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初中音乐教法

让音乐课堂“活”起来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8

摘自:《成长博客》

美好的课堂气氛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朋友关系,合作伙伴的关系,需要有一种愉悦、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音乐课堂之中,增强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使学生在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在生动有趣的音乐课堂中体会音乐的美感,下面结合自身新型课堂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在课堂上,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的源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这充分说明,音乐的熏陶对于人的良好性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我们农村的乡镇中学的学生,接触音乐课堂教学比较少,有的学生在小学可能一节正规的音乐课就没上过。在初一刚入学,在给学生讲解枯燥无味的音乐知识,音符和休止符时,讲到时值比例时,恰好与数字的意义相结合,我形象的把一个成熟的大西瓜放在桌上,同学都争着大眼看,一定要想吃一口又甜又起沙的大西瓜。我问:“大西瓜与咱们将要学的音符时值有什么联系?如何划分?”小组互相讨论,交流意见和看法。即把大西瓜分成四等份,以一等份四分音符“5”(一拍)看成单位“1”。二分音符“5-”(二拍),全音符“5--”(四拍),然后把西瓜分给每小组,看如果再切分结果将如何?,这样有趣味的课堂教学既加深了音符时值,学生又复习了数学知识。在这样的启发下,学生既记牢知识点又开发了智力。

再如,讲解“休止符”这个常用概念时,我对同学们说“0”虽然不能唱出,不是一个音符,但是这种符号起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就如我们每个人的讲话不带标点符号,致使无法换气。通过这幽默风趣讲解与表达使学生领悟了所讲解的知识,又增添了学生学习的乐趣。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创设使学生轻松愉快,情趣高昂的愉悦氛围,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二、在课堂上,开发音乐的感知力,让学生体验音乐的美感

音乐感知是一种多种感知渠道协同作用的感知活动,开放的感知渠道越多,对特定对象的把握就越全面、越精确、越深刻。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音乐兴趣以及积极探索和创造的自主发展,有助于积极的社会情感和审美情感的养成,感知音乐的方式分三种:

l、“听”。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是音乐艺术实践的重要过程。教师必须善于激发学生感知每一首歌曲或乐曲最富表现力的特征。比如,在教歌曲《鼓浪屿之波》时,我放录音让学生欣赏一遍时,学生便会随着音乐的律动:有的手执“指挥棒”(铅笔,筷子)摇头晃脑,如痴如醉,好似这优美的旋律出自他们的“魔棒”,有的干脆以桌代琴,激情澎湃敲打节奏,有的小声随着旋津哼唱,从眼神中看出同学们内心的感受,希望台湾早日回到母亲的怀抱。

2、“视”。俗语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看”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因为音乐与舞蹈、美术,戏剧,文学等相互联系的有机结合艺术,教学中应把音乐与多种艺术形式相关知识t创作技能,文化背景,风格特点融于一体充分利用绘画知识和技能的现代教育手段,音画结合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如教唱《春之歌》时在多媒体教室放上几幅描绘春天景色的画面,加入优美的旋律嘹亮的歌声,让学生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然后,再分组讨论看、听后的感受。

3、“动”。通过以律动的形式,让学生参与、交流、模仿和表现,使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创造多种多样的“玩”法,挖“玩”的内涵,使学生通过音乐的美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相互作用,学习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获得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如在教“切分节奏”这一难点时,我现让学生去根据节奏的长短关系,小组进行交流想法去解决,即2/4XX XX|XXX||,结果是我意想不到的是,学生掌握的非常好,有的口读节奏,手击节拍,有的象手鼓似的,拍击桌面,有的同学想起新疆动手腕、动勃子的舞蹈,使得整堂课非常的活跃。

三、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乐于表现音乐的能力

在新型的课堂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被引入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多给学生创设多种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信、演唱及表演能力,发展学生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与他人沟通配合。在音乐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比如,学习“啊,奥林匹克”这节课时,我首先给学生简练的讲解奥林匹克是一项世界上最大的体育运动,他所倡导的主题精神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平竞争的精神,为了使课堂气氛“活“起来,我始终给每个小组进行分配任务,第一组讨论一下奥运上你所知道参加的体育项目,开始翻阅查找资料;第二组能否歌唱一些关于奥运精神的歌曲,大胆歌唱;第三组,结合自己的想象力,进行上台表演创作。这样一来,学生大胆创新的勇气上来了,整个课堂探讨声、歌声、寻找资料的翻书声,最后的效果还是不错的。第一组的同学讨论近20多种项目:如跳水、游泳、飞碟、投掷等等;第二组的同学歌曲演唱虽不全,但能唱上几首歌,如:《飞吧,足球》、《亚洲雄风》、《中国功夫》等,并要求学生在课下互相教唱一下,第三组表演也非常出色,有的两个人进行武术表演,有的比较幽默作哑剧表演。

总而言之,学生的参与性很高,能用头脑去想,去挖掘知识,通过相互交流,合作表演的教学模式,学生把“奥林匹克”理解的非常透彻,接着,让学生听了一遍歌曲“奥林匹克风”,学生没几遍达到上台有表情歌唱的能力,在台上尽情高歌,并且歌唱非常自然,加的动作也很自如,因我采用比赛式的形式,“组内是合作,组间有竞争”的机制,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

四、在课堂上。丰富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没有固定模式,生活中无时无地不在充满着创造的机会,要在课堂中设法激发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的热情,千方百计地去挖掘拓宽孩子们自由创造的空间,让学生学会幻想,学会做梦,学会好奇,尽情释放生命中创造能量。

音乐课堂上的创造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在积极进取的求新求异中展现特色的个性音乐才华。学生有创造的天性,利用学生发展的规律,启发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展示自己的创作及作品,在交流中共同分享创造的愉快,使学生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浪漫月光曲》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对“李白邀月图”这幅中国画,各个小组进行展开想象,想到了什么?用怎样的方式去表达?结果,使我意想不到,有的小组唱起《思乡曲》,非常感人,有的小组表演《八月十五月儿明》,还有小组进行表演待歌等学生的创造交流的内容都完全适合这个体裁.使得整个课堂每位学生学到了丰富多彩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

总之,我们教师应该拓宽学生音乐学习的渠道,改狭隘、封闭式课堂教学为广阔、开放式的音乐教学,让我们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之中,用脑去想,用口去唱,用眼去看,用身体去表现,让音乐课堂气氛“活”起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