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从经在上人音版二年级下册《金孔雀轻轻跳》这课时,我在课前播放了大量的有关傣族文化图片和视频给孩子们看。例如傣族的土楼、泼水节、孔雀舞等,这时孩子们的兴趣首先被激发出来。紧接着我告诉孩子们傣族人民最喜欢模仿孔雀的动作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从而更进一步让孩子来模仿孔雀的动作,这样就把他们带入到互动的环节。孩子们手舞足蹈的开始模仿起孔雀的动作,无形中过渡到自己创编动作的环节。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创编动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律动创编在本质上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四、抓节奏,把握情感,快乐的创编律动
在每首歌曲的左上角都标明了本歌曲的调式、 节奏, 如 “ 1=D 4/4 进行曲” 、 “ 1=E 3/4” 、 “ 1=F 6/8”,尤其在一些欣赏曲目中还标明了“ 1=C 2/4 轻快地行进风格”等。由于节奏 的不同,情感上、表现上也不同,所以肢体语言的表达也快、慢、舒、缓各不不同。例如歌 曲《大树妈妈》,表现了大树妈妈的慈爱,温馨的气氛贯穿全曲,在创编律动时,可借用手 臂舒展或波浪来增添柔和的氛围, 屈膝半蹲直立交替、 左右脚跟侧部位轮换点地来增强整个 律动表现力的动感, 相信温和柔美的动作伴随舒缓的乐曲节奏, 一段美好的抒情律动将生动 地展现在眼前。
二年级人音版下册音乐教材《郊游》是一首台湾儿歌,旋律流畅,朗朗上口,为儿童所喜爱。歌曲为五声宫调式,四二拍,第一、第二句节奏疏密得当,旋律进行中缓进,跳跃相结合表现了儿童手拉手游玩时的快乐心情。二年级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心强,活波好动,善于模仿,可塑性强等特点。但是学生注意力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参与体验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并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中郊游的乐趣。这首歌曲简单易学,欢快节奏感特别强,我在上课时让孩子们边唱边拍手,拍肩等,这样孩子们的热情度就达到高潮,就能够一起在快乐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学习热情,课堂的学习参与度高,学习自然高效。
五、充分发挥儿童的音乐表现力,培养儿童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儿童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音乐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音乐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儿童充分的音乐表现能力,是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手段。由于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舞蹈律动,主要是由儿童用肢体语言来模仿教师或者视频中音乐的表现形式。例如音乐欣赏《摇啊摇》,教师可以引导孩子用手划不同的波浪线,来表现歌曲的主旋律,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很自然、很直观的理解作品。
总之,音乐律动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能够让孩子全身心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孩子学会欣赏音乐作品,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学会高质量的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