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策略
1. 使用适合的教学方法
第一,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方法”是一种被广泛接受和有效应用的课堂教学法,特别是在培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下,在教学中倡导体验式学习、动手实践、积极参与和协作努力。通过实施合作学习,教育工作者可以使用生动的视频和角色扮演活动等动态工具来制作与节日相关的沉浸式文化场景。这种方式能够引导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同时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中国传统节日背景下的春节音乐时,可以将学生分组,构建代表各种春节习俗的活动模型,例如包饺子、舞龙、舞狮等。同样,在清明节期间,学生们可以合作上演“介子推砍骨侍皇帝”的故事。在更高级的阶段,学生甚至可以将这种叙述改编成微型音乐作品,进行集体表演。合作学习方法的融合不仅提高了音乐教育的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习惯,增加了他们与传统节日文化的联系。
第二,活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上,教师以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相关的游戏为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提高音乐技能的同时,细致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当学生沉浸在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音乐中时,笔者鼓励他们积极地调动自己的身体和思想来感知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情感。教师积极运用达尔克罗兹的身体节奏、奥尔夫的元素教学等方法,让学生从身体和认知两个维度全面了解音乐主题。例如,在民乐合奏《新年音乐》课上,教师可以演奏音乐,引导学生通过肢体动作表达节奏,或者通过拍手、打响指来感受音乐的动态。在《龙咚锵》等歌曲中,学生可以通过跺脚、拍手的方式体验“龙鼓龙鼓”的节奏,沉浸在春节喜庆喜庆的氛围中。
音乐游戏被证明是促进学生参与、培养音乐感受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手段。这在小学低年级的歌唱和器乐教学中尤为重要。例如,在民乐合奏《金蛇舞》中,学生可以参与A、B、C三个不同主题的听力识别游戏。这些方法不仅使音乐学习过程多样化,而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2. 开发校本课程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强调音乐课堂的“适应性原则”,要求对音乐教材中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相关的内容进行灵活理解和处理。再者,本着“整合原则”,要考虑文化与音乐的关系。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小学音乐教育,需要对教材进行调整和扩充,以适应文化教育的需要,使两者充分融合在一起。针对小学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现状,教师应精心挑选或创作一系列适合不同年级和学生的中华传统节日文化音乐资源。这些资源有助于拓宽教师和学生接触传统节日音乐作品的范围,使学生能够参与以音乐为中心的课堂活动,同时深入探究“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针对这一迫切需要,潇湘小学制定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小学音乐读本》校本课程。这本教科书植根于音乐学科的独特特征,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努力从现有音乐教材中提取、整合节庆教育元素,形成内容层次丰富、层层递进的综合教材体系。通过这样做,该读物将成为对当前音乐教材的有力补充。
3. 营造文化氛围
第一,开展主题活动,传承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
通过积极组织以传统节日文化为中心的各类音乐社团活动,有效地践行和促进传统文化的教学。通过歌曲、舞蹈、诵经、教科书剧、合唱等多种音乐表现形式,打造多元化展示传统节日教育成果的平台。
例如,我校建立了“枫叶小剧场”“快乐钢琴”等独立展示平台,围绕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举办音乐展示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将呈现与节日相关的表演,如“潇湘小学‘宗庆端午’师生音乐会”、古筝独奏《汨罗江幻想曲》、琵琶独奏《龙舟》以及歌曲等,歌曲主要是与端午有关的《屈原》《过端午》《端午曲》等。京剧社、音乐剧社、舞蹈社等艺术社团围绕传统节日积极排练节目,如舞蹈《念韵》是2016年小学生文艺汇演中的一个经典节目。
第二,中国传统节日主题音乐沁满校园。
在校园里,我们经常被中国传统音乐的悦耳旋律所吸引。在每节课之前,我们选择包含中国传统节日精髓的音乐作为我们的铃声。当下《彩云追月》的音乐片段在学校引起了共鸣,这是一首与“中秋节”相关的音乐作品。长假期间,我们组织了一系列“2+1”阳光体育活动。教师精心挑选了与各节日主题紧密相关的音乐作品,营造出文化氛围。我们选择了《春江花月夜》《龙舟》等值得关注的曲目作为活动伴奏。此外,还推出了独特的体育表演“吴式太极球”,受到师生的广泛喜爱。我们学校对庆祝文化节日的承诺不仅仅限于体育活动。教师积极与红领巾电台和校园电视台互动,让学生进一步沉浸在传统节日气氛中。下午课间,校园广播电台播放精选的传统节日主题音乐,其中包括令人回味的古筝独奏《汨罗江幻想曲》等引人入胜的曲目。我们还播放《我爱中国节》和《清明节雨》等歌曲,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听觉体验。将季节性节日纳入我们每周的红领巾广播是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这些课程中,我们深入研究民间传说,分享迷人的童话故事,并品味节日主题音乐作品的美妙。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我们邀请有才华的人在校园电视台上现场表演传统节日音乐。此外,我校非常重视象征团结的升旗仪式。每个星期一,当国旗升起时,都会播放国歌。通过音乐作为媒介,我们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有效地传达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这些节日不仅仅是日历上的日期,而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场合。将这种文化融入小学音乐教育,可以成为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的强大催化剂。要实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小学音乐教育的和谐融合,必须重新审视现有的音乐课程和教学方法。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踏上改革教学方法的旅程,为学生注入传统节日的精神和活力。这一变革过程需要深刻理解这些节日所蕴含的文化。总之,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小学音乐教育的有机结合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欣赏能力和民族自豪感具有巨大的作用。通过重新设计课程、选择适合年龄的内容并采用创新的教学法,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音乐的力量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通过这些努力,能够让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在年轻一代中不断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商文娇《论传统节日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构》,《当代音乐》2017年第10期。
[2]陈茜苑《让传统节日融入校园文化》,《基础教育参考》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