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凤鸣小学 周磊
【内容摘要】:音乐欣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有限的音乐课堂教学,如何“有意导入”、“有效提问”、“有趣活动”和“有情拓展”四个方面探寻实效性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关键词】:音乐欣赏;有意导入;有效提问;有趣活动;有情拓展
2013版《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可见,音乐欣赏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美国着名儿童音乐教育家詹姆斯.默塞尔在其名着《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一书中就指出:“在普通学校中,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欣赏而进行的教育。”但在小学阶段,学生由于受年龄、阅历、理解等因素的制约,音乐欣赏教学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价值,学生在音乐的欣赏中也没有获得真正美的享受。因此,为改变这一现状,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笔者就音乐欣赏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一、有意导入----学习热情的助推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环,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导入将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意”导入可以以旧带新、以易带难、以熟带生,达到融会贯通、动静结合、循环往复的效果,使教学具有新鲜感、启发性和衔接性。课堂导入语言设计得是否新颖别致,是否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求知欲,在于教师自身素质和导入语言的艺术性。选用何类导入方式比较合适、恰当,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新授内容去认真研究,精心构思、设计。
[案例]
在教学《走近京剧》一课中,笔者用的是从与京剧有一定联系的戏歌导入:课前聆听《说唱脸谱》。
师:刚才这首歌曲中你听出了哪些音乐元素?
生:京剧。
师:对了。我们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那么你对京剧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回答京剧的有关知识,当学生回答到相关的主题时教师马上加以详细的说明介绍。例如:
讲到服装时,媒体出示头饰、靴子、服饰等图片;
讲到脸谱时,媒体出示脸谱的同时,教师讲解脸谱所代表的人物个性;(红脸----正义----威武中正黑脸----中性----严肃刚正蓝绿----中性----凶猛豪爽黄白----贬义----阴险狡诈)
二、有效提问----实践创新的强化剂
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说明我们要充分重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我们免不了的是对学生的提问,而在提问的同时,还必须关注提问的有效性。在音乐欣赏课堂上,教师应该注意提问的方式,首先应该明确提问的作用。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变相监督那些注重力不集中的学生。通过提问,反馈教与学的信息,使得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把握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和方法,促进教学双向互动。
1、关注差异,分层提问
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教师面对的是不同程度的学生。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分层提问。对于A层学生,可以增加些拓展型问题,有一定难度,发挥该类学生的特长优势,激发他们“学无止境”的信念;对于B层学生,提问的问题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的基础目标,使他们收获一定的欣赏知识;对于C层学生,则设计一些易解易答易操作的问题,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使其在获得成功的喜悦中树立信心。因此,提问的问题该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
[案例]
在教学《北京喜讯到边寨》第一主题音乐时,对于A层学生,我的问题是:考考你的小耳朵。这段音乐让你想象到了什么场景?你能听出了些什么?对于B层学生,我的问题就是:这段音乐的风格是怎么样的?描绘的场景是怎么样的?演奏乐队和演奏形式是怎么样的?对于C层学生,我的问题就是:这段音乐的风格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描绘的场面是热烈的舞蹈场景还是恐怖的战争场面?演奏的乐队是中国民族乐队,还是西洋管弦乐队?演奏的形式是合奏还是独奏?
2、紧扣目标,适时提问
在音乐欣赏课堂中,教师就某首歌曲、乐曲所提出一个或一组问题实际是为组织学生进入学习过程而进行交流的话题,在这一过程中,既是学生学习过程,也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必须清清楚楚地知道教学生哪些音乐欣赏知识,发展学生哪些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哪些音乐素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抓住学生注意力,是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并学得轻松。
[案例]
在教学欣赏曲《打字机》聆听第一片段时,笔者提出了以下一组问题:
师:接下来,让我们闭上眼睛安静、完整地聆听,边听边想象音乐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场景?
师:音乐使你想到了什么?
生:在打字机的世界里,人们在忙碌地打字。
师:你觉得这首乐曲的速度怎么样?
生:很快。
师:为什么作曲家要用这么快的速度来表现这首乐曲,他想表达什么?
生:他想表达打字员打字的速度很快。
师:是啊,十九世纪美国的工作环境就是这样紧张忙碌的。
师:这么快的速度,说明他们的打字技术怎么样?
生:高超、娴熟。
师:从音乐中你感觉到打字员的心情怎么样?
生:很愉快!
3、把握节奏,生成提问
叶澜教授认为:“课堂应呈现生命态,是开展生成的,具有创生性。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音乐欣赏教学中,随着预设问题的抛出,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文本不断发生碰撞,在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对话和教学发展过程中,课堂上会生成一些新信息、新问题、新火花。面对新的教学生成,教师必须把握课堂节奏,调节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采取新的有效提问。
[案例]
在教学《打字机》第二乐段时,笔者提出以下问题:
师:现在我们来听下一段音乐,这段音乐和我们刚才听的音乐有什么不同?它在表现什么?
生:速度和节奏不同……
师:B段音乐旋律起伏较大,节奏放宽;A段音乐节奏紧密,欢快,速度是一样的。
生:从高到低,从低到高……像上下楼梯。
师停顿,没有就此打住,而是再问。
师:你感觉这段音乐在表现什么?
