会音乐生活的种种议论或评价等。
・组织各种音乐社团,如合唱团、民族管弦乐团、管乐团、管弦乐团、钢琴组、作曲小组等,给学生提供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机会。
・组织各种音乐演出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及表演欲望,发现并培养音乐骨干学生。
・好的家庭环境及社会环境对激发、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也十分重要。因为,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对形成学生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及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影响很大。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的作用不亚于校园音乐文化环境的影响。所以,致力于形成一个统一的、互为补充的学校、家庭、社会音乐环境就尤为必要。
学生能否产生并发展音乐兴趣,往往受音乐教师的影响颇深。假如教师对音乐爱之如痴,对音乐教育事业执著追求,那么,他的学生也会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相反,教师对音乐若即若离,对音乐教育事业冷漠处之,他的学生就很难对音乐产生兴趣。因此,音乐教师除了认真钻研教材、细致备课、兢兢业业地上课之外,还必须在教态、教学语言、教学方法、穿着仪表等问题上细心处理。一句话,用自己的言教与身教,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
激发、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教师的影响固然重要,而启发诱导的工作同样不可忽视。在这方面,务必注意下述问题:
第一,要精选音乐教材,使教材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这是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先决物质条件。
第二,学生都有适应集体意志的愿望,有与集体合作的愿望,有优于别人的愿望,也有得到集体赞许的愿望。这些心理活动,都是激发、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有利因素。巧妙地利用这些积极因素,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提出明确的要求,引导学生去努力实现这些目标,使他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体验到创造音乐的乐趣。这是激发、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三,既然学生有得到集体赞许的愿望,那么,采用表扬、鼓励的手段,用以激发、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就很有必要了。但是,采用这种方法时要因人而异,要考虑不同的对象。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梅纽因说:“假如学生愿意学,那么你就用不到使用‘学得好’有奖的办法。教师应当用正常的关系进行教学,也就是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学生对学习的渴望,和音乐本身给师生带来的巨大享受。”也就是说,对那些热爱音乐、对音乐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来说,师生共同创造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就是最好的表扬与奖励,那些口头的赞许对他们的鼓励价值不大。可是,对那些音乐兴趣一般或音乐兴趣不浓的学生来说,使用表扬鼓励的手段是有积极作用的。因为,他们会因此而得到乐趣和信心,也会因此而产生进一步学好音乐的愿望。所以,对这类学生要恰当地使用表扬鼓励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表扬鼓励一定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言不由衷或言过其实的表扬鼓励会适得其反。有时,还会严重地影响师生之间的正常关系。
第四,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尤其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志趣,务必要引导他们认识到:音乐犹如日光、空气、水一样,乃是人类精神生活之必需。德国伟大诗人歌德说:“不爱音乐,不配做人。虽然爱音乐,也只配称半个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做人。”可见,一个个性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把音乐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可有可无,更不是把音乐作为糊口谋生的手段。作为中国的青少年,更应该懂得:为实现祖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工作,必须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而广大人民群众的音乐文化水平,尤其是青少年一代的音乐文化水平,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每个青少年都有自觉提高自己音乐文化水平的责任。
为使学生认识音乐乃人类精神生活之必需的道理,可采取下述方法进行教学:
・讨论名人格言。如:“音乐用理想的纽带把人类结合在一起。”(瓦格纳语)“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贝多芬语)“音乐能使人们沟通思想、联系感情、改进德行;它能把人们带到更高更美的境界!”(伍德语)“音乐是团结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手段。”(列宁语)“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孔子语)
・讲故事。如:红军在长征路上,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歌,通过兄弟民族聚居区。这首歌曲不仅鼓舞了红军战士,也团结了兄弟民族,教育了人民群众。
・围绕共性的思想认识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师生一同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提高认识水平。如:针对少数学生“学音乐没有用,升学考试又不考音乐”的想法,引导学生讨论音乐的社会功能、陶冶情操的功能、学习音乐的目的等。
・针对个别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可采用个别谈心的方法解决问题。

5. 如何培养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首先要建立在学生对音乐、对音乐活动有兴趣的基础上。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已经在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这一问题中阐述了很多,在此无须赘谈。
其次,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音乐活动中,所组织的音乐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这种目标是学生认为有参与价值的,是对自己提高音乐修养有益的。例如,老师想组织学生讨论“有关通俗音乐”的问题,其活动目标是初步明确评价通俗音乐的是非标准。对这一讨论,学生肯定是感兴趣的。他们之所以感兴趣,是因为这项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有益于他们解决社会音乐生活中所面临的许多实际问题,也有益于提高他们自身的音乐修养。因此,学生会认为这种讨论是有价值的,进而会表现出很强的参与积极性。
再次,在组织学习活动时,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尽量给学生以最大的活动空间。例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时,老师不仅引导学生认真聆听音乐,还组织学生收集有关《黄河大合唱》的文字资料,组织学生出版音乐墙报,讨论《黄河大合唱》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讨论冼星海对中国音乐事业所作出的伟大贡献等。这种活动方式,突破了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代之以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的新型教学模式,而这种模式更适合学生的需求。
最后,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学习活动中,不能老师“一言堂”,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还要允许学生保留继续探讨研究的权利。

