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兴趣也是学生创新和喜悦的最根本的来源,能够很大程度上引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喜欢,唤起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这不仅对于音乐教学来说十分重要,对整个小学教学过程来说都具有相当好的意义。因而如何让音乐课堂唤起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进而确保学生能够怀有足够的渴望或者兴趣投入到课堂学习过程中去就成了十分重要的问题。律动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歌曲的音调和歌词,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表现能力和想象力。
关键词:律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一、 前言
律动,即把人的肢体动作和歌曲的韵律密切结合在一起,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相互呼应,比如故障打拍子,或者简单的舞蹈等。韵律感是音乐传达出信息的表现形式之一,可以通过人的肢体活动表达出音乐的一部分内容。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现象,即有很多学生热爱音乐却不喜欢甚至是厌恶音乐课,其原因所在就是音乐课的教授过程没有能够让学生产生足够的兴趣,在这种音乐课中学生要做的仅仅是学习一首歌怎么唱然后唱出来,学习形式和其他科目没有大的变化。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师授课的方式有所改变,开始转向对于学生为主题的教学。在新课改的音乐教学方式中,要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而就要考虑营造出音乐的氛围,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经过教学内容之后能够具有基本的音乐能力。
二、律动引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更是课堂的调和剂。不管是哪一门学科,都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因为,只有学生对此事感兴趣,他们才会主动投入学习,也才会真正收获知识,否则,教师就算是讲得再多,教得再好,也有可能是在做“无用功”。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发学生的兴趣,就已经是教师在长期授课过程中一直面临的重大问题。但是,我们尝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引入律动教学模式之后,通过设置有效的教学情节,以此提高学生的音乐律动兴趣,音乐欣赏的兴趣。
比如在传统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和学生一起扎彩绸,扭着秧歌听《秧歌舞》,在圆舞曲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站成圆圈,然后转着圈听歌等。最明显的则是在《森林狂想曲》的教学过程中,乐曲内容鲜明的划分为三个过程,三个乐段可以让学生们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表现和伴奏,可以通过拍手,跺脚和响指等方法来进行律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得到提升,与此同时跟着老师进行伴奏可以提高学生们对于乐曲内容的记忆和理解,使课堂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应用律动的教学方法,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们对于音乐的兴趣,进而发挥其学习积极性和想象力。
三、律动提高感受力
律动的教学方式体现出音乐教学过程中如果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师生关系,最主要的就是坚持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扮演一个引导的角色,通过导向和一定的点拨来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同时建立起愉快的师生关系,确保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有所提高。同时这种教育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独立参与,利于学生智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培养。当更多学生参与的时候,合作过程也会得到意义上的提高。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一些小型的活动,
比如设置小型舞会,教会学生简单的有关动作之后,学生在聆听优美的音乐同时尽情起舞,其他同学在理解了学习的音乐特点的同时也领略到了这种音乐当中蕴含的文化内容的感受。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用这些律动从根本上来就是要从身心两个方面同时培养学生,进而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感觉来触摸音乐的同时,用身体来感受音乐的律动,进而引发情绪的律动,真正融入音乐的氛围当中,音乐当中蕴含的情感也只有在这一过程中才能为学生们真正接受。
四、律动带来音乐知识
在儿童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意识到,儿童的认识通常是通过游戏来进行的,所以音乐游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音乐和游戏融为一体,给学生带来新知。律动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让学生从被动灌输的角色变成真正主动学习的角色,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教学环节当中。除了将律动教学和游戏结合能够为音乐教学带来新知,将打击乐器和律动教学相结合也是律动教学的一种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