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初中音乐教材

部分曲目介绍(九年级)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8

摘自:《人教网》

(一)《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三乐章

作品简介

“没有人会比我更热爱田野的了”

“森林、树木和岩石呵!你反映着人的愿望。”

──贝多芬

贝多芬经常独自漫步在维也纳郊外,呼吸新鲜的空气和欣赏大自然美妙的景色。在与大自然的亲切融合中获得灵感,有时躺在树林中的草地上,有时站在小河旁的榆树下,记录他的构思。贝多芬曾经对他的朋友兴德勒说过:“周围树上的金翅鸟、鹑鸟、夜莺和杜鹃是和我在一块作曲的。”贝多芬最早的传记作者辛德莱尔说,当他和贝多芬在其住处附近一条溪旁的小路上散步时,贝多芬曾对他说:“我就是在这里写下那个‘溪旁景色’乐章(即《田园》的第二乐章)的。”可见正是由于贝多芬对大自然和乡村生活的热爱,才使他写下了以“田园”为标题的交响乐作品。

这部交响乐创作于1807~1808年,首演于1808年底。

全曲包括五个乐章,每个乐章都标有小标题。但是贝多芬在原来的谱首上写着:“感情的表现多于‘音画’”,并且,在初演时的节目单上还有着“以田园生活的回忆为标题的交响曲(F大调)”的大标题。

上述标题充分说明:贝多芬希望我们不要仅仅从标题出发去图解音乐,而应从人们进入自然界中所产生的种种感受来理解这部音乐的内涵。

欣赏提示

第三乐章欢快的农民集会

快板、拍子、谐谑曲,三部曲式结构。

这一乐章的音乐欢乐而有舞蹈性,表现了农民节日里热烈欢腾的情绪。

第一部分,在F大调上先由弦乐弱奏出具有动力性的简单曲调(见下例处),好象是从远处赶来参加舞会的人们的急促脚步声,曲调回旋下行,是个问句。紧接着木管奏起一个答句(见下例处),由d小调转入同名D大调,旋律是连贯起伏的:

这一主题在多次反复发展中,力度不断加强,最后在强烈的全奏之后,由双簧管在F大调上吹奏出这一部分另一个淳朴、优美,富有生活气息的如歌旋律,充满着节日歌舞的情趣:

这时除了小提琴伴以轻快的节奏外,还有大管在句尾吹着简单的音调。好象是一个老农民,拿着一件古老的民间风笛,也到场上来助兴。他只能吹出主、属两个音,但却吹得那么认真、起劲……。

这一旋律经过单簧管和圆号在不同调性上反复之后,乐曲更加热烈欢快。接着进入乐曲中段,这是一首粗犷的二拍子的奥地利农民舞曲,它表示穿着笨重木屐的农民们的到来: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对这段音乐柏辽兹也曾有过绘声绘色的写照:“……音乐重又回到前面的三拍子的舞蹈中来;但是这一回比以前更加热闹和喧嚣,一切似乎都处于狂乱之中:女人们的头发都散开来披在肩上,村民们带着一种半醉的狂喜的情绪用力鼓掌、喊叫、吵闹、东奔西跑--一切都到达毫无节制的地步……但是突然从远处传来了一声雷鸣,这场狂欢的集会被打断了,所有的人们都仓惶走散……”。

作者简介

贝多芬(Beethoven,Ludwigvan1770-1827)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贝多芬的父亲是波恩科隆选帝侯宫廷的歌手,他为了使孩子成为莫扎特式的音乐神童,从四岁起就迫使小贝多芬学习小提琴钢琴,十二岁当上宫廷剧场首席小提琴师和教堂助理风琴师。贝多芬童年时期第一个真正的教师是聂耶菲,这位精通作曲技术、富有音乐知识素养的音乐家为贝多芬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基础。在老师的帮助和劝告下,贝多芬于1787年到维也纳向莫扎特学习作曲,但因母亲生病,返回故乡。1792年得到海顿的帮助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并定居。在此期间他向许多音乐名家学习,艺术上进步飞快。1795年首次公演后,迅即获得了卓越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的声望。1827年3月26日病逝于维也纳。

贝多芬早年曾受“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他向往“自由、平等、博爱”,憎恨封建压迫,这些进步思想在他早年的作品中已有所反映。

贝多芬在维也纳最初十年中的音乐作品中,已表现出充分的成熟,著名的有《c小调奏鸣曲》(“悲怆”)、《#c小调奏鸣曲》(“月光”)、《第二钢琴协奏曲》和《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克罗采”)等。1803年至1814年是贝多芬在创作上产量最多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在构思的广阔、思想的深刻、形式的雄伟等方面,都有更显著的成就,如:《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歌剧《费德里奥》,序曲《爱格蒙特》及《f小调奏鸣曲》(“热情”)等。

