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大学音乐论文

浅谈情感表达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作者:杨莹 田鹤霄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7

  一、情感即作品内涵


  所谓内涵,主要是指作品的内在含义即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内涵,是艺术家表演的基础。比如拿到一首好的作品,先不要急于唱或者弹,而应该将作者意图反复揣摩几遍,理解阐曲表达的内容。把握歌词所蕴含的情感基调,是悲是喜,是痛苦还是欢乐,细细体味情感发展变化的脉络及深刻的内涵。以便从中了解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景,特定环境和思想感情表演艺术是表演者把自己对意境和音乐的理解,用优美的表现手段传达出来。要准确深刻的表现好作品的内涵,首先必须认真研究作品的音乐和意境。李耀伦先生所译的《外国音乐参考资料》曾载有世界着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先生的一段话: “总谱上的标志是忧伤,但是几分忧伤?哪种忧伤呢?内在的,暗淡的,或者仅仅是愁眉不展的?作曲家没有说明,我只有自己去作判断。”有造诣的艺术家总是以认真的研读作品,仔细琢磨,反复推敲作者的原始情感为出发点,从而达到对作品的准确传达和提高再现。要知道对作品内涵有无深刻的理解,结果是大不一样的,因为只有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到真情的表达。


  二、在二度创作中情感的表达的重要性


  表演者在表演艺术作品的过程中,除了对作者意图的了解,带着这种意境进行二度创作,在二度创作过程中,表演艺术家首先具备表演的基本工具。


  首先从音乐的作为一种表演工具给人们带来的情感体验中人手,我们常所说的钢琴演奏,声乐表演,以及舞蹈等都只是音乐的表现工具,音乐是作者在自己的思维模式中所捕捉的灵感的呈现,表演者是使这种呈现由文字或者符号转变为音乐的具体形式,首先最直接的是观众的耳朵所接受的感染,情感是人对音乐美的体验和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发挥自己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正如《乐记》中所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这里所指的“人心之感于物”就是音乐家对生活的情感体验。在审美体验时,人们往往将自己置身于客体对象之中,物我交融,将自己的感情移入对象,从对象中关照自我,并且想象是在情感的推动之下进行的,在对对象的联想与想象中掺和着主体的激情。欣赏者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移情于对象,又在联想和想象中将感情体验更加深化,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得到最大的审美愉悦。这是观众最直接的感染后反应的全过程。也就是情感在音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任何的表演艺术其实都是音乐表演的手法之一,作为表演艺术家来说,我们必须具备其中的表演手法基本功,使我们携带表演的工具,其次才是我们把对情感的理解用我们独有的表演手法表现出来,这个过程是引领和感染观众的过程,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感染自己,用什么来感染,情感,就是音乐的主要灵魂,也是作者传达的灵魂。交在表演艺术家的手中,艺术家只有具备这种情感的理解才能更完美地展现音乐。


  音乐所表达的是不能用语言来详尽的,音乐的情感、诗意,音乐审美者要通过想象在音响所提供的旋律中创造出另一个想象的艺术境界。比如贝多芬的《田园》欣赏溪边景色时,常常想到司空图的名句: “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荫路曲,流莺比邻”。再比如着名的法国钢琴家科尔托对肖邦的24首前奏曲的每一首加了标题性的解释。特别是第6首“怀念不幸的祖国”、第7首“记忆中,洋溢着芳香的欢乐的回忆”、第8首“雪在降,风在吼,暴风雨在狂啸,可我心中有更恐怖的暴风雨”、第15首“然而,死亡像暗影一般在那里”、第19首“恋人啊,假如我是翅膀,一定飞到你的身旁”、第20首“送葬”等,都非常确切的揭示了肖邦音乐的情感、形象和意境,这些都是科尔托对肖邦音乐的想象。综上所述,丰富的情感和无尽的想象在音乐审美和表演艺术体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表演一首作品,首先必须对作品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作者在歌中为我们演唱所提示的表现意图,正确的把握作品的基本思想,比如,演唱《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这首歌曲时,也有类似情况,如果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境界,去追求直白的词语,就会把一首健康的抒情歌曲唱成情调直白而无意义的歌曲,极大的歪曲了主人公的形象。可见了,“情”――感情不准,“调”――曲调也随之被歪曲了,而曲调主题就自然不可能得到准确地表达,可见准确地情感表达有多么的重要。表演者就是有真情实感后演唱者以艺术表现的总启示,它们可以指引表演时感情上加以的强调,一句一句地,甚至在一个经过音上深下功夫,反复练唱,认真寻味,利用表现手法生动地表现出作者的真正意图并感染观众。


  三、总结


  情感表达在所有的音乐表现手法中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音乐没有了情感,就好像人类没有了灵魂。与此同时,要求音乐表演者的高素质,高水准,更准确,更深入,更生动地为观众呈现更动听,更感人的音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