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中学音乐网》
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它是人们的情感的凝。它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灵魂,有着其他任何一门艺术所无法比拟的特殊魅力。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过:“开启人类知识宝库的钥匙有三把,即数学、文学和音乐。”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她运用音响、节奏、旋律、和声等多方面的因素来塑造艺术形象,并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去激发人们的美感。所以说,音乐所能起到的教育作用往往是最直接、最动人心扉的,它往往超越过其它姊妹艺术而发挥出强大的组织力量和鼓舞作用。
自古以来,无论中外的教育家,都对音乐的教育作用给予了高度的注意。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倡音乐教育的大师,他说:“广博易良,乐教也”。意即利用音乐陶冶青年的性格,使其养成文质彬彬、温良敦厚的君子风度。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价值观念的建立,人格的完善,理想的升华,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修养的作用。而音乐恰恰是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有着德育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音乐艺术所具有的强烈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欣赏者的心灵,潜移默化地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人们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可爱;听施特劳斯的《维也纳圆舞曲》人们觉得生活是那么的美好。从《春江花月夜》优美的音乐声中,可以想象到那个春风和煦、明月当空、山水相连的动人画面,并从内心感叹祖国山河的无比美好。《义勇军进行曲》给人以奋进的力量,《黄河大合唱》又使多少人受到鼓舞。那亲切优美的民歌,色彩斑斓的民间器乐演奏,如委婉悠扬的江南丝竹、清新华彩的广东音乐等,不仅能够使人获得音乐的美感,更使人产生一种由衷的民族自豪感……总之,音乐能唤起人们多种多样的感情,对音乐的系统学习有利于理解和信念的形成,并对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它在培养青少年高尚的道德情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决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点缀。
但是,面对媒体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学生获取音乐食粮的主要途径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多少学生能认可与彻底的接受呢?都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然而,学生已经对所欣赏的音乐产生不了兴趣,何谈喜欢与欣赏呢?又如何能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呢?所以,我认为要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分析能力,就必须转换我们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观念,以适应新世纪、新学生的新的要求,而不是要求学生适应我的教学方式!
一、教学方法的转变与更新。
中学音乐教育不是以培养音乐家为目标,而是通过古今中外各类型经典音乐作品的演唱、演奏和欣赏等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仔细聆听,认真体验,使其内心情感渗透到作曲家所表现的丰富情感世界中去,在高雅艺术的熏陶下,其身心就不断地得到愉悦,从而使心灵得到升华,并由此逐步实现完美人格的创造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欣赏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先“讲”,学生后“听”,等到学生欣赏的时候以兴趣全无,因为教师讲的太多了,也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思维。这种“填鸭式”的老套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适应新时代下的要求: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接受知识;学生无从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才能,甚至会发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等。
针对这些缺点,我在教学中尝试采取了几种教学方式:
(一)“启发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所谓的“启发开放式”是指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自己充分发挥自由联想和想象,在不离开音乐共性、作品思想的前提下,让学生根据音乐进行再创造。
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法呢?
