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 因其演奏形态优美典雅、庄重大气, 音色声韵意蕴绵长、如泣如诉, 已成为当今最受人们喜爱的中国民族弹拨乐器之一, 又因其起始年代久远而被冠以“古筝”一名。
据部分史料记载, 早在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代, 筝就已流行于秦、齐、赵等国, 而其中以秦国最为盛行, 故有“真秦之声”“秦筝”之名。
“今观其器, 上崇似天, 下平似地, 中空准六和, 弦柱似十二月, 设之则四象在, 鼓之则五音发, 斯乃仁智之器”, 西晋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傅玄在《筝赋》一文里以“仁智之器”高度评价“筝”, 认为其集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后来的历史长河中, 因战争、经商、民族融合等因素, 筝被传遍全国乃至东南亚邻国。此后, 古筝艺术在其流传的地域, 融合当地方言、戏曲等因素, 逐渐繁荣而呈百花齐放之态。
地域地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在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传播与发展过程中, 古筝音乐艺术于中华大地上受到不同地域之地理环境、方言之音腔语调、各民族之特色音乐语汇等因素的影响而积淀丰富, 尤其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逐渐发展成熟, 终形成今日“茫茫九派流中国”的异彩纷呈之貌, 其流派性就明确体现了它的地域民族性。
地域性是影响古筝音乐风格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从专业角度划分, 今天的古筝音乐按地域可具体分为属于汉族的——中国北部山东、河南、陕西流派, 南部浙江、潮州、客家、福建流派, 加上属于少数民族的蒙古族雅托噶、朝鲜族伽倻琴, 共计九大流派。
南北不同地域之上的地貌形态, 会呈现出不同的地理气候、生产方式、文化传统及方言语调等, 从而影响着人们的风俗习惯、性格气质、审美情趣, 也直接造成了筝乐形态的差异。
究其深层原因:北方气候寒冷, 地形辽阔苍茫, 有着沙漠、戈壁、高原等厚重的地貌形态, 风沙大、雨水少, 出产微薄、人烟稀少。因此, 北方人民往往性格刚毅坚韧, 外在气质硬朗质朴, 内心却不免无奈、孤独与悲凉, 如在干旱少雨、广漠荒凉的西北地区, 人与环境的对抗多于和谐, 反映在艺术作品中, 就常愿渲染这种高亢悲壮、偏“苦”的心理情感。而南方气候温和, 地貌多盆地、湖区等, 雨水多、风沙少, 物产丰盛、人口稠密, 百姓的心态较为温和从容, 语调也细腻委婉, 腔韵悠长, 筝乐风格上自然显得典雅细腻, 一音三折。
地域差异造成的基因性影响
三秦之陕西筝派。“秦筝何慷慨”——陕西筝派属北派风格, 其音乐风格从整体上体现出的激昂高亢、悲凉真切之情自古早有描述。“抽弦促柱听秦筝, 无限秦人悲怨声”“秦筝吐绝调, 玉柱扬清曲”等诗句, 都曾传神描绘过秦筝那悲、怨、苦的本质特点, 这不能不说是地理自然环境、民俗文化、语言音韵等集体地域气质浇灌而成的必然结果。
“秦筝声最苦”——筝自古就是秦人秦地奏秦声的乐器, 所以“声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种典型地域“性格”。陕西地处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带, 这里农业的发展从远古至今一直面对干旱、风霜的威胁, 严酷磨砺着当地人民的坚韧与耐性, 而生存环境的考验造就了强烈的主体性格及不屈的奋斗精神, 反映在艺术文化生活中, 就形成了一种独有的精神气质, 透露出的是黄土高原人与大自然残酷、悲壮一面的对抗与统一。
此外, 陕西的传统文化中还包含了浓重的戎族色彩。古秦人因远离中原、久居西陲的特殊地理因素而长期和西方戎人杂处, 并深受戎族文化习俗的深刻影响, 长时期受此熏陶, 秦的文化风俗较之中原也势必会更加粗犷奔放、豪爽彪悍。
经过千年风雨的历史更迭, 这些性格特点已变成遗传因子, 在秦人后裔的身上烙下深深印记。这种民风表现在艺术上则或慷慨激昂, 或厚重率直。如果说陕西的高原地貌、秦人的豪爽性格造就了陕西筝乐高亢激越的曲风, 那么地方历史上较多的社会变迁、人事沉浮更使人们多了历尽沧桑、忧患悲愁的心理积淀, 使其音调中还透出一种凄清委婉、哀伤忧怨的情绪。正是这种倾诉性的、对内心世界深刻抒发式的人性化体现, 不仅将筝的本色展现得更为淋漓尽致, 同时也成就了陕西筝派无与伦比的风格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