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高中音乐论文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探究(杨奎)

作者::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槎水中学 杨奎 2019-10-04

  摘要:所谓音乐欣赏就是学生聆听音乐、感知音乐后,进而提高音乐的表现美、感受美、创作美、鉴赏美,是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中学校对学生进行陶冶情操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就可以利用音乐自身的力量,提高音乐欣赏者自我创造美、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探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音乐作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独有的学科特点,决定了音乐在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审美心理与激发他们的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音乐鉴赏课的重要功能。

  一、提高音乐鉴赏的兴趣

  兴趣不但是最好的老师,更是激发学生投入更多精力与时间进行学习的催化剂。在高中的音乐鉴赏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白音乐鉴赏的重要性,要使学生明白要想欣赏音乐,感悟音乐,从而能够创作出更好、更流行的音乐,就必须要先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因此,在高中的音乐教学中,必须根据所教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具有的音乐背景知识,给学生构建出相应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去理解和体会音乐,去感受和深入认识音乐作品。学生掌握了欣赏音乐的方法和技巧,就会建立起对音乐欣赏的信心,就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鉴赏的兴趣和激情。

  例如,高中音乐课堂中的民歌教学部分是比较难教的部分,原因在于学生对民歌不感兴趣,他们根本就不喜欢听,更不喜欢学习。那么在民歌教学时,就可以通过设置精彩导语与构建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课堂教学。《十五的月亮》是一首老歌,也是曾经流行的歌曲,可通过构建起这首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了解这首歌,然后给学生讲这首歌的创作渊源,让学生了解到这首歌的创作源泉来自山东民歌。当学生明白了民歌是经典歌曲创作来源的时候,就会对民歌非常感兴趣,然后音乐教师趁机教给学生鉴赏民歌的方法,通过练习和训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通过构建教学情境开展鉴赏教学

  开展音乐鉴赏课教学时,为了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融入音乐的鉴赏教学中,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就必须给学生构建起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以使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

  例如,在让学生欣赏京剧《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欣赏兴趣,为了让学生尽快地融入鉴赏的教学活动中,就可以在上课前让学生动手,把与此剧相关的海报张贴到教室内,并布置出相关的舞台,让在课下排练好的学生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学生表演后,可让学生进行评价,说出优点与不足。构建出这样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了解,提高了学生对本课的欣赏水平,进而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这样学生就体验了音乐,感受了音乐,产生了愉悦和成功感。

  三、通过挖掘音乐包含的情感进行教学

  音乐是多种艺术的结合体,不但是听觉的艺术,而且是时间的艺术,更是情感的艺术。音乐中可以有美妙的世界,可以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可以有丰富的人生,可以有生动的画卷,还可以有喜怒哀乐的情感表现。因此,对音乐的感知与处理,就需要准确体会到音乐中表现出的情感内涵。音乐课教学与欣赏不是仅仅限于听、乏味的解释或重复的演唱等,而是对音乐要素进行对比、剖析、探究等,并在了解了相关音乐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内容的表现形式和表现风格后,在最大程度上挖掘出作品包含的内在的情感因素,进而提高高中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等。作品的作者和高中生一样,都有自我认知的水平、情感的因素等。

  四、通过开展专题音乐鉴赏活动开展教学

  很多学生喜欢音乐喜欢唱歌,但是不喜欢音乐课堂教学,这样的教学情况是普遍存在的,探究其中存在的原因可发现,学生不是不喜欢音乐课,而是不喜欢传统的音乐课的教学模式,不喜欢毫无新意的音乐课教材,不喜欢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教学中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心理,不能和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导致学生对音乐教学产生了失望心理。基于这样的教学状况,我们音乐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通过开展讨论与探究性的专题音乐鉴赏活动来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高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正确的道德情感观念,对自我已经有了一定的约束能力,可以用理智去判断一些是非问题,因此通过讨论与辩论的形式开展音乐课的鉴赏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可以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更好地理解。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