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福建高中新课程网》
下文探讨了音乐鉴赏中课堂问题设计的重要性。由此提出新形势下音乐教师不能只是关注新的教学手段,重要的是转变教学观念,从教学细微处着手,重视课堂问题的设计与作用,找准教学切入点,潜心研究新课标、新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精心设计具有“探究性”、“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形成自主、探究、交流、体验的课堂新模式。
随着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启动,《音乐鉴赏》作为增进学生基本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六个模块中最为突出和重要。对广大音乐教师来说,如何转变观念,换角色,打破传统授课模式,准确体现新课程精神,真正成为学生学习音乐的促进者、合作者,将再是一纸空话。摒弃音乐课改中种种时髦误区及虚假繁荣,我们努力寻找探索平时音乐课堂中,能行之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体验的方法手段。新课标要求:“聆听音乐时,可设计具有探究性的启发性的问题,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与理解音乐作品。”众所周知,课堂提问教学中最常见的手段之一。曹理老师提出:“教学过程始终贯穿着一条求索链:生疑(置疑)----质疑----释疑----再生疑。”如何使“问题”这条主线串起教学的各个索链,通过沟通对话,真正形成师生“音乐学习共同体”。笔者认为必须扎扎实实在问题的“探究性”和“启发性”上做文章。吴斌先生在江苏省高中课程音乐教学研讨会上明确提出:“音乐鉴赏,关键是问题,必须重视问题的设计与作用”。
以“问题”为起点,激发学生探究学习
21世纪的音乐课堂是学生通过对音乐的深刻体验和他人与教师分享音乐的体验与快乐。教育家杜威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由一个适宜的经验环境,做好思维的开始阶段。”在课堂导入中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原有记忆的激活,通过知识迁移,引发他们的兴趣。学生根据直接经验获得新的体验,情绪逐渐高涨起来,从而对新的课程充满渴求。教学过程由质疑,解疑,再质疑,再解疑,循环往复、步步深入。“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潮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开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学心理生动的描述是我们课堂上孜孜追求的教学境界。所以,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引起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如何环环紧扣将问题引向深入,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通过对话,引起师生情感共鸣,鼓励引导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发表独特的见解。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主动探究学习,在自由参与和表达中获得体验的快乐。
课例1:民族音乐欣赏课《春江花月夜》,我先后采用不同的教学法,获得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
片断1:按照老的欣赏教学模式:介绍作品,分析乐曲的段落结构,了解“换头合尾”的民乐创作特点,视唱主旋律,欣赏全曲……
课堂效果:教师声情并茂,学生兴趣索然。
片断2:以问题导人:“今天这堂课老师请大家做一回作曲家。”(课堂里所有的眼睛都成了问号)“别担心,肯定人人都能胜任!”(窃窃私语,异常兴奋)“乐曲的题目《春江花月夜》,音乐表现意境: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摇曳。请各位首先选择:采用民族乐器还是采用西洋管弦乐器?说明选择理由。”大部分同学主张选择民族乐器,理由是和乐曲意境相符。有位男同学说:民乐有很强的造型功能,也有同学表示也可以选音色优美的西洋乐器。反对者说:小号不能用,音色太亮了。接着,我们又分别探讨了旋律、节奏、速度该怎样运用。
达成共识的是:旋律要柔美抒情,节奏要宽松点,速度较慢。又有一个反对声音:速度不能全是慢的,音乐要有变化。理由:夜色不全是静谧的,也有欢乐的景色……接下来的欣赏学生都很投入,学习兴趣和效果大大超过前一堂课。
教学反思:传统的欣赏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课堂气氛沉闷。后一堂课通过巧妙设问,把学生引入课题,并利用他们原有的知识为乐曲构造一个框架,由此激起他们对作品的期待,在欣赏中关注音色、旋律、节奏、速度的变化,当发现自己很多想法和作曲家不谋而合时,那种兴奋不言而喻,体验与感受也比较深刻。由此可见,教学中巧妙地设计“问题”,能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索学习。
在当今社会广播、电影、电视、网络、音响传媒发达的情况下,学生获取音乐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宽,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知识惟一的传播者,不能再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及思想情感强行灌输给学生。而是要走下讲台,以平等合作的身份和学生做朋友,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和感受,鼓励求异思维。在学生违背偏离了作品的基本意义范围时,不能听之任之,而要引导帮助他们掌握作品的基本意义,并获得基本鉴赏知识,提高鉴赏能力。“导而勿牵”是鉴赏中教师必须掌握的尺度。因此,巧妙地设计“问题”能取得画龙点睛的作用。
