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字在歌唱教学中的神奇魅力
赘述:
我和许多同行在一起听课,上课的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手段上都加入了最新的课改元素,课堂气氛活跃,知识面涉及也很广,学生应该说在一节课中收获颇多。但是我们听课的人却总是觉得还不舒坦,原因是什么?
思考:
可以说课改确实给学生们带来了许多实惠,至少现在的一节课上学到的知识可能是以前两三节课才能学到的。但就在我们轰轰烈烈、奋勇前进的时候,各位同仁是否有人回过头看一下身后的路上,我们不慎丢掉了什么?对了,是教会学生怎样用类似“天籁般的声音”去歌唱!是怎样如森林中的黄莺,既有嘹亮婉转的歌喉,又有发自内心的演唱激情!
课改中有过这样的一个要求:淡化双基。好了,有的教师囫囵吞枣似的一概接受,当即删去课堂上一切有关练声或指导演唱的内容,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歌唱,出来的效果当然就是“惨不忍听”!
而《新课标解读》中也有一段斩钉截铁的论述:音乐教育教学中,应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音乐美,即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试问,学生长时间听到的是自己这种或撕声厉竭或颓废无力的唱歌声音,美,从何谈起?审美能力提高?望而兴叹!在这中间学生是没有责任的,因为他们没有被养成过这种习惯,没有这方面的已有经验;再者,新改版的音乐教科书上融入了大量立意美、情景美、音韵美、曲调美的歌曲或乐曲,让孩子们提高审美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已经具备了;那么,应该为这个承担起责任的是我们教师自己。我想,如果音乐教师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将自己的审美体验积极而恰当地融合到教学中,特别是融合进歌曲的演唱处理中,将歌中美好的一切都形成强烈而浓郁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我相信学生在这种情感的驱动下,要唱出心中的激情和展现出相应美丽的歌喉不是一件难的事。有一个例子用事实证明了我的想法是正确的:
今年我教的是一年级音乐,按照惯例在第一节课上我是先和大家进行熟悉和交流,讲解本学期书本上的一些值得探讨的东西。另外再让小朋友们展示一下自己的音乐才能,顺便让我也亮一个像。小家伙们个个兴趣盎然,唱歌的特别多,《小燕子》这首歌是最受欢迎的,嫩嫩的嗓音让我感受到了童心的天真。这时我故作神秘地对大家说:“老师听了你们的歌声嗓子都痒痒了,让我也来唱一曲吧!”在一阵掌声中我就象一位演员一样优雅而自信地走到小朋友中间,动用我所有的情感、最甜美的声音演唱了《小燕子》,在这中间我还搭配了一些适当的动作。孩子们一下子就来了精神,跟着我的旋律一起拍手、演唱、舞蹈,在我时而轻柔时而高亢的歌声中,孩子们紧随其后,一曲终了他们欢呼了起来,“老师你唱得真好听!”我却说:“你们没发现刚才你们的声音也非常好听吗?”孩子们的眼睛亮亮的,趁热打铁,我紧接着说:“我们要让歌声变得动听,首先要想方设法地让自己觉得好听得不得了,然后才能打动别人,大喊大叫的声音是没有人爱听的,对吗?”
一避免“喊唱”,“轻”字首当其冲:
少年儿童大都活泼好动,爱喊爱唱,自控能力较差,而且发声器官正处于细小嫩弱的时期,这个“轻”首先是教师对学生在人性上的关怀;其次,教师在指导学生使用科学的歌唱方法,尽量运用头声发声的时候,可能学生一下找不到正确的位置,而在轻声演唱的过程中,学生却能较容易地找到头声的发声点,通俗易懂地让学生掌握演唱方法;再者,轻声演唱还能让学生养成随时倾听演唱效果的习惯,学会听自己的声音,它是不是很美,是不是与别人的声音融合在一起。将自己的声音,自己的心,完全地、真诚地放到集体的表演中,与人合作的好品质也能得到很好的养成。
不过,请注意,我所讲的“轻声歌唱”,并不是说让学生用虚声、假声来演唱,它应是建立在实在的自然童声的基础上。低年级孩子头声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的自然声音位置的稳定,所以我从不说“去找眉间发声点”之类的话,而是让他们用有控制的、轻声的声音来歌唱,久而久之,到了中年级再有意识地强调头声,学生就能很自然地寻找到那种感觉了。
二要找感觉,“亲”字紧随其后:
在孩子们能适当掌握轻声歌唱后,紧接着要让他们明白“亲”字的意义。我用了最简单的对比法,在一首歌的演唱上分别用平淡的和亲切的感觉,让大家在直观上就有了一个初步的认可。当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过多的要求可能会束缚孩子的演唱,所以我先只要他们做到演唱时的脸上始终挂着“甜甜的笑”。虽是一句再简单不过的话,但真正要做到还真是需要花一番努力呢。首先我自己就要先做到不带任何情绪地微笑走进教室,尽可能地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来调动起轻松的学习环境;其次,我会在演唱前有意识地告诉大家要面带笑容,就象往杯子里倒满蜂蜜,我想没有人会拒绝这样香甜酣醇的水的。孩子们努力着,虽然有时还不尽人意,但他们的勇于尝试和不断进步让我始终都在被感动着。
说到这儿我忍不住想起了一次精彩的对话:在上半学期我们学到了一首名叫《小树叶》的歌,它描写的是深秋小树叶被风吹离了树妈妈怀抱的情景。孩子们是最富有同情心的,几遍下来就唱的委婉动听了。可这时有一个小男孩站了出来,说:
“老师,小树叶都离开妈妈了,它一定很难过,为什么你还要我们带着微笑唱呢?”
