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教法

“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作者:暴羽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9-23

  (二)在律动中提高了学生对音乐语言的感受

  音乐作品是靠音乐语言来表达的,音乐语言包括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如根据音乐情节,设置一个情境。学生忘记了教室,完全融入了音乐所表达的氛围中。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不同的音乐语言所表达的不同音乐内容,通过旋律的悠扬、柔和或速度的快慢或情调的喜悲来判断歌曲的拍子。心理学家认为: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渠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只有开放学生多个感知通道,才能让学生对音乐做到真正的主体参与,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情绪因素,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创造能力。

  (三)在律动中激发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

  音乐是声音语言,舞蹈是人体语言。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激发情感,能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在音乐中进行律动训练是因为音乐能够触动人的心灵和情绪,学生在听到音乐后会立刻产生动力,便是舞蹈的即兴创作。我们并不需要高难度的舞蹈技巧,只要合着节拍,用肢体去表现发自内心的情感就十分有意义了。

  (四)在律动中培养了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塑造

  音乐形象是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情绪等来塑造的,它可以在人的想像和记忆中产生,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律动是把联想进一步深化发展的过程。学生正是通过听、动来体验审美的全部过程。

  总之,律动打破了传统音乐教育的单一模式,使小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静动相辅相成,以动态的韵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从而能够更快地达到音乐教育目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