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小学音乐课中舞蹈在课堂教学中的拓展

作者:江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 王莉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9-04-20

  其次,舞蹈和音乐都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例如:俄罗斯民族舞蹈与我国民族舞蹈无论是舞蹈服饰还是舞蹈动作都有着明显的不同。

  最后,舞蹈和音乐都需要团队的合作。通过对舞蹈和音乐的学习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不同之处

  首先,舞蹈是舞者通过肢体动作来诠释舞者的内心情感,这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小学生智力的发展。而音乐是通过声音的律动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从表现形式来看,音乐与舞蹈有着明显的不同。

  其次,舞蹈通过对于小学生的视觉刺激来形成一定的审美印象,而音乐则是通过听觉来展现作者的内心情感。相比较音乐,舞蹈具有直观性的特征。

  最后,舞蹈需要全身肢体的配合,而音乐只需要声腔。这便是舞蹈与音乐的不同之处。

  三、舞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上述对比, 我们可以知道舞蹈和音乐的共性,正是由于它们的共性才使得将舞蹈带入到音乐课堂中的教学方式变得可行。同时,我们也知道了舞蹈与音乐的区别,正是由于这种区别,我们才更应该将舞蹈带入到小学音乐课堂中,弥补音乐教学的不足,不断丰富小学生的精神世界。接下来笔者将简要谈谈舞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小学音乐课本上我们可以看到《蜗牛与黄鹂鸟》《采蘑菇的小姑娘》《让我们荡起双桨》等歌曲,现阶段,小学音乐老师已经按照乐谱将歌曲改编成舞蹈, 从而使得小学音乐的学习充满乐趣。同时,小学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将舞蹈元素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 通过律动与节奏的配合,促进小学生音乐、舞蹈的共同学习。

  四、如何将舞蹈应用到小学音乐教学

  (一)导入

  小学音乐老师可以利用舞蹈的形式导入小学音乐课,这样可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例如:在《采蘑菇的小姑娘》的音乐教学中,音乐老师可以通过一系列采蘑菇的动作让学生猜测自己所表演的是什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课堂导入会提高小学音乐的学习效率。

  (二)课堂

  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舞蹈引入小学音乐课堂中, 这样便于小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与学习。例如在学习《吉祥三宝》时我们可以通过小组舞蹈展示的形式来帮助学生体会这首歌里的浓浓情感,也能够活跃小学音乐课堂。

  (三)课后巩固

  小学音乐教学也应该要有课后巩固,我们可以利用舞蹈的形式来巩固所学的音乐知识。如果我们只是采用吟唱的形式来巩固所学的音乐知识,则会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学习积极性不高。所以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边唱边跳的欢乐气氛中不断巩固所学的音乐知识。同样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对于同一歌曲进行不同舞蹈形式的展示,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展学生的个性。例如在进行《生日快乐》歌的学习过程中,小学音乐老师可以采取分组舞蹈演绎的方式,这样能够促使小学生对于音乐律动的记忆加深。

  五、结语

  小学音乐主要是通过声音的律动来陶冶小学生的情感,减轻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促使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小学音乐的教育。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成熟、注意力不集中、玩心重等多种生理特征,我们必须要采取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来进行小学音乐教育。由于音乐与舞蹈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弥补的重要关系, 所以我们必须要将舞蹈引入小学音乐课堂中,活跃小学音乐的课堂气氛,进行小学音乐的趣味教育。

  参考文献:

  [1]楚慧丽.舞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15,(03):104.

  [2]何国平.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5,(S2):333.

  [3]艾霞.浅析舞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5,(11):232.

  [4]殷磊.随音乐律动创高效课堂———浅谈舞蹈律动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音乐时空,2016,(11):19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