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胡晓晴《流行歌唱教程》

课程名称: 10.歌唱中喉头上提怎么解决
课程类型: 声乐课程
视频格式: .wmv
教学主讲: 胡晓晴
课程等级:
观看次数:
课程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上传时间: 03-04
在线观看:
下载地址:
观看密码:
密码说明: 以上为观看视频时需要输入的密码
观看帮助: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课程: 无相关信息
课程简介:  
  “喉头上提”解决之管见
  在我们的学生中,特别是以器乐为主考进高师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男声习惯于高喉位歌唱,这种高喉位发声违反了科学的歌唱方法之最基本的原则。其声音特点 是声音暗涩,舌根音重,高音喊叫,完全失去美感。其错误在于喉头上提缩紧,造成会厌倒伏遮盖气管口,致使咽喉腔管状受到破坏。喉头上提的歌者大多是由于喉 头安放错误造成的;其次是由于脖子不能自然立起来而使下巴前伸所致;还有些歌者,由于正确自然的呼吸与高喉位发声失去运动的平衡,而以高支点(即呼吸支点 上移至胸部)的呼吸取代正确自然的呼吸,从而助长了喉头上提的运动。
  歌唱时正确的喉头位置,应是我们日常吞咽食物或打呵欠时喉头下沉的位置,这种位置之所以正确,是由于喉头下沉可以带动喉咽腔内的会厌向上翻转,这样不仅可 以打开气管口,而且由于会厌的向上翻转使喉咽腔形成管状。从而打开了喉咙,为发出优美的,受歌者思维控制的声音创造了条件。
  如何才能变高喉位为低喉位发声呢?现提出以下几条意见供参考:
  1、以中音低音区的低喉位发声为基础,逐渐将声音向高音发展。多数高喉位歌唱者,在唱中低声区的音时,喉头位置较低且较稳定,只有在发高音时,他们才会出 现喉头向上滑动以高喉位来唱高音。这时教师应启发学生不断地寻找那种喉位的“自我感觉”,在声音向高音发展时,尽力保持这样的自我感觉,持久地坚持下去, 低喉位的发声即可能成为习惯而贯彻在全音域的发育之中。
  2、选择便于低喉位歌唱的“最佳母音”进行发声训练,寻找“自我感觉”,然后逐渐扩展到其它母音,建立低喉位发声的习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能以低喉位发声 的“景佳母音”。当歌唱者以“最佳母音”的练习中找到“自我感觉”时,即可用其宦母音进行练习,或者逐步选择第二第三个适宜的母音进行练习,直至所有母音 在全音域的发声中都能保持低喉位。
  3、以轻声唱来寻求低喉位歌唱的。自我感觉“。有些学生轻声唱时,不论是在低音区,还是高声区都能以低喉位发声,可一当旗大音量,喉头立即向上移动。这样 的学生只要坚持轻声唱,注意下巴放松,自然放下,口形保持”O“形,内口腔(即咽腔)相对稳定,并不断寻找低喉位的”自我感觉“,不断试探性地放大音量, 那么,用不了多少时间,即可形成低喉位的歌唱习惯。
  4、做任何发声练习都应尽量避免出现仲下巴的现象,保持下巴自然放下,不使喉部肌肉扯紧,为喉头稳定提供有利条件。
  5、经常听以正确的低喉位歌唱者的歌唱,不断加强自己听觉上对低喉位声音的签别能力。很多习惯于高喉位歌唱的人,都是在没有教师指导下,或者较长时期在以 高喉位发声的教师的错误指导下,听高喉位歌唱者的声音,长期盲目模仿才养成了这种不良的歌唱习惯,错误的声音已使他们的听觉形成一种较顽固的概念。因此, 经常听低喉位歌者的歌声,并思考这样的声音特征,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不断在练习中去寻找它,只有这样才可能逐步改变自己错误的声音概念。正确的声音概念 一当形成,歌者的耳觉即能指挥发声器官实现自己思维中正确的声音。然而,这必须经过很长时间的艰苦努力才可能实现。
  开始,学生可能不习惯低喉位歌唱,发声时气多声少,或者声音空洞。这种情况一般总是由于呼吸和共鸣运用不当造成的。教师可对此提出适当的要求,以求初步改 变气多声少的现象。但不能对学生提出过多过高的要求,这一方面是由于初学者做不到,另一方面还容易使学生不知所措,思维产生混乱。
  与高喉位发声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处于另一极端的错误方法:一压追和逼紧喉头,使其下沉到过低的位置。使咽喉失去调节功能,并导致呼吸以及其它发声器官的协调 运动产生混乱,所发出的声音是僵死而没有活力的。造成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各部肌肉失去协调平衡的运动:下巴不是处于无重量悬挂的状态做自然放下运动,而是僵 紧地向下拉扯,颈部不能放松地自然直立,而是僵紧地梗着脖子,连动都不能动,双肩用力致使胸部和腰部肌肉失去了在控制吸气运动时应有的那种支持和调节的能 力。一句话,这种压迫喉头的现象和高喉位歌唱现象都是由于该紧张的肌肉没有紧张,该放松的肌肉没有放松所致。教师应从生理机能运动的角度说明歌唱时各部肌 肉运动的正常状态,教师的重点应放在让学生体会自然歌唱的放松感觉上。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边唱边漫步,或者适当的摆动双肩和头部。这样即可使该放 松的下烦、颈部、双肩、胸部肌肉放松自如;该紧张的小腹、腰部(横膈膜)和上腹(横膈膜中防腱)等部的肌肉紧张起来。这时,有的学生可能会因过于放松而呈 现某种瘫痪状态,教师不必为此担心。对于歌唱时过分紧张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僵化走向正常、自然放松的过程。只要教师注意启发学生在歌唱过程中不断寻找正 确的肌肉支持的感觉,他们是不可能走向皎途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