我一时愣住了,对呀,这太不合乎情理了。孩子们也都嚷嚷起来。我把目光停留在那个男孩身上,
“你说应该怎样表现呢?”
他想了想,皱着眉头低低地哼唱起来。一遍下来又有孩子说了:
生1:“我觉得小树叶离开妈妈后第二年它又回来了,它还是很高兴的,第二段应该面带微笑用甜甜的声音唱了。”
生2:“就算很难过,也要用甜一点的声音唱,不然就不怎么好听了!”
师:“那你们知道小树叶离开妈妈后去干什么了吗?”
生3:“它跟秋风在一起跳舞哪!”
生4:“它去叫冬爷爷了!”
生5:“我觉得它可能变成泥土做树妈妈的养料了!”
师:“哦,你看,小树叶离开妈妈后做了这么多事,它高不高兴呀?所以,我们在第二段还是要用高兴的、自豪的心情来演唱。”
其实,我很清楚孩子们的困惑,但我相信通过这件事他们一定会明白:有时的这个“亲”已不再是简单的微笑,而是要用最甜蜜的声音,最闪亮的眼神,最动人的神态,最有吸引力的表演,和最恰到好处的情感处理来演绎歌曲。这才是“亲”字的最大内涵。
三让人接受,“清”字不可估量:
记得我还是学生时的一次演出,作独唱表演。排练时,我努力将歌曲唱到声情并茂。正当自我感觉良好时,我的老师疑惑地看着我问到:“你刚才有几句话我始终没听清,口齿不清是演唱者的大忌!”是啊,当你在用含糊不清的声音向别人表达一种情绪、一种赞美、或是一种叙述时,怎么会让云里雾里的听者引起共鸣呢?“清”,是清晰、清楚、干净、明确的意思。也只有这样,才能“高山流水遇知音”哪。
在《娃哈哈》一歌中有一句“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节奏快,字数多,还要唱出维吾尔族音乐的韵味,孩子们常常唱得一口气接不上来,而且很容易牙齿舌头打架,吃字漏字都有。
于是我先让他们用慢速朗读这句话,渐渐加快,等节奏已能较快时,我又让他们注意强拍上的字要读得稍重一点,将节奏感在朗读时就体现出来。这一招确实有效,孩子们再也不怕拗口了,唱起来也顺耳多了。
为了让孩子们不断地对演唱产生兴趣,我专门在课中拿出五到十分钟来给他们唱。只要察觉到孩子们的情绪有变化了,我就让他们唱歌。这一招真是百试百灵,一下子就将学生的热情焕发了出来。他们实在太爱唱了,因为他们的演唱效果真的很棒!有个班主任对我说:“我们班的学生下课唱歌,有时上写字课还唱,他们是不是唱的很好呀?”我笑着说:“欢迎你下次来欣赏一下”。当这位老师真的踏进音乐教室时,孩子们愣了,紧接着欢呼了起来。可想而知,我们仿佛真的置身于天籁了。老师走时对我说:“我现在总算明白孩子们为什么喜欢音乐课了,他们的声音真的很美!”
在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中有一句话始终深深地刻在我的海了:任何知识都不应该根据书本去教,而应该实际指证给感官与心智,得到实际指证。这三个字就是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寻找到的宝贝,它让我们的孩子很快就听到了自己美妙无比的歌声,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对音乐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许对音乐的爱好更是加进了一步!
这才是我不断寻找课堂有效手段的原动力!