生1:骄傲、自豪。
生2:悠闲自得地休息。
生3:得意、工作成就感。
……
师:同学们都充分发挥了想象,回答的很好!一大半的工作完成了,我感觉音乐表现的是打字员打着字很得意的神态。
4、创设情境,自主提问
教学提问的最高水准是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其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一系列的问题在大脑浮现,就看教师是否给他们思考和交流的实践和空间。我们音乐教师应该在欣赏教学中多多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去聆听音乐,对音乐的关注就可想而知了。
[案例]
在教学欣赏曲《大象》一课中,教师揭示课题后,提出一个问题:
师:看到《大象》这两个字,你们最想知道什么?
生1:大象生活在什么地方呢?
生2:大象吃什么食物呢?
生3:大象喜欢在泥水里打滚,为什么呢?
生4:……
三、有趣活动----课堂互动的润滑剂
2013版《标准》中指出:“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所有的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创编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通过聆听来感悟音乐本质也是远远不够的,要在学生心中留下痕迹,就有必要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渗透教学。
1、游戏性活动,积极参与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游戏不同于一般的“儿戏”,它有着较深的含义和目标,它是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融于其中而不被学生所发现的。他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无意识地渗透新知,教育无痕。
[案例]
在教学《打字机》一课时,师播放打字的声音,生猜猜是什么声响。
出示谜语:
苗条的手指在它的肚皮上跳啊跳,
它咧着大嘴止不住地笑啊笑,
一嗒一,一嗒二,一嗒三,一嗒四……
它不会跳舞,
却记住了手指的每一个动作,
瞧,它把手指的舞蹈,
记在了白色的纸上。
这就把打字机的形状、功能等特性以快乐有趣的方式新鲜呈现了。
2、体验性活动,实践感悟
音乐欣赏教学活动,应遵循音乐教育所特有的审美规律,坚持以审美体验和实践为核心。而通过一些体验实践性活动,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一些亲身感悟,教学效果意想不到。
[案例]
在教学《打字机》第一乐段的乐器伴奏环节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活动:
师: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三件乐器(圆舞板、碰钟、沙锤),你们觉得它们的音色像乐曲中的什么声音?
生:圆舞板像击键声,碰钟像铃声,沙锤像倒机声。
师:我要请三个会听音乐的孩子加入乐器的伴奏。谁有胆量来试一试?
师先指挥学生徒手试一试,再跟音乐。
3、创造性活动,启发想象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欣赏教学中的创造活动,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思维擦出碰撞的火花。
[案例]
在教学《打字机》一课的最后聆听并表现全曲环节中,笔者设计了以下活动:
师:刚才我们对乐曲进行了分段欣赏,下面让我们走进十九世纪美国的办公大楼,当一名小小的打字员,感受一下紧张忙碌的工作环境。现在让我们全班一起来完整听全曲,你能听出乐曲的三部分吗?
当听到乐曲第一部分的主题时学生分组表现,用手势表示铃声和倒机声,当听到乐曲第二部分时学生用啦哼唱,并用捻指表示铃声,乐曲最后一部分学生表演打字,在最后一句最高音时给乐队一个鼓励的掌声。
4、合作性活动,增进交流
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在具体的活动中与他人充分交流、密切合作,不仅能让教学新意层出不穷,还能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协调能力。
[案例]
在教学《打字机》一课时,笔者把学生当成一台超大的打字机。
师:下面让我们安静、完整地聆听这首管弦乐小品《打字机》,你听一听打字机在打字过程中发出了哪些声音?
生找出打字机的声响。
生:击键声“嗒嗒嗒”,“叮”的铃声(满行提示),“嚓”的换行倒机声。(师引导提示)
师:请你们来合作表演,练习……
生分组表现打字机的声音。
师把学生分成三组,一组打字声,一组铃声,一组倒机声。(学生精彩地表演,快乐地游戏)
师:我发现你们就像是一部超大打字机!超大打字机表演非常成功,看,你们打出了漂亮的乐谱!
四、有情拓展----审美体验的催化剂
德国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歌德说:“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灵。”音乐是情感艺术,在教学后适当延伸拓展,从听觉欣赏延伸到视觉触觉观感,把音乐与生活的距离拉近,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灵魂,引起学生心灵深处情感的强烈共鸣,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达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目的。
[案例]
在教学《打字机》拓展延伸环节时,笔者是这样做的:
1、观看打字机和乐团完美结合的视频
师:打字机不仅出现在办公大楼里,它还出现在交响音乐的舞台上,想不想看看打字机如何与乐队完美结合?
2、观看《打字机》和莫慧兰体操的完美组合
师:在1994年的体操锦标赛上,中国体操运动员莫慧兰在表演自由体操时,你知道用了什么音乐吗?
综上所述,笔者就自己上过的欣赏课为例,探索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效性,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探究的角度多种多样,探究的方法自成一派,其中一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探究浅显,点到即止,没有深入挖掘;如学生的情绪因素对课堂实效性的影响,学生的智力因素对课堂实效性的影响;教材的趣味性对课堂实效性的影响等,还有许多可尽善尽美之处。
总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效性的研究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者付出艰辛的研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总结有效的策略。
【参考文献】:
1、2011版《音乐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厚德编着:《有效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