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开发京剧校本课程,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文化自信

作者:吉林省教育学院 孙霁 东北师大音乐学院 赵准胜 东北师范大学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4-03-23

  3.京剧曲目内容呈现

  根据学校共性需求,建议依据常规课、校本课、社团课三类课程来挑选具体曲目或选段。

  一是常规课,第一阶段可以由《说唱脸谱》《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等戏歌作为常规课中京剧教学的引入歌曲,引导学生感受京剧的韵律、曲调等特点,引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第二阶段则可以选择一些唱段、唱腔相对容易的京剧作品,如《报灯名》《梨花颂》《三家店》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京剧鲜明的艺术特点。

  二是校本课,选择一些有难度、综合表演性更强的京剧选段,如《智取威虎山》的“穿林海跨雪原”选段、《苏三起解》的“苏三离了洪洞县”选段、《红灯记》的“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选段等供学生欣赏学习。

  三是社团课,可以推荐《穆桂英挂帅》的“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 选段、《四郎探母》的“一见娇儿泪满腮” 选段、《春闺梦》的“可怜负弩充前阵” 选段等名曲名段,让学生自主选学,进一步夯实具有专业特长学生的京剧唱功和身段表演。

  总之,京剧进校园,既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为了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信在政策驱动、学界关注、学校重视之下,京剧进校园一定会取得更大突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