现在,我还在继续思考:还有没有更好、更易学、掌握速度更快的教学方法呢……
赘述:
我和许多同行在一起听课,上课的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手段上都加入了最新的课改元素,课堂气氛活跃,知识面涉及也很广,学生应该说在一节课中收获颇多。但是我们听课的人却总是觉得还不舒坦,原因是什么?
思考:
可以说课改确实给学生们带来了许多实惠,至少现在的一节课上学到的知识可能是以前两三节课才能学到的。但就在我们轰轰烈烈、奋勇前进的时候,各位同仁是否有人回过头看一下身后的路上,我们不慎丢掉了什么?对了,是教会学生怎样用类似“天籁般的声音”去歌唱!是怎样如森林中的黄莺,既有嘹亮婉转的歌喉,又有发自内心的演唱激情!
课改中有过这样的一个要求:淡化双基。好了,有的教师囫囵吞枣似的一概接受,当即删去课堂上一切有关练声或指导演唱的内容,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歌唱,出来的效果当然就是“惨不忍听”!
而《新课标解读》中也有一段斩钉截铁的论述:音乐教育教学中,应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音乐美,即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试问,学生长时间听到的是自己这种或撕声厉竭或颓废无力的唱歌声音,美,从何谈起?审美能力提高?望而兴叹!在这中间学生是没有责任的,因为他们没有被养成过这种习惯,没有这方面的已有经验;再者,新改版的音乐教科书上融入了大量立意美、情景美、音韵美、曲调美的歌曲或乐曲,让孩子们提高审美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已经具备了;那么,应该为这个承担起责任的是我们教师自己。我想,如果音乐教师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将自己的审美体验积极而恰当地融合到教学中,特别是融合进歌曲的演唱处理中,将歌中美好的一切都形成强烈而浓郁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我相信学生在这种情感的驱动下,要唱出心中的激情和展现出相应美丽的歌喉不是一件难的事。有一个例子用事实证明了我的想法是正确的:
今年我教的是一年级音乐,按照惯例在第一节课上我是先和大家进行熟悉和交流,讲解本学期书本上的一些值得探讨的东西。另外再让小朋友们展示一下自己的音乐才能,顺便让我也亮一个像。小家伙们个个兴趣盎然,唱歌的特别多,《小燕子》这首歌是最受欢迎的,嫩嫩的嗓音让我感受到了童心的天真。这时我故作神秘地对大家说:“老师听了你们的歌声嗓子都痒痒了,让我也来唱一曲吧!”在一阵掌声中我就象一位演员一样优雅而自信地走到小朋友中间,动用我所有的情感、最甜美的声音演唱了《小燕子》,在这中间我还搭配了一些适当的动作。孩子们一下子就来了精神,跟着我的旋律一起拍手、演唱、舞蹈,在我时而轻柔时而高亢的歌声中,孩子们紧随其后,一曲终了他们欢呼了起来,“老师你唱得真好听!”我却说:“你们没发现刚才你们的声音也非常好听吗?”孩子们的眼睛亮亮的,趁热打铁,我紧接着说:“我们要让歌声变得动听,首先要想方设法地让自己觉得好听得不得了,然后才能打动别人,大喊大叫的声音是没有人爱听的,对吗?”
一避免“喊唱”,“轻”字首当其冲:
少年儿童大都活泼好动,爱喊爱唱,自控能力较差,而且发声器官正处于细小嫩弱的时期,这个“轻”首先是教师对学生在人性上的关怀;其次,教师在指导学生使用科学的歌唱方法,尽量运用头声发声的时候,可能学生一下找不到正确的位置,而在轻声演唱的过程中,学生却能较容易地找到头声的发声点,通俗易懂地让学生掌握演唱方法;再者,轻声演唱还能让学生养成随时倾听演唱效果的习惯,学会听自己的声音,它是不是很美,是不是与别人的声音融合在一起。将自己的声音,自己的心,完全地、真诚地放到集体的表演中,与人合作的好品质也能得到很好的养成。
不过,请注意,我所讲的“轻声歌唱”,并不是说让学生用虚声、假声来演唱,它应是建立在实在的自然童声的基础上。低年级孩子头声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的自然声音位置的稳定,所以我从不说“去找眉间发声点”之类的话,而是让他们用有控制的、轻声的声音来歌唱,久而久之,到了中年级再有意识地强调头声,学生就能很自然地寻找到那种感觉了。
二要找感觉,“亲”字紧随其后:
在孩子们能适当掌握轻声歌唱后,紧接着要让他们明白“亲”字的意义。我用了最简单的对比法,在一首歌的演唱上分别用平淡的和亲切的感觉,让大家在直观上就有了一个初步的认可。当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过多的要求可能会束缚孩子的演唱,所以我先只要他们做到演唱时的脸上始终挂着“甜甜的笑”。虽是一句再简单不过的话,但真正要做到还真是需要花一番努力呢。首先我自己就要先做到不带任何情绪地微笑走进教室,尽可能地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来调动起轻松的学习环境;其次,我会在演唱前有意识地告诉大家要面带笑容,就象往杯子里倒满蜂蜜,我想没有人会拒绝这样香甜酣醇的水的。孩子们努力着,虽然有时还不尽人意,但他们的勇于尝试和不断进步让我始终都在被感动着。
说到这儿我忍不住想起了一次精彩的对话:在上半学期我们学到了一首名叫《小树叶》的歌,它描写的是深秋小树叶被风吹离了树妈妈怀抱的情景。孩子们是最富有同情心的,几遍下来就唱的委婉动听了。可这时有一个小男孩站了出来,说:
“老师,小树叶都离开妈妈了,它一定很难过,为什么你还要我们带着微笑唱呢?”
