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舞蹈教育对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思辨

作者:上海师范大学 段雨滢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1-07-29

  然而,孩子们由于陌生事物容易产生迷茫感,每个孩子又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 所以要让孩子们放飞想象,老师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笔者在进行教学实践中便有所体会,当教师让孩子们即兴起舞,告诉他们动起来的时候,他们大多数是原地的动,例如:摆手。活跃点的孩子最多也是原地跳跃。而当老师给予他们一个引导,例如:你们可以在教室里朝着任何方向走动。这样的指令让孩子们意识到,我的动不仅仅是原地的动,还可以在空间移动。这样的引导仿佛给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孩子们做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动作,有的向前后、有的斜线,更有的转圈圈。试想,如果老师再给他们一条可以高高的,低低的,平平的动,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

  因此,在普及型的舞蹈教学中,要开发创造性思维,必须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式,这样才可以打开孩子想象的空间。

  (二)在“开放”中“限定”

  当我们做好“打开”这第一步,下一步便是给予一定的“限定”,这样的限定不是限制想象力,而是让他们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去开创更多“动”的可能性,也就是编导中常说的限定性即兴法。在德国现代舞先驱拉班和魏格曼的共同努力下, 创造出的即兴编舞法来帮助那些被束缚的古典芭蕾舞者来打开身体。这种编舞方法一般可分为非限定性即兴和限定性即兴两类, 非限定性即兴是指没有限定性条件, 身体完全跟随内心的需要进行动作的方式; 限定性即兴是指给予无数的身体部位、力、时、空等舞蹈元素的条件限制,来自己探索动作更多可能性的方式。限定性即兴对非专业舞者的创造性开发是不容小觑的。

  当孩子们在即兴中的动作放飞天际之时, 孩子们会重复着以前的惯性动作,很难进行创新,而这时教师便需要给予一定的“限定”。例如:在一个画圆的动作指令中,给予孩子一个限定,用胳膊肘画圆。这时,孩子们将焦点集中在胳膊肘上,便会活跃思维去探索多种胳膊肘的画圆方式,平圆、立圆、围绕整个身体的圆乃至用胳膊肘在地面画圆等,都会鱼贯而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没有教过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孩子们创造出来的,并且力求不同。因此,“限定”的方式,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推动作用。

  三、培养具有开创性思维的舞蹈教育者

  作为以创造性思维开发为主的普及型舞蹈课堂,必然会对舞蹈教师提出新的要求。首当其冲的便是编创能力的培养,只有当老师具备编创能力时,才能创新性的引导孩子们创新动作。其次,作为教育者,应该牢牢的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个性特征, 根据他们的特点来进行开创性培养,学生是发展的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思维发展特点。再者,教育者应该具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例如:舞蹈课堂中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新颖与好的评价,所以教师不以统一标准限制学生,应用鼓励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孩子去开创更多的肢体动作,培养孩子的开创性思维。因此舞蹈教育不仅需要掌握舞蹈的技能与方法,还需要学习编导这一基本的编创能力; 不仅需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学习主题舞谱这一理论基础。

  在美国的舞蹈教育中,从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直至专业教育, 它的教育思路和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而中国则是呈现脱节性的特征,中小学的体制内的舞蹈教育几乎没有, 高等教育以及专业教育的生源也多来自社会教育机构, 而五花八门的社会教育机构也难以实现对人的培养,这种“无头有尾”的舞蹈教育是急需改革的。但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只有先将一批创新型舞蹈教育者培育出来,就像舞研班、舞运班一般,向着全国各地注入新鲜的血液,然后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发展,逐步的完善舞蹈教育事业。

  四、结语

  创造性的舞蹈教育显然是不可或缺的, 它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也推动整个教育事业乃至社会的发展进步。今天的舞蹈教育显然处于探索与不稳定阶段,新的形式正在取代旧的形式,新旧交替虽然产生许多困惑的藤蔓, 但是阳光透过藤蔓正照拂在我们的脸庞。在步入新时代的今天,舞蹈教育只有跟上新时代的步伐,才能培养出新时代的新人才,从而推动社会的蓬勃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