6.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什么是音乐感知能力呢?音乐感知能力是音乐感觉能力和音乐知觉能力的简称。音乐感觉能力是指人们借助于听觉器官辨别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细微差别的能力。音乐知觉能力是指人们对音乐的复杂形式(如节奏、旋律、和声、织体、力度、速度等)的细微变化的辨别能力以及对音乐作整体感受的能力。应该说,这种能力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能力。离开了这些基础能力,学习音乐很可能就是一句空话。
那么,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呢?
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教学观点。
其一,主张用专业训练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技能训练。例如,听辨单音、音阶、音程、和弦、简单节奏型、复杂节奏型等。无疑,这种训练方法对专业音乐学校的学生来说,肯定是实用有效的。因为,他们有专业工作的需要,也有足够的教学时间做保证。但对广大的普通中小学学生来说,这种方法未必是有益的。
其二,主张将这种能力训练融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之中。例如,在唱歌或演奏活动中,听辨自己或同学们的演唱、演奏效果,从中寻找掌握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和声等)以及表现音乐情感方面的优缺点,进而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这种训练方法,对普通中小学生来说,肯定是实用有效的。特别是在强调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方法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因为我们强调的是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其中包括提高音乐文化素质),而不是强调提高公民的音乐专业素质。
至于教学方法问题。只要教学观点正确,无论使用什么教学方法都会是有效的。在这方面,应当允许教师发挥自己的创造积极性。

7.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应该抓住以下环节进行工作。
要选择优秀的教材(包括课本、音响、音像、录音带、录像带、光盘、辅助材料等),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物质条件。
在教学中应该以欣赏音乐为主,以讨论讲解为辅。以欣赏音乐为主,目的是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便发挥他们的想像力,进而对音乐作品作出自己的理解与评价。可能有人会说:不讲解又怎样会使学生理解音乐呢?在此,我们要说:“请相信学生的能力。”有一位音乐心理学家说得好:“在沉默中听伟大的音乐作品而不加以评论也有巨大的价值……因为伟大的音乐作品总会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因此,我们强调要以欣赏音乐为主。但是,这样说不等于排斥讨论和讲解。因为在教学中,讨论和讲解终归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它们在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摆正聆听与讨论讲解的关系,即:这种关系应该是“以欣赏音乐为主、以讨论和讲解为辅。”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需要认真地培养他们的联想和想像能力。例如,学生在聆听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时,他们会联想到自然界各种鸟的鸣叫声,进而通过这种联想,想像到我国北方农村办喜事的热闹情景,体验到那种热烈的节日气氛和愉快欢欣的欢腾情绪。又如,学生在欣赏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时,可能产生多种多样的自由想像--有关个人命运的、有关阶级命运的、有关社会发展的等等。应该说,这种联想和想像的能力是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基础。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需要引导学生收集、掌握必要的相关材料。在这方面,特别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查阅工具书、学会甄别有用的相关材料,以促进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并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例如,在引导学生聆听《1812年序曲》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查阅1812年俄法战争的历史背景,了解拿破仑与库图佐夫的战略部署及战争的发展情况;还可以了解柴科夫斯基谱写乐曲的背景情况以及乐曲的基本内容、音乐主题等。这种做法,不仅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使得老师的教学工作得到了很大的解放--减少了讲解的压力,增强了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的机会。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要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以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通觉作用。例如,在引导学生欣赏京剧音乐的时候,有必要让学生看到录像、听到唱腔、见到脸谱和戏装、知道舞台美术、用上锣鼓、学点儿念白和走台步、甚至学一两个唱段……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感受与体验,对于理解、评价京剧艺术也就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很明显,这对提高学生鉴赏京剧艺术的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渗透判断音乐艺术之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是非标准,其中包括音乐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等内容。当然,这种渗透应该伴随着欣赏音乐来进行,而不是枯燥地讲解哲学道理、美学道理、社会学道理等。例如,在引导学生演唱贝多芬的《欢乐颂》时,就应该引导学生认识歌曲的内容在当时具有怎样的进步作用,在今天它还具有哪些现实意义,歌曲在音乐表现上有哪些美的特征,艺术家们的演唱和我们自己的演唱有哪些不同,判断雅俗的标准是什么……这种渗透,久而久之,必将影响学生的音乐审美观,也必将影响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8.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表现音乐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因此,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离开了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就是一句空话。引导学生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除了要选择有艺术价值的表演曲目之外,还要注意活动形式的趣味性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广泛性。也就是说,选择的曲目要给学生提供艺术表现的良好机会,既不能偏难,也不能偏易,要在学生力所能及的基础上略有提高。在活动形式上不能过于单一,要有变化,要常变常新。在活动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学生人人有事做,即或是对那些音乐表演能力很弱的学生,也要给他们机会。例如,在器乐合奏中,安排那些能力较弱的学生打大鼓、敲三角铁等。切忌把他们甩在一边,不闻不问。
在音乐表演活动中,老师要把表现音乐情感和刻画音乐形象放在重要位置上来加以处理。也就是说,老师要在处理歌曲、乐曲的力度、速度、音色、和声、织体、情绪上下功夫;在刻画歌曲、乐曲的音乐形象上下功夫(例如,演唱《游击队歌》时,用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的方法处理,以表现游击队员由远到近、再由近到远的音乐意境;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以表现游击队员灵活机动、神出鬼没的英雄形象)。
在音乐表演活动中,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演进行适当的评价。并在评价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出新的努力目标,对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是十分有益的。这种评价,应该是有针对性的,更应该是有新的提高目标的。例如,在演唱《七子之歌》的时候,初学阶段,学生可以围绕演唱得是否准确来进行评价;学会以后,又可以围绕演唱的情感是否理想进行评价;唱好之后,还可以围绕演唱的艺术质量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既是对前面成绩的肯定,同时也是对下一步的演唱水准提出了新的努力目标。可以肯定,这种评价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来说是很有效果的。
为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表演技能也是很必要的。例如,歌唱技能(歌唱的姿势、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吐字、情感处理等),演奏技能(持琴方法、弓法、指法、句法、情感表现等),表演技能(身段、手势、台步、表情等),都是音乐表演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能力。固然,我们不能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也不能忽略技能技巧在教学中的必要性。对此,务必要有清醒的认识。

