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教法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初探

作者:段昭艳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8

  作者:贵州省毕节第四小学   段昭艳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优美的旋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其中的诗情画意,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传递音乐美的魅力;创设音乐教学联想场景,引导学生的美感升华;践行开放的音乐教学,让让音乐教学具有多元性,不拘于一种固定的模式,使音乐课堂变得有活力。

  课程标准写道: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提高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我是这样认为的:

  一、创设音乐环境,营造音乐氛围。教师精心设计一个突出主题的视听环境,能够诱发学生对音乐和音乐学习的极大兴趣,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角色,经常变换教室的布置,根据音乐情景的需要对教室进行改变,如:上《春天来了》一课,我们可以事先就在教室里面添置一些绿意,在窗台上放几盆盆景,在黑板上画柳树,在墙上贴上各种各样的花朵等等。或者改变进教师的音乐、舞蹈、队形等等。让学生一进教室就有种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有学习音乐的氛围。

  二、注重新课导入,抓住学生心灵。导入是引趣的起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中,根据课型和具体教学内容,可采取一些不同的做法。例如: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图画、收集资料导入,用教室和学生手机的图片资料导入新课,这样学生不但增强了收集信息的兴趣,而且增强了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领悟力;范唱导入,教师通过富有激情的演唱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以此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引发学生兴趣;舞蹈导入,有的歌曲,内容节奏宜载歌载舞,如:《小小牵牛花》《库尔班大叔喜洋洋》等一些歌曲,可以把它们编成简单的舞蹈,让学生们感受肢体的美。

  三、用优美动听的音乐去感染学生。列夫托尔斯泰说:”音乐是人类情感的速记。“我们所教授的歌曲能否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能否让他们记住歌曲就成为学生喜欢上音乐课的关键。创设联想:引导学生的美感升华。

  贝多芬说:”当我作曲时,总是心理描着一幅图画,顺着那个轮廓前行。“可见,音乐作品是与音乐的魅力在于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的联想,发展想象力,正确领会乐曲中的意境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欣赏唢呐独奏《山村来了售货员》时,教师指导学生感受、对比旋律中节奏、速度、力度的变化,发挥想象,把想象到的场景用语言或是动作表现出来,可以展开模拟表演活动,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所表现的情感和内容。指导学生用身边的材料创作”唢呐“,进行乐器模仿表演,再次强化对乐曲情绪的体验。通过一步步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模仿能力,内心对音乐的感受在不知不觉中被挖掘,对音乐的感受也慢慢地得以升华。

  可见音乐艺术除了审美功能外,其初衷是让心灵受到真善美的陶冶和升华。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它直接与人的生活经历相撞击,我们用教学中的感染、激励、启迪等效手段,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并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之爱上音乐、走进音乐,养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能够用心灵去感悟音乐,使其在艺术世界里陶冶情操,让我们的音乐课堂更加丰富,充满生命力!

  开放教学:为音乐课堂注入活力开放的音乐教学是指音乐教学的多元性,它不拘于一种固定的模式,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实践。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性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生命智慧的舞台,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我们教师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少年儿童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 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新课堂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仅应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方法,更应使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应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认知情趣,这样的课堂才能放飞学生的个性,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