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高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规模也在迅速提高,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对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也是教育内容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部分,其对学生表演能力的塑造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要想提升声乐教学中的学生表演能力,就必须在声乐教学中融入表演能力的相关教学。本文将对普通高校声乐教学中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究,关注其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且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为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提供建议。
关键词:普通高校;声乐教学;学生表演能力;培养;
近几年来,国家和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和重视高校教育,各大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为社会输出了大量的专业型人才。但是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显著提高,对表演人员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因此,高校对学生声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大数据背景下,院校要在声乐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以便更好地提高舞台表演者的声乐舞台表演专业素养和能力。我国的高等院校从1999年开始就获得了高速的发展,截止到2021年9月底,全国高等学校总计3012所,其中,普通高等院校共计2756所,成人高等院校共计256所。(本名单未包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高等学校)。从中可以看出,高校教育必须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声乐舞台表演能力。
一、声乐教学中学生表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关系到学生的职业发展
用声乐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不仅仅能丰富学生的声乐知识,还能让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得到增强,让学生更容易得到自信,学会肯定自己,主动发展自己。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过程,既强调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又慢慢增强了学生的行为素养。声乐学生的专业素养中最重要的就是声音技能和舞台表现力,这是学生将来就业必需具备的技术和能力,对声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只有声音技能,而不具备舞台表演能力,也是不能走的长远的。所以,声乐专业的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声乐技能和舞台表演能力是其能否顺利就业的前提,这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获得表演技能,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就能够将学习、生活或者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有效率的进行加工、提炼和利用,从而将所学内容慢慢提升和转化为自己的表演技能。学校教育和学生自学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学校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培养,能够让学生少走弯路。
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对加强学生的行为素养有着重大帮助。行为素养要求学生们拥有团队合作精神、敬业精神以及责任心。团队合作精神指在声乐表演中要有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高校声乐专业学生在未来的职业活动和生活中,必须要拥有较好的行为素养,这样他们才能够在舞台上走的更远。
(二)声乐教学中学生表演能力培养能够提升教学效率
新时代思政教育与大学音乐鉴赏课程有机融合,最大的优点就是提升教学的效率。音乐教育来源于传统文化,其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对学生具有很好的教育价值,并且学生们对于音乐鉴赏教育课程的热情一直都是十分高涨的,尤其是面对枯燥无味的思政课堂的时候,融入音乐教育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在思政课中融入音乐鉴赏课堂教学,支持、辅助高校教学并促进学生在课前、课内及课后进行自主学习,能够进一步深化和扩充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为思政教育课程的个性化教学探索出新途径。因而,我们不能忽视音乐课程等对思政课教学的影响,要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如今,互联网时代到来,随着数字化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和网络的兴起,传统的教师教学方法面临着巨大的冲击。让单一化慢慢走向多元化,大学各个院校思政课堂教学的方式才会逐渐变得全面起来,形成良好的态势。
中国的声乐表演文化源远流长,其能够传承到现在,一直被人们接受,根本原因在于其独特的舞台呈现方式,其中主要因素包括了演员的声音、形体、情感以及表演爆发能力,这几个方面对于一个艺术表演来讲是缺一不可的。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观众一直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演员则是通过自己的独特唱腔和舞台表演能力来向观众传达声乐曲调所要表现出来的信息和价值。细细看来,如果演员的表演技能不够,舞台表现力就不会很强,就很难继续让听众继续支持他们。声乐教学课堂的眼光要放的长远一点,教师要考虑到学生们日后的舞台表演问题,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舞台表现能力,并且根据当下人们各个方面的需求,来改进学生们的舞台表演能力,合理的进行安排设计,紧跟着人们当前的需求来做出改变与调整,做到与时俱进的同时,又不改变声乐的原本特色。
二、普通高校声乐教学中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的现状
(一)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舞台表现力的相关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完善
拥有一个好的规章制度,能够让声乐与表演能力培养的融合教学创新型工作机制很好的执行下去。所以,良好的规章制度是声乐教学中提高学生表演能力的核心所在。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好教学的规章制度,可以对教师等相关人员进行很好的约束,规范他们的行为,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们不断学习,在教学中做到融汇贯通,不断培养学生们的表演能力,这样也可以提高整体教师人才的质量,促进教学的发展。各个地区对大学的声乐和表演能力的融合教学规章制度的重视程度不同,一些声乐规章制度不完善的院校,人员安排比较紧张,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也不是很强,进行教学的设备也不是很完善,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教师在声乐教学中无法对学生表演能力进行很好地培养,慢慢地就造成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如果普通高校建立了全面、完善的规章制度,那么学校的专业老师直至领导人员对声乐和表演能力融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就可以得到广泛的提升。因此,让学校的声乐和表演能力培养融合创新机制工作得以顺利及时的开展,得到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人才,教学效率才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样整体的工作效益也会得到不断地提升,学生们的表现能力才会显著提高。
(二)声乐教学中对学生表演能力培养的意识需要提升
需要政府加强宣传和落实对学校的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院校在对待新时代声乐与表演能力课程有机融合的创新机制时的意识需要提升。教师在培养学生们的表演能力时的意识也是不够的,没有好的教学意识,就很难去切实的付之行动,也就不能将其称之为专业的教师人才。综上看来,我们对新时代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舞台表演能力的意识是十分短缺的,应在之后的日子里加强其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