首先,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它具有社会科学的一般特征,同时还具有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音乐作品除了能给人以教育启迪之外,它有一种独特的、感人的魅力 ---- 人们的感情和思想可以在乐声的熏陶中尽情地、自由地驰骋!如陈钢的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中的 B 段,同一段音乐有人理解为是描写苗寨人民欢快的劳动场面;也有人理解为是描写劳动之余,一对青年男女在翩翩起舞,从而迎来了更多的青年男女共舞的场面。再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开始句,有人理解为“命运的叩门声”,也有人理解为是“贝多芬对命运的挑战和反抗”,这些讲法我认为都是正确的,这就是我理解的音乐的多重性。
第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音乐欣赏是艺术化的音响流在听觉中造成的一个持续不断的“痕迹流”。这个感知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在记忆的基础上完成的审美过程。了解作品的整体,还要注意很多细节,比如:和声、旋律、速度、音区等等,这个分散又集中的统一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接受的音乐的多层次性和内涵。同时重要的是当音乐刺激听觉时,会把非同类的事物也牵涉到审美中来。这种非同类因素有:听觉的感觉、哲理的体会、过去有关的生活经历、知识的积累、经验、思想及欣赏时的情绪等等,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联想,便存在着个别差异问题。当然这里要提醒的是:不能因个别差异而放弃音乐的共性。比如音乐中出现鸟鸣时你不能理解为这是马蹄声,否则就离开了最起码的音乐共性。
那么一个音乐作品,作者所塑造的音乐美如何变为每位学生脑海里的形象呢?作曲家的思想情绪如何才能与学生的情思连接在一起呢?这两者之间需要桥梁 ---- 情感的体验、想象、联想。这是音乐欣赏过程中的手段和纽带。但是情感的体验往往是不统一的或者说不同类的,这里需要教师利用有关的素材、背景资料、作者的创作个性、作者创作该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的思想等等给学生做最生动的介绍。这样有助于学生尽可能准确地把握音乐形象。如:在介绍管弦乐作品《春节序曲》时,教师在介绍作品内容上要体现我国人民在春节时热烈欢腾、同歌共舞的场面。这部作品的结构、调式等由学生参与分析,特别是具体每段音乐的形象,让学生根据自身对春节的感受和耳闻目睹中国大地上过春节时任何一种形式的热闹场面而进行自由联想和创造性想象,甚至在第一主题秧歌舞音乐部分,让学生伴随着音乐起舞,让学生更深刻体会、感受音乐的美。
第三,再从调动学生主题主动性、积极性与参与性来讲,这是“启发开放式”教学有着一定的作用。如果不给学生自由想象、创造想象的机会,一直要求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转,这样会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和创造性才能。因为我们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给学生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鉴赏能力,锻炼学生自己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去探索、寻找、发现音乐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因为艺术价值高的作品都是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统一体。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作品、欣赏作品的能力。
“启发开放式”教学能给学生在欣赏课中积极参与和自由联想的机会。通过这种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具有崭新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培养学生善于独立而且主动进取,决不墨守成规的习惯,不断发展完善其观点,把音乐思维的振幅再扩大,把音乐的美再度升华。
(二)“求异思维式”的教学方法
欣赏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已经引起了音乐欣赏教学工作者的重视。于是有关音乐欣赏方面的教学方法也逐渐多起来,但即使再多教学方法的出现也掩盖不了现在中小学音乐欣赏的教学现状:从教师的主观感受出发;以一成不变的素材为主要内容;以枯燥、单调的分、合为基本手段;不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把学生放在 “ 欣赏者 ” 而不是 “ 鉴赏者 ” 的地位。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还是思想的懒惰者呢?音乐本就是一门模糊的艺术,没有什么对错而言,音乐课堂是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地方,也没有对错可分。所以,在音乐教学上,学生有权利说出自己的想法与意见,锻炼自己的“求异思维”!
例如:欣赏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后,学生们认为《梁祝》的结局大大削减了其艺术感染力,有人问:一个悲壮的爱情故事为什么在 “ 化蝶 ” 的大团圆中结束?是否是对封建制度的默认和赞同?有人问:《梁祝》结尾的音乐为什么是爱情主题的简单再现,而不描述祝英台撞死在碑前,从而留下荡气回肠的千古的遗憾?但是在对比欣赏了二胡叙事诗《新婚别》后,学生大都很喜欢。他们认为相比而言《新婚别》的结局自然、合理的多:在凄厉、哀怨的主题变奏声中,从军者的脚步渐渐远去,荒野枯树下泪流满面的妇人招手惜别,最后定格成一副苍白的画面,并永远保存在我们心里。
二、教学用具在音乐课堂上的使用
教学用具有很多种,包括多媒体教学用具和实物教学用具。
多媒体演示很生动、具体,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复杂的音乐知识简单化、趣味化,弥补过去音乐教学中看不见摸不着的缺陷,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比如在教学《中国民族乐器》一课时,教师如果仅仅是纸上谈兵,一堂课的时间,也不可能让学生体验所以的乐器的音色,况且教学中也不可能把所以民族乐器都搬入课堂。教师演奏多种乐器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但是利用多媒体教具,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他可以将各种乐器一览无余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还可以利用声画同步技术,让学生感受每一件乐器的发音特点和效果,视觉能力和听觉能力互补结合,增加了学生分辨和记忆能力。避免了教师费时费力空谈乐器的形状、音色以及学生对知识点死记硬背的现象。
但是,我觉得多媒体教学用具出现在公开课的时候比较多,平时的音乐课还是在班级里,依靠单一的视听方式来欣赏。不仅是因为多媒体制作费时费力,还因为现在的教学环境所限。所以,为了使他们可以很好的欣赏,除了依靠多媒体教学用具外,还可以依靠其他的实物教学用具。
实物教学用具有很多,使用也很简单。虽然不是每个音乐作品都可以使用实物教学用具,但是,育人需要因人而宜,教学用具也应该要因音乐而宜啊!