1815年后,由于梅特涅反动统治的猖獗,加上兄弟的死亡及完全失去听觉的不幸,使贝多芬精神上遭受重大打击,这时他很少写作。但1819年起他又重新燃起创作的热情,写下了一系列有份量的大型作品,最杰出的如《第九交响曲》(“合唱”)和《庄严的弥撒》等。

贝多芬的创作继承和发展了德国音乐的优良传统,他以毕生的精力为世界文化艺术作出的卓越贡献,对于十九世纪以后欧洲音乐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摘自《中外名曲欣赏》,孙继南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二)《哈利路亚》

作品简介

《哈利路亚》是亨德尔创作的清唱剧《弥赛亚》中最著名的一首合唱曲。清唱剧最初是以宗教内容为主的大型声乐套曲体裁,它包括有序曲、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和间奏曲,过去曾被译为“神曲”或“神剧”,但后来也有很多以世俗内容为题材的作品。

亨德尔创作的清唱剧,大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但贯穿着对民族斗争或民族英雄的歌颂。他的音乐以旋律的简朴、流畅,气势的雄伟,音响的明亮,以及对人物、情节的生动描绘而著称。他以歌剧创作中所积累的经验,使咏叹调的性格更多样化、使宣叙调的音调更旋律化,并加强了序曲、间奏曲、器乐伴奏的标题性和造型性。尤其对合唱的运用:为了突出表现群众的热烈场面和激昂的情绪,不拘泥于复调音乐,而广泛地运用主调音乐,使两者有机地揉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合唱在清唱剧中的地位。他的这一切努力为清唱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弥赛亚》是“救世主”的意思,歌词选自基督教圣经中的词句,全曲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预言和成就(共二十一曲)

第二部:受难和得救(共二十三曲)

第三部:复活和荣耀(共十三曲)

全部演唱需两个多小时,它以基督降生、受难、死而复活为内容梗概,是亨德尔在1741年处境最困难的时期,只用了两个多月(有的资料称只用了二十多天)创作完成的。首演时并不十分成功,直到1743年在伦敦演出时,才获得极大的声誉。英王亲莅剧场,当唱到《哈利路亚》时,因歌曲的激昂情绪感人肺腑,英王激动地突然起立,全场听众亦随之站起,遂形成直到今天,在国外某些地方仍保留着听众起立听赏《哈利路亚》的传统。从第一次演出起,在亨德尔生前,每年都由他亲自指挥演出一次,这些演出都是为孤儿院募捐的慈善活动。为了保证募捐演出的顺利,在他生前曾禁止出版和随便演唱《弥赛亚》。

《哈利路亚》是清唱剧《弥赛亚》中第二部的终曲,意为“赞美神”,是基督教中信徒们赞美上帝时的习惯欢呼语。它虽然是一首宗教歌曲,但因其气势磅礴,富于对崇高理念的赞美和歌颂,而激励着人们的高尚情操,在国外的音乐会上经常作为合唱节目出现,受到听众的欢迎。

欣赏提示

《哈利路亚》运用了复调与和声紧密结合的发展手法,以及亨德尔作品中所特有的以主、属音为骨架的旋律结构和大跳进行的音乐特色。全曲可分五段及短小的尾声:

乐曲为D大调、拍子。开始有三小节的前奏,随即进入由八小节组成的第一段。它以雄伟而富有气势的和声手法写成,唱出了一连串的赞美欢呼声。后四小节(见下例处)将音调提高,使欢呼更加高涨:

这一段不但像全曲的引子,而且它的乐汇和动机的节奏,像主导动机一样贯穿全曲,巧妙地被运用在后面的各赋格段中作为对题或插句形式而变化再现。

第二段为同一主题材料用不同手法写成的两部分:第一部分共十小节,像赋格段的主题(见下例)和答题(见下例)的形式。它们构成五度的模仿,但又全部用混声齐唱,每句后面是主导动机的变化重复:

运用了赋格曲的结构和主调音乐的和声织体,两种手法有机地糅合在一起,使乐曲的主题清晰响亮、雄壮有力。第二部分是十小节,运用第一部分主题旋律进行发展而构成的赋格段,主题和答题先后在女高音、男声及两个中声部出现,“哈利路亚”的主导动机错综地穿插其中,造成激昂的声势。

第三段也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共八小节,由和声手法构成:

它的节奏和音调进行平稳,旋律前抑后扬,与词意紧密结合,显得异常庄严肃穆。第二部分是十小节的赋格段,主题先在男低音声部出现:

答题先后在男高音、女低音、女高音声部出现,它们的对题仍以主导动机的节奏变化构成,但又与本段的歌词相统一,音乐由低向高发展,形成步步高涨的声势,进入了第四段。

第四段共十八小节,采用了在主旋律下方用伴唱的形式发展而成,伴唱部分用主导动机写成的和声织体构成:

主旋律的发展采用向上三次移位模仿的形式,最后达到全曲的最高音,形成全曲的高潮。

第五段采用了第三段和第四段的主题,并保持其各自的复调或和声的不同手法,相互交替发展而成,它们交织得天衣无缝,使音乐的高潮持续发展。最后紧接以主导动机构成的五个“哈利路亚”的尾声,使歌曲在赞美声的热烈气氛中结束。

清唱剧

(Oratorio意)一译“神剧”、“圣剧”。大型声乐套曲体裁的一种。包括独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及管弦乐等。十六世纪末起源于罗马,初以《圣经》故事为题材,化妆演出,其后亦有采用世俗题材者。十七世纪中叶始发展为不化妆的音乐会作品,其中合唱处于主要地位,如亨德尔的《弥赛亚》、海顿的《四季》。现代作曲家常用这种体裁表现重大历史或现实题材。

作者简介

亨德尔(Handel,GeorgFrideric1685-1759)德国作曲家。出生于德国哈勒城。他自二十七岁起定居英国,对英国的音乐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英国人亦把他看作是自己的音乐家。亨德尔在西欧音乐史中与巴赫占有相等的重要地位,对后世音乐影响极大。

亨德尔自幼即显示出音乐才能。父亲是宫廷理发师兼外科医生,希望儿子学法律而出人头地,因此极力反对亨德尔学音乐。后来由于其管风琴演奏受到当时人们的赞叹,才被允许兼学音乐。以后有人愿意送他去意大利留学,但又遭到父亲的反对。父亲去世后,为尊重长辈意愿,他仍未专门学习音乐。但终因他突出的音乐才能,先后被聘为莫利兹堡教堂的管风琴师和汉堡剧院第二小提琴手。十九岁时创作了他第一部重要作品《圣约翰受难乐》,次年演出了他的第一部歌剧《阿尔米拉》。于1706年赴意大利,广泛接触了意大利各歌剧流派的音乐并掌握了这种风格。这时期他创作的宗教音乐和歌剧,因具有浓郁的意大利风格,并达到与意大利作曲家的歌剧相媲美的境地,使人赞赏不止。

1712年定居英国,取得英国宫廷作曲家的职位,并领导歌剧院的工作,致力于意大利风格的歌剧创作,但他的作品中已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德国音乐的影响。二十年代后随着英国资产阶级的强大和市民阶层对意大利歌剧的反对,他的歌剧事业遭到多次打击。从三十年代起亨德尔才全力转向清唱剧的写作,创作了著名的《弥赛亚》、《以色列人在埃及》、《参孙》、《犹大玛卡贝》、《扫罗》等清唱剧。这些作品都因其符合当时英国民族主义爱国思想的内容而受到欢迎。亨德尔一生中共创作歌剧五十多部,清唱剧三十多部,还有许多大协奏曲和室内乐、组曲、序曲、恰空等器乐作品,是一位多产的音乐家

亨德尔由于勤奋地创作和操劳,晚年患眼疾,1753年双目失明,1759年4月14日逝世于伦敦,在临去世的前几天(4月6日)还参加了《弥赛亚》的演奏。

(摘自《中外名曲欣赏》孙继南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三)《音乐瞬间》

“音乐瞬间”是由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创立的一种钢琴音乐小品体裁。1828年出版的包含六首作品的《音乐瞬间》曲集是他这一体裁的代表作。这些钢琴曲结构都短小精悍,形象集中。第三首是这类作品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乐曲开始于f小调,中间经降A大调,结束在F大调。乐曲结构较为自由,各段落之间既对比并置,又互相衔接。另有2小节引子和16小节的尾声。这首作品的音乐情绪活泼,旋律上的装饰音、对答式的对称乐句、跳跃与连贯相间的演奏法等手段的运用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作者简介

舒伯特(FranzSchubert,1797-1828)奥地利杰出的作曲家。出生于维也纳一个教师的家中,八岁开始随父、兄学习提琴钢琴。1808年入帝国神学院学习。1811年创作了第一首歌曲《哈加尔的悲哀》,受到萨里埃里的赏识。1812年随萨里埃里学习作曲。十四岁作第一交响曲,十七岁为歌德的诗篇《纺车旁的葛莱卿》、《野玫瑰》、《魔王》等谱曲。十八岁完成第二、三交响曲,两部弥撒曲,五部歌剧及一百四十多首歌曲。他以多产著称。虽然终生清寒,赖别人救济而生活,三十一岁就夭折,但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总共写下十四部歌剧、九部交响曲、一百多首合唱曲、五百六十七首歌曲等近千件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死与少女》四重奏、《鳟鱼》五重奏、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及《天鹅之歌》、剧乐《罗莎蒙》等。

