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高中音乐论文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模式探讨

作者:大庆市第二十三中学 赵莹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2-11-29

  二、音乐鉴赏教学模式创新

  (一)在鉴赏教学中培养审美意识

  我们还应该认识到,音乐鉴赏作为一种艺术审美活动,其心理过程并非如一般认识活动那样,经历着从感性到理性、由初级到高级的,以理性认识为目的的过程。因此,在听音乐时,我们也是在平行地使用着两种耳朵。第一种是从听音乐中产生联想的画面或联觉的情感,第二种是从音乐中体验到音乐美的构造。有的人只有一种耳朵,或是前一种或是后一种;有的人则兼有两种耳朵。

  第一种耳朵带有主观的色彩,由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感受不同,决定着他们各自的主观联想是个性化的,因而倾听结果可能是千差万别的;第二种耳朵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的,无论有多少双耳朵,只要他们用这种" 听法",他们的对象就是惟一的,因而,他们倾听的结果应该是相同或相似的。在音乐面前,第一种耳朵似乎是先天的,因为,人们无需接受音乐训练就能够在音乐中产生联想或联觉,只不过在各人之间有着感受上的差异,因而使用它也是自发的;而第二种耳朵是需要用心“培植”的,它是后天的,用好它需经必然王国才能到达自由王国。愿天下热爱音乐的人都能拥有这种“耳朵”。

  多年来,我们的音乐教育在“培植”第二种耳朵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使学习音乐的学生或音乐爱好者注意并认识到音乐形式的美。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伴随着音乐去体验“含有深意的回忆”,感悟音乐表现要素在时间流程中的含义,音乐主题的形象、情感风格以及在时间过程中的发展变化,和声的张力,力度的变化,速度的对比,音色的表现,形式结构等,从而能见识音乐作品的全貌,领悟音乐是流动的建筑的道理。

  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在音乐鉴赏中存在着只注意第一种耳朵功能的现象。在欣赏中,常常强调如何用第一种耳朵去听:“这里表现是某某景物”,“那里是某人物在干什么。”这种带主观性质的描绘,是个性化的,无需告诉大家并要求大家接受这个主观描绘,这样只会使欣赏者进入一个误区。当我们欣赏一件工艺品时,比如一个彩色陶器马,我们首先为它优美的造型、鲜艳的色泽所叹服,还有那富有韵律感的马尾巴、马腿的肌肉、眼神……由此可能联想到许多相关的马或者其他。如果让你向他人介绍这个彩色的陶器马时,你绝对不会说,那联想到的许多马就是面前的彩色陶器马。

  (二)从审美接受的环节来分析学生音乐鉴赏活动

  音乐的审美是把审美问题聚焦到音乐范畴,这又产生了新的一门专门研究音乐审美的学科音乐美学。关于音乐审美的话题,至今也是音乐美学中讨论的焦点问题,许多观点尚无定论,在此,我们仅作为对音乐审美话题的一般性介绍和一家浅论,目的是引发阅读者对音乐审美问题产生一些思考,对音乐的审美有所理解就达到目的了。

  音乐的审美问题属于音乐美学学科的研究范畴,也是音乐哲学讨论的话题,音乐属于艺术,艺术是人类审美的集中体现的文化形式。

  首先,审美是怎样的一个美学学术概念呢?我们不再引用和罗列各种工具书或资料书中的审美美学定义,仅就审美概念展开自我理解式的阐述,以供阅读者参考和讨论。

  审美是一个复合词,有“审”有“美”,“审”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美”强调的是客观存在的美,实际上反映出哲学上讲的二元认识论,主客体统一说,这是一个层面对审美的理解。另一层面,审美是一个独立词,反映的是一种活动,或一种状态,抑或一种现象,无论哪种,代表的是哲学上讲的一元认识论,是主客体分离的概念。这两个层面的概念内涵均代表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哲学认识论研究的一种概念。这两个层面的概念也可以理解为动态的审美和静态的审美,动态的内涵强调的是一种过程性,在过程中发生的审美;同样,静态的审美则强调的是审美的样态,是对审美的一种描拟,或事物归类。无论是哪个层面的审美概念,均代表了人类的认识取向,人们总是朝着所追求的理想,期盼的目的前行,审美就被赋予了这种理想和期盼。人类对审美的追求,我们可以用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一句哲理名言来理解:人,总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如果说这是审美的概念内涵,那么审美的外延范围则十分宽广,生活中审美随处可见,审美从内涵上代表了追究美好和进步,在外延范畴则渗透在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