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中有舌之铃,与今日甘肃陇东道情、陇南影子腔、天水影子腔、陕西碗碗腔中所用的“水水”,当代民族乐队中常用的“碰铃”,并不是同一类乐器。体中有舌,并有握把,撼之即鸣的“铃”,中国古代称之为“铎”。而体中无舌,没有握把,击之或相碰作响的“铃”,则是击瓯之乐的变体。陕西碗碗腔将其称之为“碗碗”,甘肃道情等地方小戏将其称为“水水”,正是这种无舌之铃原为击瓯之小盏的明证。
击瓯之乐,是由中国远古的击壤之乐发展而来。所谓“击壤”,是后人所记,不足为凭。其乐,想必与先秦击缶类同。击缶之乐,在中国有久远有历史。著名的庄子鼓盆成大道和蔺相如迫秦王击缶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诗经・陈风・宛丘》即有其乐的记载。《诗》载:“坎某击缶。”《楚辞・卜居》说:“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看来,瓦釜之乐在先秦已经风靡一时,此正所谓“醉从赵人舞,歌鼓秦人盆”。(杜甫《贻华阳柳少府》)敦煌遗书《父母恩重经讲经文》(北京河字十二号)所谓“学音声,屈博士,弄钵调弦浑金喜”,其所谓“弄钵”,正是这种“歌鼓秦人盆”的音乐。
应邵《风俗通义・声音篇》说:“缶,谨按《易》称:‘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诗》云:‘坎其击缶,宛丘之道’。缶者,瓦器,所以盛浆,秦人鼓之以节歌。”据此,可知击缶之乐,是击盛浆之缶,也即敲击水盏之乐,此,正所谓“击瓯”。唐・段安节《乐府杂录》载:“击瓯:武宗朝,郭道源后为凤翔府天兴县丞,充太常寺调音律官,善击瓯,率以邢瓯越瓯共十二只,旋加减水于其中,以 击之,其音妙于方响也。感通中有吴缤,洞晓音律,亦为鼓吹署丞,充调音律官,善于击瓯。击瓯,盖出于击缶。”击瓯之东,在唐诗中,有所描述。
温庭筠《郭处士击瓯歌》写道:
佶栗金虬石潭古,
勺陂潋滟幽修语。
诗中对所击之瓯,瓯中所盛之水,作了形象的描述与夸饰。
张 《题击瓯楼》则直叙其乐:
驻旌元帅遗风在,
击缶高人逸兴酣,
水转巴文清溜急,
山连蒙岫翠光涵。
方干《李户曹小妓天得善击越器以成曲章》进一步说明了击瓯之乐在水盏中所加水之多少与音调高低的关系:
越器敲来曲调成,
腕头匀滑自轻清。
随风摇曳有余韵,
测水深浅多泛声。
昼漏丁当相续滴,
寒蝉计会一时鸣。
若教进上梨园去,
众乐无由更擅名。
对“击瓯”之乐的特性,唐・张曙《击瓯楼赋》作了如下的概括:
器之为质兮白而贞,
水之为性兮柔而清。
水投器而有象,
器藉水而成声。
击瓯之乐,在宋代以至后世,一直有所记载。《文献通考・乐考》载:
近世民间用九瓯盛水击之,谓之水盏。
吴自牧《梦梁录》也说细乐中有“敲水盏”。
《元史・礼乐志》载:
水盏,以铜为之,凡有十二,击以铁箸。
清代姚燮《今乐考证》引沈德符言说:
都下贵 家作剧,所用童子名‘倒剌小厮’者,先有敲水盆一戏,甚为无谓。然唐李琬已造此,但用九瓯盛水击之,合五声、四清之音,谓之“水盏”,与今稍不同尔。
这种水盏之乐,至今印度犹存。《人民音乐》1955年第七期《悠久的传统,卓越的演出》一文说:
依照固定音高而制作的打击乐器水杯,是从中国传到印度去的“击瓯”这种乐器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的‘击瓯’是以十二个水碗来敲出曲调来。印度的“水杯”现在是有十八个水碗,按一定的音列用水来调音,可以演奏出清脆动人的音乐。 …… 印度文化代表团演奏的水杯,我们听到过的只是用了九个杯和十个杯的两种组合法,它是按这样的音列来定音的:
. . .
6713467134(用九个杯是没有4音)。”
. .
这种水盏之乐,在中国宋代即有“九瓯”的记载。印度之“九杯”,与中国宋代之“九瓯”当有一定的联系。
“击瓯”之东,在中国古代是以 击之的。而今日之“水水”、“碗碗”,则是相撞而响。这个变化,正是古代西域少数民族的独创。古代西域少数民族所喜见的“铃”,是体中有舌,撼之即响的铎铃。因之,他们来到凉州和中原地区以后,便将西域之铃舞的演奏方式用之于原先中原地区的水盏。但因水盏体中无舌,而又不得不相碰使之作响。这一点,唐人张祜《悖 儿舞》一诗,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录。诗中写道:
春风南内百花时,
道唱梁州急遍吹。
揭手便拈金碗舞,
上皇惊笑悖 儿。
悖 儿之所以“揭手便拈金碗舞”是因为其习以铜铃为其舞具,因之便取与之相近的金碗而舞。金碗无舌,撼之不响。困此碰之而鸣,以为节奏。“水水”、“碗碗”,便这样由 击之乐,演化成了今日的“碰铃”。
碰铃初用之于“法曲”,后用之于“梵音”,究其原始,是中国“击缶”之乐一类。但其定制如今日之碰铃,则是古代以龟兹民族为代表的能歌善舞之西域兄弟民族之乐人的创造。
摘自《古乐发隐・阮咸-琵琶考・铎铃与碰铃》
陇菲(牛龙菲)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第1版,第246-249页