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包括作品的细节处理、动作编排及舞美设计等。网络时代, 大家已经在电视和手机上看过、听过很多优秀的音乐和视频, 传统的合唱形式已经无法打动观众和评委的内心。现代人们追求的是新颖的、有生命力的作品, 故现代的合唱作品必须结合创新元素。
1. 伴奏
伴奏可以丰富合唱的形式, 烘托音乐的氛围, 提示演唱者的音高、稳定音准。常见的伴奏乐器有:钢琴、手风琴、电子琴等, 但这些乐器已经司空见惯了, 再好的新作品也很难在群众的心中留下印象。19世纪末期以德彪西为代表的民主派音乐是在西洋音乐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产生的流派, 但同样能获得世界的认可。我国民族众多, 素材众多, 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音乐体现和调式。如儿童合唱歌曲《舂米谣》, 它是上海音乐学院徐坚强根据壮族民谣改编的一首作品, 该作品体现了壮族人民热情好客的天性, 旋律朗朗上口, 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编排时可以使用具有特色的木鼓作为打击乐器使用。
2. 动作的编排及舞美
仍以《舂米谣》为例, 在动作的编排中一定要紧扣主题, 表达歌词所刻画的意境。歌词一开始用号子 (哟撒哟) 的方式引入, 编导采用静态、定点的方式来呈现;进入主题时编导描绘出了一副热闹的劳动场面, 接着一位小男孩饰演月亮公公的角色将作品进行升华;随后孩子们敲起木鼓、吹起洞巴, 跳起欢快的舞蹈;最后再现号子动机, 营造一副通过劳动创造美好未来的画面。
教学计划是教育者控制教学进度的基本保证, 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 我国的合唱事业正处于蒸蒸日上的态势, 但少儿合唱团方向缺少较为体系化的排练方案、方法研究。由于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任务烦琐, 很难有老师潜心钻研、制订周密的计划, 教师往往把学校给予的任务看成是一种负担, 没有长远的规划, 教学过程必然会受到影响, 特别是对于新兴的合唱团。因此, 制订教学计划尤为重要, 不仅有利于教师个人的发展和教学的有序安排, 更有利于其他教学团队的借鉴和参考, 从而促进我国合唱事业的发展[1]。
(二)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课程体系
随着教育事业不断改革, 教育内容越来越丰富, 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 单一的合唱训练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合唱教学的需求, 必须改善合唱教学体系, 从本质上提高合唱教学质量。所以, 农村小学应该不断改进并完善合唱课程体系, 逐渐走向系统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 合理分配优化教学课程结构, 按照学生学习层次来教学, 循序渐进、逐渐深入。现代的合唱教学不止是一种声音的教学, 必须融入舞蹈与情景, 来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和表现力。
(三) 合唱教材编写与应用
童声合唱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 也是音乐培养的重要表现, 能够以直接形态展示给学生与教师, 进行直观学习。由于我国的童声合唱发展较晚, 关于童声合唱的教材非常少, 在未来的发展中, 必须要加强以童声合唱教学为中心的教材编著, 对童声合唱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总结和汇总, 体现教材的真正价值。除了常规的教学教材编著之外, 还需要将童声教学各方面的训练编入其中, 如气息练习技巧、声乐练习技巧等。
(四) 创建合唱队伍合作途径
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童声合唱教育事业, 作曲家、指挥者与合唱团必须携手共进, 创建合作的途径。一个优秀的合唱团必须有代表性作品, 要写出代表性的作品就必须从该合唱团中寻找创作灵感, 根据合唱学员的水平进行量身定制。在新作品的排练过程中, 作曲家可以根据指挥者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修改, 但必须保持作品的统一性, 面对不同的观点时必须通过讨论得出共识, 方可进行排练。为了更好的发展, 每比赛一次应举办一次教学反思座谈会, 邀请指挥者与作曲家共同参与, 加强指挥者与作曲家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种座谈会不仅是一种合作途径, 更是一种艺术与思想的碰撞, 能够为童声合唱的后期发展提供保障, 从而使童声合唱教育进入更高领域[2]。
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童声合唱教学在我国教育事业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童声合唱体现的是一种团结的精神, 能激发出人积极向上的精神。本文通过笔者多年的大学教学经验和对农村中小学的合唱教育教学实践来研究农村小学童声合唱的发展与训练方法, 从而寻找出正确的、快速的训练方法和合唱团成立的持久性维护措施, 为童声合唱的发展铺垫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