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议
前面的三个环节下来,学生们已经对音乐作品的情感有了非常清楚的认识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引发情感共鸣,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意境,达到音乐课预期的效果。所以在议的这个环节,教育要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的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还要设计一些符合音乐课堂的精简议题,供学生讨论,让学生敢于表达,敢于尝试,讨论音乐形象是怎样通过音乐要素来表达的,达到课堂的最佳效果。当然,这要求教师具有极强的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引导能力。
五、练
练目的是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征,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手段复制的形象自己的心,共同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学生的创造潜力,表达理解和对作品形式的感受:在《青春舞曲》这一课中,会唱的唱起了一首首熟悉优美的新疆歌曲;会乐器的用竖笛、手鼓、响铃、口风琴、电子琴奏出了动听的曲子;会创作的谱写出了一首首维吾尔族小曲。你会为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和创造意识而惊喜,因而往往会收到意外的效果。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表演能力和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积极地参与到音乐的表现和创作活动中,十分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达到了音乐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以上这种“看、听、讲、议、练”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双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相关艺术领域的知识整合能力,能卓有成效地完成音乐欣赏的任务。当然,本模式也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欣赏基础和良好的欣赏习惯,有赖于教师对欣赏教材的透彻把握和优化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