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壮族天琴是广西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鉴于当下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认识尚浅,笔者在自身表演实践、文献整理及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广西中小学音乐课堂推广天琴这一特色乐器的实践情况为例,对民族地区特色乐器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笔者选取了三所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小学为研究对象,对教师、学生进行问卷采访、数据分析,进而概括出民族地区特色乐器推广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阻碍因素是多方面的。并据此进行结论分析,提供一定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壮族天琴;音乐课堂;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一、调查概述
天琴是一种弹拨乐器,具有古老的民族特色,主要流传在广西崇左市的龙州、凭祥以及与越南交界的地区。天琴与当地民间祭祀、巫道等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并以其独有的特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存在被削弱的风险,而壮族天琴则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人才流失、传承的教育面狭窄及对外的发展空间局限等问题。学生是极具活力的源泉所在,如何使壮族特色乐器及独特的天琴文化渗透到这一年轻主体的音乐课堂,正是文章调查的目的所在。
本文是以广西崇左市的特色民族乐器——壮族天琴为例,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三个不同地区的小学中天琴的音乐教育情况为调查对象。南宁市滨湖路小学位于首府,不论是经济、教育资源都比其他学校更占有利的地位;崇左市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作为广西边境地区高校附属单位,它的师资、经济又比县级单位的学校更占优势;而龙州县龙州镇新华中心小学是“土生土长”在乡村的学校,吸取天琴的营养更为充沛,对天琴原始文化信仰理解更为透彻,故选择上述三个风格各异的学校作为调查对象介绍天琴文化进校园的现状。
(一)南宁市滨湖路小学概况
南宁市滨湖路小学(以下简称滨湖路小学)坐落在美丽的南湖之滨。占地面积36亩,总投资约4000万,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落成于2004年8月,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新建成的一所高起点、高标准、高配置的现代化学校。2007年3月,滨湖路小学将天琴引进音乐课堂,并组建“梦之莺”天琴艺术团,该团多次在南宁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演出,学员逐年增加,最小的学员9岁。此后,“梦之莺”天琴艺术团前往澳洲演出并取得圆满成功。滨湖路小学在积极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进校园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模范作用。
(二)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以下简称附小)是崇左市江州区的一所公办小学。学校于2011年8月落成并于9月1日正式开学。学校占地面积30余亩,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500万元。学校按照高起点进行规划、高标准进行配置,以标准化办学为目标,并开设天琴兴趣班,曾多次排练天琴节目参加演出,在传承天琴方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龙州镇新华中心小学
龙州镇新华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新华小学)位于崇左市龙州县龙州镇,学校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该校原名暨南书院,1966年更名为新华小学,2004年被定为龙州镇新华中心小学。新校址位于龙州县城东新区同顾大道5号,占地面积48亩。新校区按照广西义务教育标准化进行建设,设施完备,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自2007年天琴艺术合唱团组建以来,先后在龙州县参加国际天琴艺术节、随中央心连心艺术团到龙州演出,多次在重大演出活动中频频亮相,接待过日本旅游团观摩,接待过广西电视台龙州行的节目摄制组,接待过泰国国家电视台的节目摄制组。天琴艺术合唱团的组建促进了新华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也打造出了新华小学的办学特色,为促进龙州县天琴文化艺术储备了人才。
二、调查分析
为了对天琴在各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笔者在调查问卷中分别从对天琴的了解、天琴的授课形式、天琴的弹唱曲目、学生对天琴走进音乐课堂的看法、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情况、是否有规范的天琴教材等方面对学生和老师进行了调查。
(一)教师问卷
笔者通过调查问卷了解附小、新华小学及滨湖路小学的音乐教师对天琴弹唱技能的掌握情况,主要从教师的学历、天琴学习年限、弹唱技能以及掌握的天琴曲目和天琴教学情况等方面为主,并以相关的调查数据为出发点对三所小学音乐课堂教授天琴的教师做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和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