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大学音乐论文

浅谈音乐的魅力

作者:赵忠焕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7

  有一种声音能穿越万里,那就是音乐蕴藏的魅力;有一种悄无声息的震撼,那就是音乐赋予的魅力;有一种无端的共鸣,那就是音乐给予的魅力。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一段话:“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确实如此,千百年来,音乐以其深刻的蕴含及妙不可言的旋律,汇成了一条永远流淌不息,闪闪发光的音乐长河,使众人为倾倒和沉醉。音乐是所有感知动物的共同语言。用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情态和需求,也是各种动物最含蓄最容易的方式。平时听着她,会被每一首艺术作品以及其内涵所左右。那么,音乐的魅力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音乐可以促进人们智力发展


  音乐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音乐来锻炼人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的发展,五官四肢灵敏协调反应迅速、再造想象及创造性思维的增强,在熟练迁移、触类旁通的作用下,使音乐以外的其它学科的感知和研究,也有着促进功能。对音乐欣赏来说,也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智力作用,而且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下自然而然的获得。因为听音乐时,大脑不会是空白的,必有种种多变的活动形象会泛映在脑海里。有时还会随着音乐,使人宛临其境,随音乐的音响,在内心有种喜怒哀乐的感情细流泛上心来。这种艺术的感情语言是非常微妙,它不可能只用文字及语言所能形容的。它可以从一星半点的标题启示下,进行丰富的生活联想,并循着标题启示,有着更扩大、更延伸的再造想象因素来“自圆其说”。这种从一点而至多点,从一线而至多线的想象,也即是音乐欣赏时的创造性思维了,并且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在一起的,是多路思维、立体思维、美感思维相交叉在一起的,也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当聆听一曲、十曲、百曲……之后,人们的想象力的锻炼增强了,思维方式活跃了,思维反应灵敏了。


  二、音乐教育能培养个人行为、陶冶情操


  个人的行为教育,绝大多数是体现在对个体的思想教育上。我们知道,任何思想教育,没有情感做基础,只靠空洞说教或生硬灌输,都难以达到预期目的。音乐能促使人身心健康成长,它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正如列宁所说:“音乐是对人们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音乐是借助有组织的音乐音响运动来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亦可视为以情感为基础的一种思想和行为教育形式,在思想和行为教育方面较易于达到理想的 教育目的。因为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调和音色等,本身就是一种能量,它往往与人的生理节奏和旋律产生共鸣和协调,从而使人感到愉悦畅快、和谐统一的美感。这种美的愉悦就是健康人的心理标志,即有稳定的音响运动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可以让人在思想、情绪上体验到愉快的情境。音乐可以对人进行“晓之于理,动之于情,感之于心,导之于行”的教育,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净化我们的心灵,我们也可以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来指导我们积极参与到音乐的创作和表演中来,可以进行排练、演出和比赛,然后在其中培养我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磨练我们的意志,促使我们产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以及互相合作、尊重宽容的作风,我们还可以通过接受音乐教育及一系列激趣引导,调治我们的缺点和弱点,进而克服嫉妒、冲动、任性、自卑等不健康的心理倾向,开启乐观向上、勇于挑战的进取心,培养独立人格和良好个性。


  三、音乐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


  人对音乐的需求最主要体现在审美需求方面。在人的审美活动中,美感是客观存在的美所引起的一种独特心灵反应,需历经思维、情感、知觉、想象等方面。这样美的东西才会引起人的情绪、情感、等心理活动。音乐美感的产生,首先是由于音乐内部的节奏与听者心理的节奏产生了共鸣。假如音乐的节奏符合人体的节奏,你便感到和谐、愉快。假如音乐的节奏过于频繁、激烈,或者是不规则的复杂节奏,你便可能会感到紧张,感到某种窘迫或分裂。节奏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也是心理和生理的统一。它是内心生活(思想和情趣)的传达媒介,艺术家把他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表现在音调和节奏里,听众就从这音调节奏中体验或感染到思想和情趣,从而引起共鸣与美感,同时,也在欣赏中得到愉快。比如我们听勋伯格的《进化之夜》,那弦乐队时而舒缓、时而激烈的音响,会把我们引入一个“画境”。我们不但可以感觉到月夜花园的美,还能感觉到一对不幸的恋人那两颗激烈碰撞而终于进化、升华的心。这样我们无疑就感觉到了美,有了具体的审美体验,那么在一定的情境下或者在个人水平达到一定境界后,我们就可以创造音乐、创造美。


  音乐会扰乱内心的平静,影响人的情绪,音乐是有生命力的,它是人生阅历的再现。它或轻快、或活泼、或深沉、或清亮、或忧郁、或神秘……凡此种种,都向人们诉说着它的故事,它的经历。音乐是美的,真正理解音乐的人,为它痴迷,为它欢笑,为它流泪,这就是音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