(四)北美音乐文化

概述

作为地理上的北美洲,指的是位于西半球北部,东接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濒北冰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相分的2422.8万km2土地。人口约4.22亿。

北美音乐文化区则主要是由加拿大、美国以及丹麦属格陵兰岛等构成。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居民人种十分复杂,绝大部分是欧洲、非洲、亚洲等地的移民。

这一地区在音乐审美方面表现出多元共处的色彩缤纷的音乐美。也就是说,多种来源的居民各自保存着他们原住地的多种音乐,其中虽有混合和发展,但因相互之间在风格方面有着较明显的差异,而在总体上呈现出缤纷的色彩。其中,既有原住民的因纽特人、印第安人的音乐,也有来自于欧洲的英语系、法语系居民后裔的音乐,还有来自于非洲黑人后裔以及亚洲各地居民后裔的音乐。

因纽特人是北美洲的原住民之一。因纽特是他们的自称,是“人”的意思,也称为爱斯基摩,意即“吃生肉的人”,属蒙古人种北极类型。经济以海上狩猎为主,陆地狩猎为辅,兼事采集。因纽特人传统音乐的主要体裁是,以在歌声中发出喉音、模拟动物声音的土俗信仰和动物信仰为中心的以鼓为伴奏乐器歌唱。其音阶是无半音五声音阶,音域较窄。旋律与语言的重音、声调密切相关,有歌唱性和朗诵性的两种类型。传统乐器只有鼓,是一种框架的单面鼓。在因纽特人的生活中,常用歌声作为对客人的奉赠,非常重视歌曲的作者。

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土著居民,属蒙古人种美洲分支。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秘鲁、玻利维亚、危地马拉、厄瓜多尔和美国。在美国的印第安人主要居住在保留地上,保存着自己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等。其音乐的主要特征是,以和宗教礼仪、祭祀相结合的歌唱为中心,亦有歌舞、器乐;大部分旋律由五声音阶构成,包括直线下行、弧线下行、右半抛物线等形式的进行;以齐唱为主;伴奏乐器有鼓、摇响器、笛。鼓,大多数是用一根鼓槌敲击的单面鼓,也有一种在共鸣腔内装水的“水鼓”。摇响器,称为“卡拉卡拉”,是在葫芦里装进豆子或小石子来摇动发响的。笛子是作为男性乐器而使用的。

北美音乐文化区的欧洲音乐文化主要来自于英语系和法语系,此外,还有来自于东欧、南欧等地的。无论是来自何地,都保存着原居住地传承的音乐舞蹈传统特征。其中,英语系的移民带进了表现个人志向的民俗音乐,歌唱以无伴奏的独唱为典型,在宗教活动中有集体歌唱;还有与各种舞蹈相结合的故事歌,以小提琴为舞蹈的主要伴奏乐器。法语系移民及其后裔的歌唱也以无伴奏独唱和一领众和的呼应式合唱为主,旋律的装饰性手法因歌唱者的不同而有多样变化;音乐与舞蹈密切相关,主要乐器也是小提琴,由小提琴独奏旋律,速度安定,大多数以2至3个乐节的反复来构成,常用脚步强调二拍子的节奏。

北美的非洲黑人是在17世纪初到19世纪初,作为欧洲人的奴隶而从西非移入的。这些黑人移民及其后裔以自己的文化遗产为基本因素,加上适应于美洲社会新环境的独创,形成了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美学观。在音乐审美方面,形成了如下特征,即:注重于演奏者与听众之间的相互交流、作用,演奏是在一定框架内的即兴发挥,音乐、舞蹈和日常生活、民俗活动紧相关联,演奏者为了表现感情可以相当自由地处理节奏、音高、音色等。在音乐形态方面尤其强调节奏,重视鼓和其他打击乐器的运用,采用切分和其他复杂的节奏型;在演奏中,常用一个短小的主题即兴演奏。在体裁形式方面,主要有黑人灵歌、福音歌、布鲁斯、爵士音乐等。

作品赏析

1.《波底.斯拉宾和弗拉德弗德》

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的布鲁斯音乐、弗利斯.霍罗维和爵.霍尔曼舞蹈,是在19世纪初由美国的非洲黑人跳的舞,两个人一组进行表演,由舞蹈和伴奏组成。

称为弗拉德弗德或布克坦辛的这种舞蹈是用脚打地板作为节奏的,主要以下半身的动作来舞蹈。后半部分的霍尔曼是在木制的跳舞场地板上面滑脚来制造特殊效果的。舞蹈虽有许多即兴因素,但仍可看到多种起源于非洲的标准动作,例如:用脚步来配合节奏就是西非黑人舞蹈的普遍特征。伴奏是从1940年左右发展起来的奴隶舞蹈派生出来的,原来用鼓演奏,由于奴隶主的禁止而改由舞蹈者脚的步法、手的拍子来掌握节奏。其结果是产生了复节奏。这种复节奏正是黑人非洲音乐的特色之一。