重视“问题”的作用,强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形成是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产生惊奇和疑问的开始,因此精心设计每一步提问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这个问题在教学中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无效低效的提问随处可见。
课例2:放完音乐后,“这段音乐好听吗?”浅显平庸的提问,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音乐的体验只停留在感官上。雷默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中对此种现象有精辟论述:“艺术并不是为了提供单纯、短暂的快感意义上的让人喜欢而存在的……艺术包含着有待分享的洞察,它提供了一种非常基本的自我了解,无论艺术是简单还是复杂,都是如此。分享艺术的力量的途径,就是对它进行审美体验----并不是尝一尝,看合不合口味。然而,教师们大力推行的都是后一种肤浅的体验,他们老是问:你们喜欢这首歌吗?……好像这才重似的。重要的是:你们听出这首歌里有什么了吗?对你们听到的有感觉吗?……在多观察、多反应的意义上,中心问题是你们理解了吗?”雷默先生的这番话应使我们许多音乐老师汗颜!谁能保证以前没有提过愚蠢的问题?我们要静下心来,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好好反思一下,针对新教材,梳理好教学思路,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创设一种使学生意欲探索的教学情景,从不同的内容、多学科角度的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我们要潜心研究的是:提出的问题能否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提出的问题对学生是否具有挑战性?提出的问题能否刺激学生主动质疑?要用探索性的教学原则,激发学生认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发问,形成主动探究学习的崭新局面。
课例3:讨论音乐的社会功能时教师提问:快餐店一般以什么音乐为背景?有的同学说节奏快的,有的说比较抒情的。在众说纭维的情况下,学生们分组调查了一批快餐店,结果发现经营较为成功的快餐店都是以节奏较快的音乐做背景;生意一般的店对音乐背景没特殊要求。这说明什么呢?在强烈的好奇心驱动下,学生通过观察终于发现:在快节奏的音乐背景下,人们进食的速度受音乐节奏的影响,要比平时快一些,吃完就走,客流量大,老板无形中靠音乐赚了大钱。而不善经营的老板可能还没意识到背景音乐的重要。
教学反思:此课通过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创设了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索的空间,在调查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让学生自主、独立、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这种开放式的研究性学习很受学生欢迎。教育家第斯多得评价:“不好的教师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
以“问题”组织教学,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音乐鉴赏中问题是课堂起点,也是教学主线。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是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课堂提问大有技巧。首先要注意提问的目的性。不要提一些简单的、带暗示性的问题,如“是”、“不是”、“喜欢”、“不喜欢”等。提问必须立意鲜明,语言简练,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考虑问题的难易,将“定论”的讲述形势,转化为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形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要对学生形成一种智力挑战,就像树上的挑子,要跳起来才能摘到。在这个过程中跳跃和摘桃带来的体验是深刻的,它比教师硬往学生手中塞桃要有趣得多,而靠自己努力挣来的东西总要珍贵些,这样获得的知识技能不容易遗忘。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所获体验大大高于教师的直观教学。即使探索失败了,也不要紧,吃一堂,长一智,可以另辟蹊径,继续探究。第三,要掌握提问的时机。即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几欲言而不能”时提问。第四,要注意问题之间的联系。问题要前后呼应、层层深入、丝丝入扣,才能最后“水到渠成”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还有一个必须引起关注的是:教师不仅要准备正确的答案,更要估计到学生提出的若干答案。教学评价必须建立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敢于质疑,勇敢地说“不”,在自主、探究、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问题”在音乐鉴赏中的作用。课堂问题生成于教学求索链的各个环节,教师无论运用何种教学手段,采用什么教学模式,体现哪种教学理念,都离不开提问和学生沟通对话。用好了,课堂教学就鲜活起来。所以“问题”是音乐教学的催化剂,它和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新形势下,我们不能只是关注种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而是要从细微做起,从我做起,研究新课标,研究新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用探究性、启发性的问题,撞击学生心灵的火花,引导学生参与音乐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