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教学忽略了学生对音乐的主观体验与主动获得,忽视了学生的音乐技能以及学生的音乐体验与音乐创造等方面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着过于注重学生音乐知识传输,忽略过程的教学倾向。诚然,学生习得大量的音乐知识对于其音乐素养的提升是非常有必要的,音乐知识需要教师使用讲授法来进行教学,但对音乐作品聆听后的感受,以及对于音乐作品的内涵的深入分析,这些需要学生亲自体悟。切不可以他人的感受取代自己的感受,以施教者的体验代替学习者的体验。可以说,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教学。
音乐体验教学法是体验教学法在音乐学科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它是教师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情感发展的规律,通过有目的地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各种灵活的方式感受音乐作品、获得认知和情感经验、培养良好审美情趣的教学方法。音乐体验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如下:
1.创设体验情境。情境的创设对于音乐作品的鉴赏起着重要的作用。体验式教学法要求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可实现视听结合,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将学生带入一种特定的情境,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综合运动中获取对音乐的信息和审美体验;并通过多种形式,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在具体、生动的形象感受中,唤起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和对音乐知识的渴求。
2.享受体验的过程。体验既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接受音乐必须要经历的学习过程。体验是点燃灵感火花、导入深层认识的源泉。音乐体验性学习强调身体性参与,它要求学习者要自身去经历,去感悟。它重视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尊重学习者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鼓励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创新精神,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参与、活动、实践,视教学过程为整合、转化学生间接经验为直接经验的过程,将学习过程变为融学习者个人经历、感受、见解、体验为一体的过程。
体验教学要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教师在创设了有效的教学情境后,不做提示和暗示,要让学生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高中音乐鉴赏课不提倡教师用过多的讲述占用学生聆听音乐的时间,而提倡学生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知和体验。教师要启发学生在对音乐形态与音乐情感的积极体验中,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并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3.体验的交流与总结。音乐鉴赏是一种复杂的审美心理活动过程,而感知、想像体验则是音乐鉴赏者参与音乐鉴赏活动所要经历的心理过程。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教师要运用自己掌握的音乐知识与文化知识,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理解音乐。
教师要熟悉教学所涉及的音乐作品并对其有独特的见解,在学生充分感受之后,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去感受、理解音乐。因此,在体验性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传授同样不可缺少,但教师的这种传授不同于一般课堂教学中的传授,它不能过多、过细,以削弱学生自身的活动和体验的作用,而是旨在引导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积极展开、参与活动进行情感体验。此外,教师传授的语言要精练,富有启发性,富有艺术的美感,内容不能太直观、明了,尽可能地多给学生留下一定的体验和自悟的空间。
通过体验性教学,教师要实现角色的转变,做一个导演,安排好适当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使学生由观众变为实际参与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切身的感受,实质的理解。当然,学生的体验、自悟也不是盲目的参与和胡思乱想,而应是在教师“传授”的启发引导下,在学习作用下的积极开展,是一种在事实面前的顿悟,是一种经过体验后发自内心的领悟。
音乐欣赏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精神的升华和理性的领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由感性欣赏上升到理性欣赏的层次,从而实现审美心理活动的完善和飞跃。在音乐教学中,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来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达到审美体验的功效。
4.拓展延伸。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要让学生在广泛体验的基础上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用各种方式来表现音乐、体验成功,体验音乐的美妙。体验性教学的拓展阶段也是音乐鉴赏教学的结束阶段,主要通过练习、评价、总结等实践活动,深化情感体验、实现知识技能迁移。教师要根据每课学习重点,设计一些简单练习,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如要求学生聆听音乐后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在学生充分感受乐曲之后,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解说,讲授音乐知识,让学生去体会:这是一首混声合唱,主调与复调混合手法的运用,以及号角的旋律,让人觉得似乎是中国人的呐喊,表达了中国坚决抗战的信念及必然的决心。最后,教师进一步拓展,利用多媒体简介冼星海、光未然,并让学生课后搜集二人的作品,让学生去了解、热爱伟大的音乐家和他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