我一时愣住了,对呀,这太不合乎情理了。孩子们也都嚷嚷起来。我把目光停留在那个男孩身上,
“你说应该怎样表现呢?”
他想了想,皱着眉头低低地哼唱起来。一遍下来又有孩子说了:
生1:“我觉得小树叶离开妈妈后第二年它又回来了,它还是很高兴的,第二段应该面带微笑用甜甜的声音唱了。”
生2:“就算很难过,也要用甜一点的声音唱,不然就不怎么好听了!”
师:“那你们知道小树叶离开妈妈后去干什么了吗?”
生3:“它跟秋风在一起跳舞哪!”
生4:“它去叫冬爷爷了!”
生5:“我觉得它可能变成泥土做树妈妈的养料了!”
师:“哦,你看,小树叶离开妈妈后做了这么多事,它高不高兴呀?所以,我们在第二段还是要用高兴的、自豪的心情来演唱。”
其实,我很清楚孩子们的困惑,但我相信通过这件事他们一定会明白:有时的这个“亲”已不再是简单的微笑,而是要用最甜蜜的声音,最闪亮的眼神,最动人的神态,最有吸引力的表演,和最恰到好处的情感处理来演绎歌曲。这才是“亲”字的最大内涵。
三让人接受,“清”字不可估量:
记得我还是学生时的一次演出,作独唱表演。排练时,我努力将歌曲唱到声情并茂。正当自我感觉良好时,我的老师疑惑地看着我问到:“你刚才有几句话我始终没听清,口齿不清是演唱者的大忌!”是啊,当你在用含糊不清的声音向别人表达一种情绪、一种赞美、或是一种叙述时,怎么会让云里雾里的听者引起共鸣呢?“清”,是清晰、清楚、干净、明确的意思。也只有这样,才能“高山流水遇知音”哪。
在《娃哈哈》一歌中有一句“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节奏快,字数多,还要唱出维吾尔族音乐的韵味,孩子们常常唱得一口气接不上来,而且很容易牙齿舌头打架,吃字漏字都有。
于是我先让他们用慢速朗读这句话,渐渐加快,等节奏已能较快时,我又让他们注意强拍上的字要读得稍重一点,将节奏感在朗读时就体现出来。这一招确实有效,孩子们再也不怕拗口了,唱起来也顺耳多了。
为了让孩子们不断地对演唱产生兴趣,我专门在课中拿出五到十分钟来给他们唱。只要察觉到孩子们的情绪有变化了,我就让他们唱歌。这一招真是百试百灵,一下子就将学生的热情焕发了出来。他们实在太爱唱了,因为他们的演唱效果真的很棒!有个班主任对我说:“我们班的学生下课唱歌,有时上写字课还唱,他们是不是唱的很好呀?”我笑着说:“欢迎你下次来欣赏一下”。当这位老师真的踏进音乐教室时,孩子们愣了,紧接着欢呼了起来。可想而知,我们仿佛真的置身于天籁了。老师走时对我说:“我现在总算明白孩子们为什么喜欢音乐课了,他们的声音真的很美!”
在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中有一句话始终深深地刻在我的海了:任何知识都不应该根据书本去教,而应该实际指证给感官与心智,得到实际指证。这三个字就是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寻找到的宝贝,它让我们的孩子很快就听到了自己美妙无比的歌声,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对音乐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许对音乐的爱好更是加进了一步!
这才是我不断寻找课堂有效手段的原动力!
现在,我还在继续思考:还有没有更好、更易学、掌握速度更快的教学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