(一)一跟绳子
个人认为,欣赏音乐的最好的方法除了聆听之外,还应该用实际身体行动去体会。
例如我们在欣赏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的时候,学生没有见过真正的纤夫,也没有体会过纤夫的生活是如何的艰苦,所以,要想欣赏这部音乐作品,只依靠听觉与视觉的刺激是不够的,要身体力行才可以。于是,我向体育教师借了一根很粗很长的绳子,在班级里找了几名体态较胖的男同学,让他们在绳子的另一端,再找几名同学在绳子这一端,这些学生努力的要把那些身体较胖的同学拉进来,而外面的同学拼命的往外拽,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体会到了纤夫的生活艰辛。从而珍惜现在的生活,也更加喜欢音乐课。
(二)一首歌曲
我们以往的音乐课,很多时候都遵循这样的教学步骤:
①介绍作者、写作背景、思想内容;
②初听作品,有整体印象;
③曲式结构分析,讲解作品;
④复听作品,逐部分欣赏音乐
⑤……
我们像一个个外科医生,拿着手术刀肢解作品,在不断的分、合、合、分后,泯灭了音乐最为宝贵的东西。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喋喋不休地向学生讲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以及德育渗透,而忽视了音乐的艺术性、审美性。要想让学生独立的欣赏一首音乐作品,可以有很多方式,利用同时代的歌曲,就是其中之一。
其实,每首音乐作品都有他特定的年代,我们可以在欣赏课开始时,先播放本节课与要欣赏的音乐作品同年代的歌曲,让学生在还没进行教学内容的时候,就先明确本节课要欣赏音乐作品的年代与时代背景,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简单的引导学生欣赏就可以了。一首适当的歌曲,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其他的教学方法
常言道:“教有常法,而无定法”,我在教学过程中还尝试了其他几种教学方法:
1 、擂台赛式教学策略
把音乐课堂,变成一个竞赛的场所,把学习知识变成打擂的形式,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民歌》一课时,把学生分成 4 个参赛小组,通过“民歌知识问答、辨别不同地区的民歌、赛歌”三个环节的竞赛,不仅使学生主动地掌握了有关民歌的知识,还在“赛歌”这一环节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的音乐才华。在紧张、活跃的气氛中完成了本课的教学内容。
2 、游戏教学策略。
每个人都不会拒绝游戏,学生更是不例外。将以讲述、静听、观看为主的教学内容改换成以一串游戏节目,以学生的自我表演等为主。必要时改变学生座位,将“插秧型”改成“半圆型”或“马鞍型”,撤去讲台或将讲台置于一角。教师由“主角”改换成“导演”,上课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上台表演,从游戏中获取音乐知识,感受音乐的美。这个教学策略适用旋律性、故事性很强的乐曲,比如韦伯的《邀舞》等。
3 、环境熏陶策略。
在音乐教学时不妨精心营造一下课堂的环境,比如可把教室布置成花园式,满目翠绿,让学生一进课堂就仿佛联想起“鸟语花香”般的情景等。一旦学生有了这种环境熏陶并得到心理共鸣,就更易“听懂”音乐感悟音乐,激发出灵感,活跃课堂气氛。那么,音乐教学的效果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切实的提高。优美的环境适合听优美的乐曲,比如《春江花月夜》、《沃尔塔瓦河》等。
音乐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上的创新可以是千姿百态、不拘一格的。要想跟上时代的脚步,掌控课堂教学的局面,就要有勇于创新的勇气与精神,虽然我的这些想法还不太成熟,还有赖于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完善,但是我有信心,让我的教学方法,在创新中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