2.歌唱伙伴》

在格陵兰岛上的因纽特人当中,自古以来有一种歌唱的交换会。冬天,如果从别的村子来了客人,村里的人可以和他结成“歌唱伙伴”。成为伙伴的俩人一起来到村里作为礼仪场所的屋子里,村里的人也集合到这里来听他们宣布结成“歌唱伙伴”的歌唱。首先,二人各自创作新歌并且把歌教给妻子。接着,由访问者的妻子来演唱访问者创作的歌,丈夫一边用手敲打着放在席子上的鼓,一边舞蹈。歌声结束后,访问者把鼓交给对方,由对方的妻子唱歌,其丈夫也同样地一边打鼓一边舞蹈。此后,这俩人就结成了义兄弟,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下互相帮助。有时,男性歌唱者会在口中含物,眼眶上戴带子,脸上用笔加线条,呈现出滑稽的模样,增添观众的乐趣。这种“歌唱伙伴”在加拿大的因纽特人中也存在。

3.《仪式歌》

这首速度缓慢的美国印第安人的歌唱、舞蹈称为“帕克萨姆”,是在歌、舞竞赛会开始时表演的,体现了印第安人的歌唱舞蹈的典型的风格特征。首先,由领唱者以自高而低的下行旋律线来歌唱;紧接着,全体以相同旋律的齐唱来应和。再接下去,在中音区以同样的下行旋律多次反复。由几个人拿着鼓槌敲击单面鼓伴奏,以相同的二拍子节奏伴衬。

4.《列.布朗底》

欧洲手风琴于19世纪初传到加拿大的魁北克。20世纪初,手风琴作为价格低廉的工业品而传入魁北克各地,演奏者得以大量增加。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音阶按钮式手风琴在传统音乐的演奏家中大受欢迎。手风琴曲《列.布朗底》是与它所伴奏的舞蹈一起从英国的各岛传到魁北克来的,保持着传统的形式。右手演奏极为华丽的装饰性旋律,左手在用和声键钮敲击节奏的同时,演奏着固定低音。与欧洲音乐体系的音乐风格相同。

(摘自《音乐鉴赏》,王耀华、伍湘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五)《弗拉门戈舞曲》

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吉普赛人,又称为弗拉门戈人,他们的音乐和舞蹈也称为弗拉门戈。弗拉门戈起源于吉普赛、安达卢西亚、阿拉伯的民间歌曲,常常用吉他伴奏,表演即兴的动作。这种音乐和舞蹈分为3类:(1)深沉或严肃曲,情绪忧郁,多为描写死亡、痛苦、绝望和类似宗教色彩的;(2)介乎中间,虽不很深沉,但同样动人,带有东方色彩;(3)轻松的。描写爱情、乡村生活或狂欢等。弗拉门戈舞姿男女有别。男子的脚下动作非常复杂,能用脚的各个部位--脚掌、脚跟、脚尖按不同的节奏组合击地踏响。这是一种功力深厚的独特技巧,称为“札柏蒂阿多”。而女子的舞蹈则主要在手、腕、手臂和躯干的优美动作的表现。(参见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33页的配图)。

(六)《英雄赞歌》

《英雄赞歌》是故事片《英雄儿女》的插曲,作于1958年。在这部影片中描写了一位志愿军班长,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为保卫阵地,孤身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最后拉响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壮烈牺牲的故事。以这位英雄的事迹为题材而创作的这首插曲,鼓舞着战士们前赴后继、狠狠地打击敌人。歌曲采用了领唱与合唱的演唱形式,是一首弘扬爱国主义的优秀歌曲。

歌曲为二段体结构,两段的节奏对比鲜明。旋律走向的多次大跳使其情绪更加激昂明朗,副歌主题庄严宽阔。

《英雄儿女》是长春电影制片厂40年前摄制的著名影片。剧情: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某团在坚守无名高地的战斗中勇敢作战。刚从医院回部队的战士王成要求参战,并拿出父亲鼓励他杀敌立功的来信给张团长和王文清政委看,王文清始知王成就是自己的老战友王复标的儿子。在战斗中,王成英勇奋战,壮烈牺牲。在全军开展向王成学习的运动中,王文清认出该军文工团员、王成的妹妹王芳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原来十八年前,王文清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时,妻子被敌人杀害,不久他也被捕,老工人王复标收养了他的女儿王芳,此后双方失去了联系。王文清没有立即与王芳相认,而是帮助她完成歌颂王成的创作任务,并鼓励她以实际行动向哥哥学习。后来,当王芳在阵地上为炊事员演出时,敌机突然来袭,她为掩护炊事员而负伤,被送回祖国医治。一个月后,王复标参加慰问团赴朝慰问,王芳也伤愈归队,三人在前线团圆。王复标将实情告诉王芳,两位父亲都勉励王芳向哥哥学习,当好革命接班人。

