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Value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Middle School Music Classroom Teaching Zhang Zhiqin Guangzhou No.1 Middle School; Abstract:
“Beihua Dance” in Xingning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as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provincial level, has its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t is a popular folk dance which is liked by the local people. This paper has introduced the local dance into middle school classroom teaching through second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ing exploratory process, which has expanded the dance teaching resources to let students master richer dance producing language. Meanwhile, it can also cultivate their awareness and responsibility of inheriting excellent culture, so that we can realize the goals of preserving and inheriting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Besides, this author has summarized the general rules of introducing intangible culture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Keyword:
intangible culture;dance;Beihua Dance;classroom teaching;
Received:2018-05-21
近年来, 国家越来越重视“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为此还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为进一步建设与完善中华传统舞蹈文化进校园体系, 提升舞蹈课堂教学质量, 真正让“非遗”舞蹈“活”起来, 笔者以广东兴宁“杯花舞”课堂教学开发为契机, 进行了引进非遗艺术文化的探索, 尝试提炼岭南“非遗”舞蹈的元素教学, 使学生深入了解民族文化, 传承发展传统艺术文化。
一、取材兴宁“杯花舞”的原因 1. 发挥地缘优势, 承担文化传承责任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是一个族群认同的隐形标记, 是一个民族凝聚的永恒纽带。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是南北文化融合的产物, 而“杯花舞”是这其中的瑰宝。2007年, “杯花舞”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 兴宁市被文化部命名为“杯花舞艺术之乡”。笔者作为一名客家人, 自小生活在梅州地区, 对于客家文化相对熟悉, 在采风和学习时有利于深入了解其舞蹈文化, 而作为一名舞蹈教育者, 也有义务承担传承文化遗产的社会责任。
2. 拓展舞蹈教学资源, 培育文化传承意识
兴宁“杯花舞”作为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地域文化的产物, 具有地方特色而且影响着当地文化, 是当地喜闻乐见的民俗舞蹈。把具有鲜明特色的“杯花舞”引进课堂教学中, 是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教育过程。“杯花舞”蕴含了优良传统中的团结互助、开拓进取、积极乐观等客家精神, 通过课堂教学可以潜移默化地发挥对学生的教化功能。在中学音乐课堂引进非遗舞蹈元素教学, 可以拓展舞蹈资源, 通过把握客家文化的精髓, 提炼舞蹈的基本体态和基本动律、动作, 创编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作品, 让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真正落到实处。
二、兴宁“杯花舞”课堂教学开发的实施 1. 把“杯花舞”改编为适合中学生学习的舞蹈
2017年, 笔者辗转联系到“杯花舞”的省级传承人林惠文老先生, 向他学习和了解“杯花舞”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除了与传承人对话以外, 笔者还亲自到“杯花舞”的发源地——梅州兴宁进行采风, 走访参观开展“杯花舞”特色活动的兴宁一小。在兴宁一小, 上至校长, 下至每一位学生, 人人会跳“杯花舞”, 而他们的课间操, 就是全校一起跳富有客家特色的“杯花舞”。
“杯花舞”的前身是道教法事舞蹈, 当时做法事时, 道士创造了这种舞蹈来吸引观众。老式“杯花舞”表演时以吟唱为主, 动作的幅度不大, 省级传承人林惠文先生认为这样的表演形式有局限性, 于是把歌唱表演转成舞蹈, 同时改良道具杯子。首先在杯子的底部留一个小洞, 再放上松紧带, 套住杯子, 这样表演起来就不会掉落。在表演和传授过程中, 林惠文先生不断推陈出新, 巧妙地运用击杯和舞蹈艺术, 以“摇杯、滚杯、甩杯、磨杯、转杯、杯花出手”等击杯技巧, 使敲击的瓷杯发出多变的节奏, 能表达情绪的变化。同时, 在传承的基础上, 创新“云步”“横步”“跪步”“下板腰”等舞蹈动作, 不断提高“杯花舞”的表现力。“杯花舞”拥有了新的生命力, 更加欢快活泼, 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