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2】劳动号子《澧水船夫号子》
视频欣赏《澧水船夫号子》(高腔部分),在课件的空白处出示问题:
旋律有什么特点?(高亢激越,多反复。)
速度、节奏进行了怎样的变化?(速度渐快,节奏越来越紧凑。)
采用了哪种演唱形式?(一领众合,众人以衬词帮腔合唱。)
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画面?(船工们齐心协力与急流险滩作斗争的场景。)
这一串层层递进的追问,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到了对音乐的欣赏中,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聆听并展开积极的思考。学生从视频看到、听到《澧水船夫号子》高腔部分,声音高亢激越,采用了一拍对一拍的短领、短和的演唱形式,随着速度的加快,节奏也越来越紧凑,歌唱声到最后近似呐喊。该曲描绘出了船夫们在山高滩险、湍急流短的情况下,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壮观景象。短小的视频与指向性明确的追问,将《澧水船夫号子》所处的自然环境及其“高腔”和号子的基本演唱方式等知识都囊括其中,为学生在随后的欣赏学习中深度感受和理解船夫号子的文化内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丰富音乐活动体验——帮助学生把握民歌之美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对音乐实践的突出强调,应贯穿全部音乐教学活动。”[3]“活动和体验”是深度学习的核心特征,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就必须有“活动”的机会,通过切身体验去发现知识、学习知识并掌握知识。在民歌的鉴赏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在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直接的审美体验,增进对民歌的了解,提升艺术表现力。
(一)教师带领下的学生主动活动
深度学习提倡把书本内容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成为推动学生自我发展的助力。学生的学习不能是其独自面对静态的文字符号,而应该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主动探究和实践,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理解、消化书本上的间接经验,使其真正成为提升自我素养的养分。例如苗族飞歌《歌唱美丽的家乡》的教学,笔者并没有直接告知学生“飞歌”的概念,而是通过有的放矢的教学设计带领学生一步步去自主探究,感受、把握飞歌的特点:
【课例3】苗族飞歌《歌唱美丽的家乡》
教师示范演唱《歌唱美丽的家乡》片段,提问:歌声有什么特点?
学生:尖、亮、悠长……
教师:刚才我唱的歌曲是一首苗族飞歌,根据老师的演唱你们认为“飞歌”是一种什么样的歌曲?
学生:传得很远的歌曲、唱得响亮的歌曲……
教师:苗族人民能歌善舞,假如你是苗寨的村民,你会用怎样的歌声呼唤对面山头的朋友呢?
学生A:用手放在嘴边,模仿呼唤的动作“哎——”
教师:刚才这位同学的呼唤,对面山头的伙伴能听到吗?
其他学生:他的声音还不够响。
教师:音量再放大一些就够了吗?
学生B:音色要再亮一些。
学生C:音调要再高一些。
……
“飞歌”是苗族人民在隔山呼唤中,久而久之形成的一种山歌。所以笔者设计了“呼唤”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并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主动的探索,这一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其通过切身的体验捕捉到了飞歌的属性特点。这个时候,教师及时给出关于飞歌的文字介绍,学生对其的印象将会非常深刻,相关知识不用死记硬背也能牢牢记住,因为他们已经在活动中体验并真正地理解了。
(二)教师引导下的师生互动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活动中,师生间的互动非常重要,其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基本保障。这种互动可以是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也可以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艺术表现活动。例如在欣赏侗族大歌《夏蝉之歌》时,教师可先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而后师生合作演唱歌曲片段,让学生感受侗族大歌多声部的织体美和唱腔的自然美;在欣赏江南小调《无锡景》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民歌在流传的过程中,曲调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形成不同变体的这一传承特征,教师可采用与学生异曲同唱的方式,让学生在切身的体验中理解《无锡景》与《探清水河》的同宗关系。良好的师生互动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
(三)教师组织下的生生互动
精心引导下的生生互动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关键环节。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其身份相同,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相近,彼此之间更容易沟通并达成共识。高中学生已有较综合的知识体系、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理解力,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习,他们对民歌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应设计丰富多样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合作学习、探讨交流、实践创造。教师可以在紧扣民歌大单元学习目标的前提下,构建问题引导,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例如:民歌的地域特点是如何形成的?民歌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民歌离我们遥远吗?我们能为民歌的传承做些什么?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产生深度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促成思维习惯、探索能力及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的生成和核心素养的落地。[4]
民歌作为中华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得到强化和重视。如何杜绝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浅听浅唱”,甚至“假听假唱”?如何让学生在深度体验与思考中真实发展核心素养?深度学习及其理念、方法是音乐教师值得去深入研究和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2]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32,1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2.
[4]王文娟.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音乐鉴赏“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策略——以“中国民歌”大单元教学为例[J].新课程评论,202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