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大学音乐论文

合唱教学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

作者:皖西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王昕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9-02-16

  摘要: 目前,音乐教育发展快速,很多人把音乐作为兴趣爱好,合唱教育也为大众接受和认可。合唱教育对学生的成长会产生积极影响,如提高社交技巧,提高读写能力,审美情趣等。但是,合唱合唱教育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歌曲内容的老旧,政府的扶持力度等。这需要政府、学校等多方共同努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合唱教育事业更好发展,为我们的学生创造更好的未来。

  关键词: 合唱教学; 高素质人才; 多部门联动

  合唱是世界上最美妙、最珍贵的声音之一。《旧金山古典之声》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如今,在美国大约4260 万人( 其中有22. 9% 是6 到12 岁的儿童) 在27 万支合唱队中唱歌。这个数量远远超过参加其他任何表演形式的人,同时数据表明,合唱在美国是一种受欢迎的音乐形式,因为其不仅能提供美妙的音乐表演供人欣赏,还能提高表演者( 尤其是在校学生) 的生活质量。在中国,合唱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学校的重视,很多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都开展合唱训练课。

  1 合唱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1. 1 合唱帮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社交技巧

  研究表明,参加合唱队的学生更容易拥有更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更强的社交能力。例如,吉尔格2000 年在记忆与认知发表的研究表明,在参加合唱队的学生中, 86% 的学生有很多朋友,而不参加合唱队的学生仅63%有很多朋友[1]。对于父母来说,合唱音乐不仅能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精髓,还能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一些学生在进入合唱团之前,并不懂得社交规则,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发生冲突。加入合唱团后,学生们学会了与人和睦相处,合唱团就像个大家庭,合唱团的团员彼此如兄弟姐妹,指挥和老师就如父母,因而,在合唱团中,每个人都要与他人相处,学会配合。合唱训练时要让学生明确合唱中的各个声部是相辅相承的,它们是一个整体,如同泥和水一样融合到一起,而不是各个声部在比赛。在这种长期合作的基础上学生们达到心灵与感觉的默契,不知不觉地和整个队伍团结一致,成员的团结合作和集体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此外,研究表明,参加合唱团的学生们在团体活动中有更好的表现,他们更擅长情感表达和情绪管理。因此,参加合唱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团队建设能力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1. 2 合唱帮助学生提高读写能力

  研究表明,阅读最喜爱书中的词和听音乐中旋律优美的乐句之间有着强烈的关联。而且,合唱的旋律和词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他们更流畅和有效地进行阅读。参加合唱团的学生比从未参加过合唱团的孩子有更强的读写能力。调查显示,在参加合唱队学生的家长中,90%的家长表示自己孩子的读写能力优秀,而不参加合唱队的学生的家长中,仅72% 的家长表示自己孩子读写能力优秀。土耳其心理学家欧尼和德尔干诺格鲁研究测试了参加合唱团与不参加合唱团学生的节奏与旋律的感知能力以及近似词语的识读能力,结果表明参加合唱团的学生能力明显较高[2]。特别是儿童时期的音乐训练可以作为一种感官刺激,以某种方式促进儿童大脑的言语记忆能力。在合唱中,学生需要遵从老师的指挥,记住老师的要求,这也是一种有利于言语记忆能力的训练。而且,接受音乐训练的时间越长,言语记忆能力就越强。

  1. 3 合唱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爱因斯坦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者进步,而且是知识化的源泉”。所以在合唱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力求把旋律与音乐形象相结合。如内蒙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它的旋律轻柔、飘逸,和声纯净优雅,用诗的语言勾勒了一幅草原美景—绿草如海、鲜花烂漫、碧水清波、晚霞夕照、毡包有如白莲花、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犹如珍珠撒,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

  爱国歌曲《保卫黄河》,歌曲中那轮唱的此起彼伏的歌声,与音乐形象的结合,表现抗日浪潮此起彼伏,波涛汹涌,像黄河滚滚洪流把侵略者淹没在人民的汪洋中,富有艺术效果,新鲜有趣。学生边听边感受和想象,他们从中领略到了轮唱的奇妙,体会了音乐的神奇。在合唱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作品的曲调、和声、节奏、力度、速度等,让听者感受音乐艺术的美,从而锻炼自己各方面的审美能力。

 1 2 3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