9.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创造能力是蕴涵在音乐鉴赏能力、音乐表演能力之中的。因为,无论是音乐鉴赏活动也好,音乐表演活动也好,它们都需要音乐想像力作保证。既然需要音乐想像力作保证,那么,其中也就包含着音乐创造的成分。所以,在上述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就不能忽视音乐创造的启发性工作,要尽量发挥学生的创造积极性,使他们具有上乘的表现。
更重要的是,音乐创造能力明显地表现在专业性的音乐创作活动之中。例如,创作歌词、创作歌曲、创作乐曲、为歌(乐)曲编配伴奏等。面对这种性质的创造性活动,老师们常常想到它专业性强,因而必须用专业的方法去进行教学。在这里我们必须明确一个观点:在普通中小学,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绝不是要培养音乐家,而是要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公民。即或是在学习专业性的音乐创作方法,也不是要他们写出什么具有专业水平的音乐作品,而根本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既然我们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那么,在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也就不能用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例如,系统地学习作曲法、和声学、复调音乐等,因为中小学的很多条件都不具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倡:要把音乐创作教学融在经常性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之中,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顺带地学习音乐创作方法。
关于具体的教学方法问题,留待后面的分段目标中加以解释。

10. 如何培养学生的群体精神及合作能力?
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有许多学习内容是合作性很强的。其中,合唱、合奏、音乐剧等内容表现得十分突出。在这些活动中,有时候要求某些学生承担主角、主旋律声部的任务,有时又要求这些学生承担配角、副旋律、甚至是伴奏的任务。这种角色的变化,意味着他们必须要与他人紧密合作。他们在什么时候应该突出,什么时候应该配合,什么时候应该出现,什么时候应该沉默……所有学生都要有一种角色感,都应该把握适当的分寸。因此,在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精神方面,音乐课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它是那样地自然、和谐、有效。
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我们提倡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精神,尤其提倡在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在艺术作品的排练演出中陶冶这种情操。例如,在排练合唱作品时,使学生明确自己声部所处的地位、应负的责任、声部进入与退出的时间、力度的把握、音色的调节……这一切,只有各自都把握好自己的分寸,才有可能创造出美好的合唱效果。当然,在这些活动中,老师的启发引导工作是不可忽略的。老师必须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
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常常有许多辅助性的工作要做。特别是在各种演出活动中,这种机会是十分多的。例如,准备服装、道具;为演出人员化装;为演出人员做后勤保障等。这些工作,一方面需要学生主动去做,另一方面也需要老师有意识地进行安排。因此,给学生安排任务、明确责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精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