《英雄儿女》创作人员:

编剧:毛烽、武兆堤摄制:1964年导演:武兆堤摄影:舒笑言作曲:刘炽美术:徐渭、王崇类型:故事片(黑白)主演:刘世龙刘尚娴田方周文彬

作者简介

刘炽(1921-1998)作曲家。陕西西安人。幼年随民间艺人学习鼓乐。1939年入延安鲁艺师从冼星海学作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后任煤矿文工团副团长。作品包括歌剧音乐、大合唱、电影音乐及其他中、小型音乐作品。代表作有歌剧《阿诗玛》;大合唱《祖国颂》;歌曲《我的祖国》(电影《上甘岭》插曲)、《英雄赞歌》(电影《英雄儿女》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舞蹈音乐《荷花舞》等。

公木(1910-1998)本名张松如,著名诗人、词作家、学者、教育家。河北束鹿人。在北平、山东、河北等地参加左联、社联、教联等活动。抗战初期到晋西北,曾任《动员》编辑及地区干训班指导员。1938年在抗大政治部任时事政策干事,并从事诗歌创作,1941年任军直政治部文艺室主任,主编《部队文艺》,1945年到1954年在东北从事宣传、教育和文艺工作。1954年后历任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所长,作协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吉林省图书馆馆员;1962年任吉林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副校长等职。主要作品有诗集:《鸟枪的故事》、《哈喽胡子》、《中华人民共和国颂歌》、《黄花集》、《崩溃》、《公木诗选》、《公木旧体诗抄》、《我爱》等,专著《老子校读》、《老子识解》、《中国诗歌史论》、《先秦寓言概论》、《诗论》等。1939年创作《八路军进行曲》(后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歌词,1958年创作《英雄赞歌》歌词。

(七)《卡门序曲》

作品简介

卡门(四幕歌剧)比才曲,作于1872年。梅尔哈克和阿勒维根据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1875年初次演出于巴黎。剧情:烟厂女工卡门是一个漂亮而性格坚强的吉普赛姑娘。她爱上了军曹霍塞,运用自己罕有的女性魅力使霍塞陷入情网。霍塞不但因此舍弃了原来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米卡埃拉,而且因放走了与人打架的卡门而被捕入狱,后来甚至与上司祖尼加少校拔刀相见,不得不离开军队,加入卡门所在的走私贩行列。但此时卡门却早已与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海誓山盟了。于是导致霍塞与埃斯卡米里奥之间的决斗。决斗中卡门又明显地袒护斗牛士,更使霍塞难以忍受。随即盛大而热烈的斗牛场面开始了,正当卡门为埃斯卡米里奥的胜利而欢呼时,霍塞找到了她。倔强的卡门断然拒绝了他的爱情,最后终于死在霍塞的剑下。

这是一部以合唱见长的歌剧,各种体裁和风格的合唱共有十多首。其中烟厂女工们吵架的合唱形象逼真,引人入胜;群众欢度节日的合唱欢快热烈,色彩缤纷。歌剧着力刻划了女主人公卡门鲜明而复杂的性格。剧中描写卡门的主导动机,又称为“命运动机”,这个具有匈牙利或吉卜赛音阶特征(包含两个增二度)的动机贯穿于全剧,在关键处不断地预示或点明这部歌剧的悲剧结局。第一幕中卡门所唱的哈巴涅拉《爱情就像一只不驯服的鸟》,是表现卡门性格的一首歌曲。它通过连续向下滑行乐句的不断反复,调性游移于同名大小调间,以及旋律始终在中低音区的八度内徘徊等特征,表现了卡门热情奔放、魅力诱人的形象。第一幕中另一首西班牙塞吉第亚舞曲带有咏叹调性质,以鲜明活泼的节奏、热情而又带有几分野气的旋律,进一步展示了卡门泼辣的性格。第二幕中的《斗牛士之歌》,是埃斯卡米里奥答谢欢迎和崇拜他的群众而唱的一首歌。它采用单二部曲式(主、副歌形式)与分节歌的结合,雄壮的音调,有力的节奏,宛若一首凯旋的进行曲。第三幕占卜一场,卡门与两位女伴的三重唱,对卡门作了深刻的心理刻划。歌曲采用回旋曲的形式,对比的几个插部,调式、调性和节拍都与主部形成对比,而由卡门唱出的“不管洗多少遍,这些无情的纸牌,总告诉你死!”这深沉而哀伤的内心独白,进一步揭示出卡门的悲剧命运。第四幕终场的二重唱,卡门音调冰冷和坚定的语气,与霍塞先是热烈,转而祈求,最后绝望的旋律形成尖锐对比,具有扣人心弦的悲剧力量和强烈而紧张的戏剧性。这部歌剧是近百年来各国上演最多的经典作品之一。

