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高中音乐反思

让音乐课充满魅力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7

摘自:《教育文稿网》

在我国的传统教学中,音乐课缺乏音乐性,音乐在教学中被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肢解成零碎的概念,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找不到音乐本身,感觉不到音乐的美,因而不喜欢上音乐课。而实际上音乐课堂应该是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天地,是学生流连忘返的美的乐园,是最充满魅力的地方。新课程改革以来,音乐教育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广大音乐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教学实践与研究,使音乐学习符合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学生开始喜欢上音乐课,喜欢音乐课堂。本人2002年四月,曾经为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教育现代化采访团借班随堂开课,省内多家媒体都为此作过专题报道,并予以高度评价。在这里我想结合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与老师们切磋交流。

这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社高中音乐课本第25课,音乐与造型艺术(三):《两个犹太人》。教学目标确定为: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外国器乐作品中描绘的音乐形象与绘画的关系,能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学生通过用多种方式创作表演《两个犹太人》,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教学重点为:聆听和感受音乐作品,演奏或表演音乐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及情景;在演奏或表演中体会生活是音乐的源泉,体验创造的快乐;在音乐实践中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综合式的学习方式。课前准备了实物投影仪、录音磁带、礼帽、文明棍、大小塑料瓶子等教学用具。

感受和鉴赏音乐,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这节课音乐学习的基础。这节课教学分五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第一遍欣赏乐曲,要求学生展开自由联想,感受音乐,并在肯定学生的认真聆听和大胆想像后及时加以引导,引导他们将发散性思维与聚合性思维结合起来,丰富欣赏的内容;第二层次:第二遍欣赏乐曲,出示图画《两个犹太人》,学生通过对图画的观察分析,并通过听对作曲家、作品的介绍,视听结合,进一步理解乐曲;第三层次:引导学生感受乐曲对音乐形象的刻画,通过对音乐要素的分析讨论,深入到音乐中去,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音乐;第四层次: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乐曲与图画所蕴含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第五层次,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用自己的方式创编表演《两个犹太人》。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①初步感受音乐。②逐渐走进音乐。③深入音乐本体。④分析社会意义。⑥师生小结。(其中环节⑤学生表现音乐是全课的高潮部分。)以下是摘录这部分的课堂实录。

《两个犹太人》: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音乐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现在请大家思考,能否用其它的方式来创作表现《两个犹太人》?

生:可以用《两个犹太人》的乐曲为依据,展开想象,自拟场景、人物及情节,编排一个与音乐的结构段落与转换基本一致的音乐表演短剧。可设计台词,也可用哑剧表演,动作和过程都在这段音乐中完成。

师:这个想法很好!请同学们自荐或推荐两名同学,让他们稍作准备,等会儿请他们上来表演。(学生自定表演人员,情绪热烈)

(老师拿出大小塑料瓶,大瓶空的,小瓶中装了少些大米。)

师:这是老师制作的打击乐器,请同学们注意不同瓶子发出的声音和音色,(分别敲击大小塑料瓶)你能用这两件土制打击乐器创作表演《两个犹太人》吗?

很多学生:能!老师,我来!(学生纷纷举手要塑料瓶)

学生:还可以请我们班画画好的同学来画出《两个犹太人》。

师:好,老师这里有纸、笔,需要可以来拿。

(有学生上来取纸、笔)

同学们,这首乐曲本来就是钢琴曲,我们班有同学会弹钢琴吗?

很多学生:没有,不会弹。老师我钢琴也没碰过。

师:没关系,老师今天就要请不会弹钢琴、甚至从来没有碰过钢琴的同学用钢琴演奏《两个犹太人》。

(学生们发出惊讶声、笑声)

(请三、四个同学上来,提示学生:左边低音区,中间高音区,右边高音区,右边第一个踏板可加强音量和使音延长,并分别讲解演示,让学生听音响,感受不同的音色)

师:你们商量商量,应该怎么弹,才能表现出《两个犹太人》。

同学们,除了这些方式以外,还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其它方式方法,要人人参与。大家准备五分钟。

(学生分组准备,老师巡回指导。这里采用的教学模式分别为:1:行为----辅助模式。认知教学模式:2、指导----发现模式3、自学----指导模式4、探索----创造模式)

师:同学们,时间到了,哪个组先来把你们的成果展示给大家?

打击乐器组:我们先来。学生甲:大瓶发出的声音浑厚,音量大,适合表现富人。学生乙:小瓶的声音清脆细小,适合表现穷人。

(开始演奏:学生甲用力敲击大塑料瓶。学生乙轻声摇击小塑料瓶。甲乙同时敲、摇大小塑料瓶。学生乙停止,学生甲用力敲击大瓶结束。)

学生评价、教师补充:富人与穷人两个主题先后呈现,然后两主题结合在一道,力度逐渐加大、速度加快,最后穷人主题消失,只余下富人主题,表现他在谈话中占了上风,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很准确,演奏表达也基本到位,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www.eduwg.com转载请注明出处.

绘画组:让我们用投影仪展示一下我们自己创作的四幅图画。

第一幅:富人炫耀自已的财富和权势;第二幅:穷人诉说自已的不辛和悲哀;第三幅:穷人向富人借贷求助而发生争执;第四幅:富人冷酷无情,赶走穷人。

学生评价:画的形象逼真,还有情节,想象力很丰富,建议作为后面同学表演的背景图。

钢琴演奏组:我们也来表现一下吧!

(几个学生开始演奏,先在低音区、中音区缓慢弹奏,并运用踏板,声音连贯音量大。接下来在高音区轻声密集弹奏,不用踏板。然后中、低、高音区一起同时演奏。速度渐快,力度渐强,最后高音消失,在中、低、音区强音结束弹奏。)

学生评价、教师补充:他们从来没弹过钢琴,却能用琴声表现出乐曲《两个犹太人》的情绪和情景,真棒!(掌声)

艺术表演组:该轮到我们啦!

(三位学生分别自我介绍所演角色:富人、管家、穷人)

师:我们来为他们打扮一下。(为扮演富人的同学戴上礼帽,递上文明棍。同学们大笑,说这样更像富人了)

(音乐声中学生开始表演)

学生评价、教师补充:人物形象刻画得较准确,情节安排合理,他们的表情、动作、表演能力都不错,对音乐的理解也比较深刻,表演与音乐的结构段落及转换基本一致。

师:同学们,本来只要求表演穷富两个人物,但他们自己增设了富人的管家,对刻画人物性格和丰富情节起了非常好的作用,很有创造性,让我们再次为他们鼓掌!(热烈的掌声)

师生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乐曲《两个犹太人》,对音乐与绘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创作表演,发展了我们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培养了自己综合性表演能力。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感知、体验音乐,上升到创造、表现音乐,更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

[案例分析]:

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教师都是从激发学生兴趣出发,从学生的角度精心设计的,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模式的运用、怎样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等等。教师真正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多扮演“设计师”的角色,学生主动探索、采用自由合作、交流、提高、综合式的学习方式,通过多种途径参与音乐活动,真正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在活动中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根据自己的学识、情感、想像和个性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美的感知和认识,音乐鉴赏和音乐创造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课堂里自始至终充满活力、充满情趣、充满智慧,充满魅力。学生喜欢音乐课上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喜欢音乐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尽情地享受音乐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充满魅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拥有理想的课堂,将会拥有灿烂的人生,将会享受音乐教育的诗意。愿我们每个音乐教师都能创造出理想的课堂,都拥有灿烂的人生,都能享受音乐教育的诗意,愿我们的音乐课堂永远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