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创设有趣的课堂情境
小学生还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教材学习,学生会感觉学习枯燥,很难深入课堂中。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则会主动参与其中。而舞蹈十分契合学生好动的特点,通过创设音乐情境,构建出符合音乐内容的教学情景,并通过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可以在感受音乐的同时进行肢体运动,满足了学生的生理需求。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师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感受音乐的内涵,体会舞蹈的乐趣[2]。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较强的课堂学习兴趣,更积极地参与到音乐课堂中。
(三)利用舞蹈的形体美感悟音乐内涵
虽然音乐和舞蹈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两者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形式来丰富人们的感受。音乐通过声音来愉悦人们的心情,而舞蹈通过丰富的肢体动作来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3]。将音乐与舞蹈结合起来,可以从视觉以及听觉上共同触动其情感,让人们感觉精神舒畅。小学生认知能力较低,但是在艺术方面也会有自己的感知。他们也会感觉到音乐带来的愉悦感,舞蹈带来的活力。而对这些内容自然也会产生偏好性,因此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选择学生喜欢的音乐和舞蹈形式,然后将音乐和舞蹈结合起来,利用歌曲旋律诠释舞蹈,使用舞蹈形体来解释音乐,以增强学生对音乐和舞蹈的理解,提升教学效果。
(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要想提升学生的课堂体验感,教师就要不断地学习,丰富理论知识,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尤其是在音乐与舞蹈整合方面,由于大多教师技能欠缺,所以需要更努力地更新自身的知识系统,尽量将音乐与舞蹈的共同点结合在一起,提升两者整合度,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教师与舞蹈教师也要共同努力,寻找最有效的方式,将音乐与舞蹈整合在一起,以提供给学生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教学效果不断完善课堂内容,让其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结 语
音乐和舞蹈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但是两者又有着很强的联系。将音乐与舞蹈结合在一起往往会带给人们丰富的视听盛宴,愉悦人们的精神世界。因此,在小学音乐与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将两者分离,形成单独的教学体系。传统的教学模式多采用分离的教学模式,而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来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从而将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更好地整合在一起,依据学生的心理和兴趣,选择适合的音乐与舞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帮助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毛艳.论小学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的整合策略[J].北方音乐,2016,36(04):97.
[2] 韩力.小学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的整合研究[J].名师在线,2017(16):27-28.
[3] 龙文波.小学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相结合的研究[J].艺术教育,2015(1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