欣赏提示

序曲

《卡门序曲》是歌剧开始时的一首明朗而辉煌的管弦乐曲,它仿佛概括了歌剧的内容。结构基本属于回旋曲式。乐曲主部是一首节日进行曲,它来自歌剧最后一幕的合唱旋律,气氛热烈欢快,由木管和小提琴主奏,音乐把人们带到西班牙斗牛场的喧闹狂热的气氛中。A大调、拍子:

节日进行曲第二次出现后,由弦乐主奏著名的《斗牛士之歌》(第二插部),曲调雄壮、威武,与主部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F大调、拍子:

节日进行曲第三次出现时是局部的重复,并变化为有明显的终止感。

(选摘自《中外名曲欣赏》孙继南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哈巴涅拉》

哈巴涅拉(Habanera)是一种舞曲,它的原意是“哈瓦那的”,系起源于非洲黑人的民间舞,中速、2/4拍,第一拍带有附点,弱起的节拍和切分音、附点音符的大量应用给人以一种摇曳的感觉,它的曲调徐缓,并略带缠绵之情。比才歌剧《卡门》第一幕女主角所唱《爱情像自由的小鸟》是一首用哈巴涅拉写成的歌曲。

卡门所唱的哈巴涅拉《爱情像自由的小鸟》,是表现卡门性格的一首歌曲。唱词是卡门爱情观念的自我表白。作为一个倔强的吉普赛人,卡门宁可付出生命的代价,也不愿让她的爱情自由受到约束。它通过连续向下滑行乐句的不断反复,调性游移于大小调间(d小调转F大调),以及旋律始终在中低音区的八度内徘徊等特征,表现了卡门热情奔放、魅力诱人的形象。

《斗牛士之歌》

第二幕中的《斗牛士之歌》,是埃斯卡米里奥为答谢崇拜他的群众而唱的一首歌。它采用单二部曲式(主、副歌形式)与分节歌的结合,雄壮的音调,有力的节奏,宛若一首凯旋的进行曲,成功塑造了这位百战百胜的斗牛士的高大形象。

作者简介

比才(Bizet,Georges1838-1875)法国作曲家。生于巴黎一个唱歌教师的家庭里。四岁开始跟母亲学习钢琴,九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入学六个月后,获视唱练耳一等奖,以后他的钢琴演奏又多次获奖。师从齐尔曼、古诺和阿列威学习作曲理论。1857年,十九岁的比才以钢琴家兼作曲家的身份,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并获得罗马奖金去意大利进修三年。1861年回巴黎,在那里继续从事作曲,创作大型作品,主要是歌剧。1869年结婚后不久参加国民自卫军。后来在塞纳河畔的布基伐尔村从事写作,1875年6月3日逝世。

比才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863年创作的歌剧《采珍珠者》及1872年为都德的剧本《阿莱城姑娘》配写的音乐(后改编为两套管弦乐组曲),但登峰造极的作品是1874年创作、1875年3月上演的歌剧《卡门》。这部歌剧无论在现实主义的深度上,在戏剧表情的力量上,还是在真正的民主精神上,都是一部杰出的作品。

(八)《为艺术,为爱情》

(歌剧《托斯卡》选曲)

作品简介

托斯卡(三幕歌剧)普契尼曲,贾可萨根据莎尔多的剧本改编,1900年1月24日初演于意大利罗马。剧情:在1800年,罗马画家马里奥.卡伐拉多西因掩护政治犯安格洛蒂脱逃而被捕受刑。歌剧女演员托斯卡正热恋着他。警察总监斯卡皮亚以处死马里奥来胁迫托斯卡委身于他。托斯卡被迫假意允从,警察总监则答应搞一次假处决使马里奥获得自由,托斯卡在拿到警察总监签发的离境通行证后,趁其不备,刺死了他。黎明时,马里奥被带往刑场,托斯卡告诉他这只是假处决。谁料这是警察总监耍的花招,马里奥真的被处决了。她刺死总监之事也已暴露,终于跳墙自杀。

