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初中音乐论文

阿卡贝拉音乐模式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作者:惠州学院 周烨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5-05-16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当前教育除了重视文化课程以外,更加注重艺术类学科的创新发展。打好文化课程基础固然重要,在音乐课程中也需要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习更多的音乐常识和音乐技能,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拥有积极健康的生活心态,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运用阿卡贝拉音乐模式完成教学,不仅可以就学生自身音乐能力进行培养,还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音乐韵律和节拍,提升学生的乐感。因此,本文对阿卡贝拉对我国音乐发展的影响进行阐述,并提出阿卡贝拉音乐模式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合理应用的措施,以此来充分发挥阿卡贝拉音乐模式的价值,同时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阿卡贝拉;初中音乐;合唱教学;音色与音准

  《中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音乐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可以真正地感受到音乐中所含有的独特魅力,可以快速掌握音乐知识点,培养学生有理解、有表情地歌唱,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智慧可以促使身心健康发展。”在《大纲》出台的背景下,多样化的音乐形式已经进入中学课堂,经过实践检验,阿卡贝拉音乐模式脱颖而出。阿卡贝拉就是人声乐团的意思,唱奏响结合,经典却不失时尚。所以在音乐课堂特别是初中音乐课堂中深受学生的欢迎。音乐课堂教学中采用阿卡贝拉音乐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和音乐水平将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阿卡贝拉对我国音乐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在各个方面都相对落后,但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多个方面均有明显的突破,无论是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来讲,中国社会则进行了全面的转型,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审美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流行音乐则给人们带来非常多的欢乐。流行音乐以独特性为主要特征,因为它可以与多民族的文化因素进行有效融合,所以音乐的可观赏性更强[1]。整体来讲,流行音乐的传唱度更高,带动我了我国流行因素的发展。阿卡贝拉因为自身独特的演唱方式,在流行音乐中占据主导地位,与其他流行音乐存在区别,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节奏多样化,要求演唱人员具备较高的唱功[2];节目的观赏性,大部分阿卡贝拉都是以合唱的方式呈现给大家,非常注重音色的完美统一,也正是阿卡贝拉的灵魂所在,所以需要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促使节目更具观赏性,音响效果也更具丰富性。总而言之,阿卡贝拉在国内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可以说是音乐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3]。因为阿卡贝拉在国内发展已经是流行音乐在国内发展的一种映射。

  二、阿卡贝拉音乐模式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措施

  (一)激趣法

  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播放成人的阿卡贝拉表演时,能够带给学生很大的触动感,但是给学生播放同龄学生阿卡贝拉表演《稻香+青花瓷》的时候,视频中学生坐在椅子上,用杯子敲打着节奏,非常愉悦地唱出了《稻香》,以及站起来用拍手或者拍打身体的声响进行伴奏来演唱《青花瓷》,恰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触动学生的心灵,学生内心也会感慨道:“跟我一样年龄的学生能做到,我也可以做的!”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加强对初中音乐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认识,就要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与热爱,构建高质量的初中音乐课堂[4-5]。基于此,教师在讲解音乐知识和技能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兴趣,高度重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借助学生的这种心理来激发学生对阿卡贝拉学习的兴趣,有助于达到激发学生趣味性的目的[6]。

  (二)模仿法

  模仿属于人类的天性,模仿可以说是初学音乐者最好、最有效的方式,大部分的音乐技能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如侗族大歌,就是采用口口相传模仿的方式将其流传下来[7-8]。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技巧让学生学习阿卡贝拉。先选择歌曲难度系数比较低的进行模仿,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例如《恰似你的温柔》,这首歌曲非常简单,只有四个和弦,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学习之前将学生分为五组:主唱声部、女高音声部、女中音声部、男低音声部、人声打击乐。每组只要跟着教师唱好典型的几个音就行,女高音声部需要学会4个音:3、3、4、2;女中声部学会:3、1、6(低)、7(低);男低声部学会:1、6(低)、2、5(低);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不需要了解和弦、音程等知识,只要将教师那几个音唱准就可以,经过反复练习,学生基本上就可以将各个声部的音色稳定下来,在此基础上再将女高、女中声部音符转换成U来唱,男低声部主要来模仿鼓的感觉:唱DM,再加上人声打击乐(不次卡次……),这样唱下来就已经非常有阿卡贝拉的味道了。在学生反复演唱的基础上再适当增加一些身体的律动和跟随节奏的简单动作,就可以创作出简单又好听的阿卡贝拉音乐了。

  (三)逆向法

  在直观和简单模仿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考虑给学生介绍识谱、基础乐理、发声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大部分学生在乐理知识和视谱能力等专业音乐知识方面非常欠缺,但是要想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普及相关方面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9]。如果在学习阿卡贝拉之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基础乐理知识、识谱或者掌握发声方法,学生则会大大降低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选择逆向法教学,将学习的内容和顺序颠倒过来,利用逆向思维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先用模仿的方式对典型曲目学习一段时间后,让学生对声响和音高有一个概念之后,在深入学习的时候,学生就会感叹道:原来这就是和弦,在不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先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演唱再学习音乐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阿卡贝拉的音乐模式,唱出更好的阿卡贝拉,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树立近期及远期的学习目标。

  (四)实践法

  亲身体验表演音乐的快乐和体验与他人合作表演的快乐,才是音乐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同时也是开展实践教学方式的重要意义。只看不做,只能停留在看的阶段,永远无法体会到亲身实践、亲身体验的快感[10]。以往阿卡贝拉只适合十来个人或者五六个人一起做,甚至还是两三个人的表演形式,但是将阿卡贝拉引入课堂以后,面对的则是全班的学生,学生学习过程中,每个声部大约有十个人,全部同学一起学习和演唱的难度系数就会提高,因为大部分学生的音色不够标准,专业知识比较缺乏,易影响阿卡贝拉的合唱效果。而音准是学习阿卡贝拉最关键的因素。阿卡贝拉的灵魂则是音色完美统一,针对合唱难度比较大的曲目,需要音准比较好的学生演唱,因此,在合唱中可以选择五六个或十几个人作为整个演唱核心领导者,将音准比较欠缺的学生分到打击乐声部中,力求全班同学都参与到阿卡贝拉的当中,做到全员普及,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增强自信心具有积极作用。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