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教法

从音乐要素入手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

作者:许梅婉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6-14
  作者:玉环环山小学 许梅婉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充分揭示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音乐中最扣人心弦的部分,探索它们的成因,应是我们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关注旋律 培养聆听习惯
  良好的聆听习惯,是上好欣赏课的基石,只有音乐通过孩子们的耳朵到达孩子们的心里,欣赏课才能体现其真正的意义。声乐曲目较之器乐曲的欣赏教学更增加了难度,其没有器乐曲丰富的形式,如何挖掘特点让孩子们有兴趣地反复聆听,培养聆听习惯呢?旋律作为乐曲的基础,将乐曲的思想感情通过它表现出来,在教学中,通过对旋律的关注,可以集中孩子们的听觉,引起其对形象具体的音乐的好奇,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理解,使学生融入到音乐活动之中,培养他们的聆听习惯。
  二、关注音色 感知音乐形象
  音乐形象就是把音程、稳定的节拍、固定的音型融入感觉而表现出的音乐形式,它以歌曲、器乐等具体类型作用于听觉,使人们在理解音乐形象中获得完整的音乐作品概念,其抽象的概念无法贴近学生心理发展。音乐中所运用的乐器的音色对于渲染气氛和音乐色彩起到重要的作用,各种乐器发出的音响,常常使人与某些感情信号相联系,在小学低段音乐欣赏课中,出现大量乐器模仿动物的器乐曲,应该引导低段的孩子通过乐曲音色特点抓住乐曲的形象,体会乐曲表达的内容。
  三、关注节奏 调动音乐思维
  节奏是音乐的原动力,音乐作品中的节奏就像是人的脉搏,能给旋律带来鲜明的性格。音乐来源于生活,我们要把欣赏活动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对声音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抓住乐曲的节奏点,调动学生的音乐思维,让孩子们跟着音乐动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音乐的主人。
  四、关注力度 丰富情感体验
  力度是音乐中音响的强弱程度与变化,是音乐作品塑造音乐形象、表现音乐内容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一种富有“魔力”的音乐要素。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艺术,需要学生在审美的工程中感知一系列音乐要素所要表现的音乐形象,让学生学会学习音乐、欣赏音乐、用心去感悟音乐,感悟和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内涵,丰富情感体验。
  五、关注速度 促进审美感知
  音乐的速度与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情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乐曲中,快速多表现活跃或激动的情绪,慢速多表现安静、抒情或低沉的情绪。大多数小学生偏向喜欢活泼欢快的作品,往往对速度慢的作品不感兴趣。
  六、关注曲式 发展音乐素养
  三部曲式在音乐创作中被广泛应用。通过乐段的对比,充分揭示曲式在音乐中的作用,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理解音乐的表现手段,既利用音乐要素的变化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也初步掌握了“音乐语言”的特殊性。
  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教师要对音乐要素进行剖析,启发学生根据音乐的各种要素展开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中的作用,以完整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和音乐形象,从而发展音乐素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