普契尼的歌剧在音乐上着重感情的渲染,富于戏剧性的效果。在斯卡皮亚凶险的形象里,在表现卡伐拉多西被拷打、枪杀,以及托斯卡被迫手刃斯卡皮亚的场面中,紧张、尖锐的情绪被浪卷涛涌般的音响所一再夸张。同时,由于作者始终强调声乐的重要性,并且透彻地掌握人声的特点,因而有不少精彩的、揭示人物性格面貌的咏叹调兀立在全剧的各个场面中。托斯卡所唱的《你不是热切渴望着我们的那座小屋吗?》、《为艺术,为爱情》,卡伐拉多西所唱的《奇异的和谐》、《星光灿烂》,斯卡皮亚所唱的《神圣的托斯卡》、《我的仇人管我叫贪官污吏》,以及第一幕和第三幕中画家和女歌唱家的许多二重唱等,都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为艺术,为爱情》深入刻划了托斯卡的内心矛盾;《星光灿烂》既描绘了沉寂的夜色,又表现了暴政下无辜牺牲者的悲剧性命运。

作者简介

普契尼(GiacomoPuccini,1858~1924)意大利歌剧作家。生于意大利洛卡,毕业于米兰音乐学院,是十九世纪末至欧战前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一流派追求题材真实,感情鲜明,戏剧效果惊人而优于浪漫主义作品。但有时对中下层人们精神世界的反映缺乏更深刻的社会思想。普契尼的音乐中吸收话剧式的对话手法,注意不以唱阻碍剧情的展开,除直接采用各国民歌外,先于现代派作家使用某些新的手法。成名作是1893年发表的《曼侬.列斯科》。作品还有《蝴蝶夫人》、《托斯卡》、《艺术家的生涯》、《西部女郎》等十余部。在歌剧《图兰朵》中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

(九)《今夜无人入睡》

(歌剧《图兰朵》选曲)

作品简介

《今夜无人入睡》选自歌剧《图兰朵》,是主人公卡拉夫的咏叹调。

歌剧《图兰朵》的故事梗概:

北京的皇宫前聚集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原来是美丽而冷酷的图兰朵公主给她求婚的人出了三个难猜的谜。谁猜中了,便可招为驸马,猜不中,就得处死。

有个老汉在柳姑娘搀扶下朝人群走来,他就是被废黜的突厥王。旁边有一个青年,那是他儿子卡拉夫。卡拉夫不顾父亲和柳姑娘的劝告,决意去猜谜语,结果猜中了,公主转而恳求这个无名青年给她自由,卡拉夫的回答是:公主如果在第二天黎明之前能猜出他的名字,他可以放弃赢来的权力,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

公主随即派人连夜满城打听,全城人都不许睡觉,有人说,曾看见一个姑娘和那人在一起,于是柳姑娘被带进皇宫,可是她死也不肯说。第二天,公主只好承认爱这个无名青年。但是,当卡拉夫告诉公主自己的姓名之后,公主又反悔了,并喊着:“是我猜出这个名字的。”卡拉夫以锐利的目光望着公主,公主颤抖了。最后,她不得不承认,这个青年叫“爱情”。卡拉夫终于征服了一颗冷酷的心。

欣赏提示

《今夜无人入睡》是卡拉夫猜中谜语后,回到住处百感交集时的一首咏叹调。歌曲为G大调,四四拍,开始有一小节轻盈的前奏,接着是不长的宣叙调,描写卡拉夫夜深人静望着天上闪烁的星光引起他的思念。随后是咏叹调,它比较热情,表现卡拉夫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定会赢得公主的爱情。最后出现的高音,把全曲推向高潮。这个选段是男高音歌唱家最喜欢在音乐会上演唱的歌剧选段之一。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第经常选它作为音乐会的压轴节目。

表演艺术家简介

帕瓦罗第(LucianoPavarotti,1935─)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生于莫岱纳附近的卡尔比。早年是小学教师。1961年在雷基渥.埃米利亚国际比赛中获奖。同年,在当地市立歌剧院扮演《艺术家的生涯》中的鲁道尔夫,从此开始歌唱生涯。1964年首次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登台。翌年,应萨瑟兰邀请去澳大利亚演出及录制唱片。1967年被卡拉扬挑选为威尔第《安魂曲》的男高音独唱者。从此,声名节节上升,成为活跃于当前国际歌剧舞台上的最佳男高音之一。具有十分漂亮的音色,在两个八度以上的整个音域里,所有声音均能迸射出明亮、晶莹的光辉。被一般男高音视为畏途的“高音c”也能唱得清畅、圆润而富于穿透力,因而被誉为“高音c之王”。

阿巴多(ClaudioAbbado,1933~)1933年生于意大利米兰。早年随父亲学习钢琴,后来到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指挥。1958年在意大利获指挥比赛首奖,成为当时世界瞩目的青年指挥。

阿巴多最初是歌剧指挥,长期担任斯卡拉歌剧院音乐总监,但后来指挥交响乐作品,1989年成为卡拉扬的继任者接手柏林爱乐乐团。他大多数演出忠于原谱,指挥风格严谨,但也不乏热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