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东莞中学教育科学研究网》
高中音乐课欣赏教学为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凭借和空间,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积累及生活经验也为欣赏教学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好的条件和基础。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我高中音乐课的欣赏教学中尝试运用“听”、“想”、“动”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造性“听”的教学方法
“听”是音乐欣赏的首要途径和基础。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先把音乐作品的背景、内容、特点等抽象知识讲给学生,然后再听、再欣赏。而创造性的“听”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地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使学生不仅能听、会听,而且可以创造性地听,具体的做法是:
1、“听”出音乐作品的情感。在进行“音乐作品的个人风格”一课教学时,同学们在欣赏柏辽兹《幻想交响曲》同学们一致感觉作品的旋律优美、感情丰富、活泼乐观。再经过启发引导和反复欣赏,同学们又听出音乐中包括的不仅是欢乐,而且还有痛苦和困惑。在此基础上,我又从音乐的内涵和表现手法上进行深入的分析,例如:作者在每个乐章反复出现一条旋律来表现恋人,表现手法不同如:第一乐章“幻想,热情引入时,宽广自由来描述”热情洋溢而又高贵的情感。第二乐章“舞会”中它转换为一个华尔兹。还有在第四乐章开始运用定音鼓、低音提琴和大提琴演奏下行音阶似的旋律,圆号演奏切分节奏,来揭开恐怖的气氛。第五乐章的独特音乐音响,进而柏辽兹音乐中具有超凡的想象和创新能力,在他的音乐中富有激情的表达方式,强烈的热情,节奏性的动力和出人意料的转折。通过教学同学们既体会了音乐的美妙,又开阔了思路。
2、“听”出音乐作品的民族性。音乐作品的个性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民族文化是个性发展的源泉,是创作的基础。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是五四以来中华民族大型声乐作品的经典之作,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结合的典范。对于黄河与中华文明的关系,近代史上悲壮的抗日战争,同学们了解较多。因此,在欣赏这部作品时,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用心用情去感受这部体现民族精神的作品中渗透的音乐要素,让他们边听、边领会这部作品的历史价值和民族特征。他们听出了黄河的苦难,听出了黄河的咆哮,更听出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通过教学,使他们既从音乐的视角重温了历史,又从历史的视角创造性地“听”出了《黄河》的音乐特点,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启迪。另外,在欣赏教学中,为了强化作品的民族性,我选择了古今中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编成教学单元,按类归纳,分类比较,通过个性与共性的辨证关系,使学生们认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深刻道理,激励他们热爱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二、创造性“想”的教学方法
“想”就是想象,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心理活动。创造性的音乐想象不是凭空乱想,应遵循音乐创作的规律和特点。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比较准确地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发展音乐想象能力。
1、启发学生自由想象。以一定的教学目的为前提,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模糊性思维和感受,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融进作品中,去展开想象。这种想象不受作品定位解析的束缚,在音乐标题给定的空间内自由展开,是灵活和随机的,“亦此亦彼”的。由于音乐是无形的,人的感受也具有不确定性,应该允许同学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想象,在创造的心理活动中提高欣赏能力,并获得一定的审美享受。
2、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开展音乐想象的方法。诸如,(1)整体感受法。通过旋律的起伏、快慢、节奏、强弱等,综合感受音乐是怎样开始的,有几个音乐主题,音乐的整体布局如何,各段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等等;(2)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相统一,把自己融到作品的主题中去体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3)直观想象法,让学生结合音乐画面展开想象;(4)听画结合法,音乐作品也可以表现色彩,让学生边欣赏作品边想象五彩缤纷的画面,融音乐与绘画为一体。
三、创造性“动”的教学方法
“动”,就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活动起来,不是消极被动地去听,而是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亲自实践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做法是:
1、边听边舞。当学生在听不同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时,让他用舞蹈动作表现出来可以更好地体会音乐的意境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如在欣赏藏族民歌“北京的金山上“老师边用藏语唱学生边听边舞。
2、组对演。每位同学按次序把前面同学演唱歌词的最末一个字作为自己演唱歌曲的第一字,如此循环往复。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了同学们收集学唱歌曲的积极性,扩大了他们学习和欣赏的范围,丰富了课余生活。
通过以上的欣赏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音乐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模式,使演员变为导演,使学生由观众变为演员,使学生在音乐天地里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